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四三三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1-08-24张芳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张芳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要增强应用型教育的适应性,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践行“促个性发展、重语言产出、助职场发展”的改革思路,突破传统“学术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四三三四”教学模式,即“四个课程模块”“三个培养分向”“三个实践平台”“四化考评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急需一大批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外语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如何增强学生的这一核心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外语教育,尤其是受众面极广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自学校升格以来,即明确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提出了“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顺应学校的办学思路,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探索新的教学改革之路。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以契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适切性分析

1.契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

2017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教育事業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要推动高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进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1]。2019年10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本科教育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2]。同时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本科课程建设应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3]。大学英语教学要增强应用型教育的适应性,突破传统“学术型”的课程体系,建立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2.服务广西的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十三五”期间广西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面向东盟、衔接欧美日韩、对接港澳台、服务西南中南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增创开放合作新优势”[4]。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急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队伍。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高层次外向型人才方面要担负使命、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顺利进行国际间交流合作的人才。

3.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研制工作,并于2020年12月正式出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定。《指南》要求各校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并提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的教学目标。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校、院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实施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四三三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指导下,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践行“促个性发展、重语言产出、助职场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四三三四”教学模式。即,开设“四个课程模块”,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打造专门用途英语“三个培养方向”,助力学生在学术和职业领域的个性化发展;建设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三个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在语言产出层面的加强;实施“四化考评体系”,展示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成果,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图示如下: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四三三四”教学模式示意图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模块化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群,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例,需要供给两个最重要的产品,一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即合格的毕业生;二是为学生提供合格的课程,没有合格的课程不可能有合格的学生,因此,课程是核心”[5](5-1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首先要基于“供给侧”的改革思路,开展学习需求调查分析。通过到企业调研和走访各专业学院,明晰大学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着力点;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盘考虑各方需求,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开设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测试训练等四个课程模块。针对基本能力要求,设置必修课程,针对能力拓展需要,开设选修课程,构建模块化、多类型、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群,助力学生的专业学习、考研深造、工作就业和个性化发展。四个课程模块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通用英语课程重点发展学生的通用语言能力;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沟通交流的英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测试训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各类英语测试。每个模块下设若干系列课程,确保在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通用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在学术英语、职场英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应用能力。课程体系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群,特别是职场英语类系列课程的开设,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挂钩,使职业与学业有机结合,使整个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更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2.融合外语教育与职业教育,探索专门用途英语“三个培养分向”的教学改革,打造校本特色的应用型金课。

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破除千校一面的现象,结合本校实际对课程进行改革,凸显学校特色。基于学校的办法定位和专业发展,打造专门用途英语“三个培养分向”,针对有求学深造需求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类系列课程;针对学校管理类和工科类学生的职场发展需求,分别开设职场英语(管理)类和职场英语(理工)类系列课程。学生第四学期在“通用学术英语”“职场英语(管理)”和“职场英语(理工)”三个方向的限定选修课中选学一门。三个分向的课程均强调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设有较大比重的实践环节和实践任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学术和职业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准备。

其中,“职场英语”系列课程是颇具校本特色的实践探索。首先,课程设置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鉴于学校以培养工程类和管理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分别开设职场英语(理工)和职场英语(管理)两大类分向系列课程。课程教学突破传统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内容与职场活动融合,体现面向应用、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摒除学科课程的思维惯性,遵循应用型课程的工作逻辑。如,“职场英语(理工)”的课程教学以工程师工作内容为主线,按照产品生产过程中工程师的工作情境,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专题:研究与开发、设计与测试、企业与生产、质量监控与产品维护、职业与就业。教师还可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选取与专业行业相关且内容时新、语言地道的视频、新闻报道、网络时文等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熟悉工作流程,助力工科类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发展。最后,课程实施形式灵活多样,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既有传统的阅读思考,如《华为崛起的秘密》的理解分析,又有热点案例的小组讨论,如特斯拉汽车的投诉处理,更有项目汇报的实操演练,如产品PPT介绍。以“行动”承载知识的表达,“从职场结构、职业成长规律等方面考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5](5-12)。

3.以“产出为导向”,搭建多模态的语言实践平台,实施“混合式”大学英语实践教学。

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实施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行动表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遵循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通过搭建课堂语言训练平台、智慧语言训练平台和学科竞赛训练平台三个多层次、立体化、混合式的大学英语实践平台,统筹第一和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做中享”。一是增加课堂实践学时,以“产出”任务为驱动,让课堂活起来。根据产出目标,精心设计样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情景表演、调研报告、案例分析、项目汇报、作文点评等。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实践的舞台、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二是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行移动化的语言技能训练,让手机用起来。自主开发学校英语教学微信公众号,建设英语U校园、批改网、FiF口语训练等移动教学平台。借助智慧化的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实现碎片化学习,加强对学生自主训练的有效监控,提高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各类英语学科竞赛,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让学生练起来。为促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将第二课堂的表现列入考评范围,以赛促练,融通第一和第二课堂。

4.融考用于一体,建立大学英语课程“四化”考评体系,强化过程性评价。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忙起来[3]。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逐步从“对学习的考评”向“促进学用的考评”转变。一是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内容既要有对知识层面的测试,又要有对能力评价的内容。采用多种类型的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二是考核过程动态化。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既有对课内学用表现的即时评价,又有对课外网络学习和学科竞赛参与表现的延时评价。强化过程考核,让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忙起来;三是考核方式多样化。除了书面考试外,教学考核还采用情景表演、影片配音、朗读录音、项目汇报展示等多种类型的语言产出形式。融考用于一体,促进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协调式发展;四是考核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机器测评、同伴互评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价更客观。“四化”考评体系,解决了“期末一卷定成绩”、学生平时学用动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了一次性考核带来的片面性。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学用表现的考评,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语言实践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语言“产出”的质量。同时,利用蓝墨云班课等智慧教学工具,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利用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记录自主学用过程;利用校园英语微信公众号,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考核评价更客观。

三、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1.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发挥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要遵循全人教育理念,发挥大学英语价值引领的作用。但现有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思政教育与外语教育的有机融合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的有效路径。在课程设置时,增设中国文化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向善向美;在案例分析中,引用华为、小米等中国企业故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实现外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注重师资的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要促进应用型课程的内涵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是关键。现有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专业背景不利于应用型课程,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参加ESP师资的培训,参与社会实践,有意识地拓展专业知识领域,增加企业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引进英语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优化师资结构,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3.编写校本教材,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现有课程教材在内容、难度上不能体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需要制订教材建设计划,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制作配套的课件和课程资源,形成校本讲义,并在条件成熟时出版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教学需要的教材。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4-06-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 1111276223.htm.

[2]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3]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 /t20191031_406269.html.

[4]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6-05]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60605/newgx57536e48-14934327.shtml.

[5]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

基金资助: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15JGA382)。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