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四合”模式下的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21-08-23岳丽李前进

时代汽车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岳丽 李前进

摘 要:本文基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如何通过课程改革、特色教材开发等方面来提升汽车类专业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高职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展开讨论,以期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培养课程改革提供有效方案。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 工学四合 课程改革

Discussion on Curriculum Reform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Mode

Yue Li Li Qianjin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talent training model,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applied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through curriculum reform,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aterials, etc., to improve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and corporate need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n effective plan for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curriculum for automotiv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automotive majors, four-in-on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reform

1 研究背景

根據公安部公布的数据可知,截止2020年12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全国汽车保有量大约2.81亿辆;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分析,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在2020年已经达到68万人,到2025年,这一缺口会达到103万人。该现状对于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成为高职院面临的难题。本文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发挥“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课程设计(尤其专业课程设计),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发挥作用。

2 “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影响

“工学四合”顾名思义主要体现在“四合”即四个方面的融合方面,简而言之就是教产结合(教育与产业结合)、校企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学产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融合)、学职结合(学习与就业选择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要义在将教学过程同企业的生产实际融合在一起,其根本在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同职业选择结合在一起。

2.1 “工学四合”对汽车类专业就业的影响

汽车类专业通过“工学四合”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探究与相关汽车企业及行业实际生产经营相契合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相互交替、相互促进的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从而使学生毕业就能胜任企业工作。弥补了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之间的缝隙,缓解企业在招聘中难以招到与企业需求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窘迫局面。对毕业生稳定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

2.2 “工学四合”对于学生和老师的影响

学生们怀揣着梦想,希望在三年高等职业技能的学习生涯中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独当一面的专业技能。“工学四合”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理念就可以完全满足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点。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高涨,学习更有动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步得到提升。

“工学四合”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而言,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是促进老师不断进步的动力。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不但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对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3 汽车类专业高职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方法、职业社会能力共同组成了职业核心能力。在高职教育中,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目的在于就业、更好地匹配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在汽车类专业中,对相关专业课程利用“工学四合”的教学模式和思想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程也在加速,汽车类专业必须与汽车企业及汽车维修行业共同开发、更新课程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实用的先进的技能。

4 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职业核心能力的改革探索

针对汽车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在培养人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专项培训外,更应该注重利用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开发中应该以职业技能岗位培养要求为依据结合企业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将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实际联系起来,实现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同时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在应用专业知识研究问题形成机理、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建立创新思维理念、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为目的来更新课程设计的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4.1 纠偏课程定位,树立应用能力培养观念

汽车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课程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几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计划制定者必须掌握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对行业人才需求有基本了解、对专业技术有专业研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融入汽车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汽车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增加课、证、岗、赛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同时为了增加课程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的可接受性和趣味性,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和本课程相关的历史、人文素材。汽车类专业课程分配中课时偏向于专业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将专业课程占比提升至50%以上,实践教学的比例提升到70%以上。设立形式多样的技能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汽车技能竞赛,增强他们的兴趣、激情,为学习增加动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汽车系的学生在技能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团队在多次参加的省级、国家级汽车技能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4.2 建设特色教材,重塑技能培养

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成长历程为基准,充分调研目前汽车行业的岗位需求,结合课、证、岗、赛的相关要求,确定在学生培养中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具体而言,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制定、教材體系建立的过程中采用两步走的方式进行。第一步:了解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紧缺人才类型,与行业内专业技术带头人、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进行专题交流,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基准,制定合理的特色教材编制计划。第二步:将任务引领与课、证、岗、赛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典型任务分配的方式完成实践课程教学,同时将汽车专业的职业证书考证知识点、岗位需求、技能大赛纳入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汽车相关岗位技能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例如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课程教材编写,前期深入相关行业企业,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高职学生就学习困难、教育教学方法革新问题进行座谈。确定项目载体,在项目里再划分任务作为驱动。教材内容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机的维护保养、基本构造、基本检测和常见故障及排除等。

4.3 丰富教学方式,树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多采用实例教学法。以汽车生产或售后典型案例为基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实际案例主动提出案例分析的切入点,并提出解决方案,由授课老师对案例进行分析,针对优秀的解决方案可以带领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践,让学生成为专业课程教授的主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综合能力。

(2)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3D模型及动态演示来形象化的展示汽车类专业课程中的抽象概念,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比如利用3D模型及动态演示,从感官上提升学生的相关部件认知及其对工作原理的理解。针对汽车电路控制部分,利用动画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电路控制过程及顺序。

(3)利用计算机和相应课程软件,开设专业课程一部分实验课建立专业课程应用软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课程应用软件上调用相关学习内容,同时增加3D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调用相关工况进行实训操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打破时间、地点限制地学习环境。

(4)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化。改变原有的结果考核导向,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存的考核方式,在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中提升过程考核的占比。在学期末进行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可采用笔试,亦可采用实操考核和现场提问等多种形式。

5 结束语

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以“工学四合”教育模式为指导,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和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作用,使得培养的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高技能人才。虽然在专业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还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例如专业教师在专业技能上欠缺、实验教学硬件缺少及过时等等,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我们改革的初衷。

项目来源:2020年度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费项目(2020Y-06):高职汽车类专业“工学四合、五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后生.“四阶递进,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以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4):5-9.

[2]谢歆鑫.“工学四合”模式下的高职数学改革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04):67-69.

[3]叶任泽.地方高校工学四合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02):160-161.

[4]宋赟.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支持体系建构[D].重庆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