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主题式嬉趣活动 培养幼儿美术素养

2021-08-23邢娟

求知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幼儿教育

邢娟

摘 要:各种游戏活动充满着乐趣,并伴随幼儿的整个童年,因此幼儿的美术教学应顺势导入主题式嬉趣活动。教师应创造嬉趣的空间,投放适宜的材料,鼓励幼儿创作个性化的作品;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态思维,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抓住创作时出现的意外情况,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点拨和启发;拓展幼儿的创作空间,构建开放式课堂,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评价作品,多从欣赏的角度鼓励幼儿;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进而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嬉趣活动;幼儿教育;主题式活动;美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95-02

引 言

“嬉趣”是指在游戏嬉戏中感受、体验到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让他们获得直接经验,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学习。在嬉趣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学情设计主题式嬉趣活动,进而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一、提供适宜材料——创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通过对环境的营造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成长。教师在创设幼儿嬉趣空间时要注重让幼儿充分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幼儿提供各种合适的材料,让他们能利用布匹、纸张、芦苇等原始、具有本真特性的物品来开展活动。在这种创生活动中,幼儿能更好地成长[1]。

在“母鸡和小鸡”绘画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分发画有一只母鸡的图纸,让幼儿使用各种工具尝试进行自主创作,可以补充小鸡、花草等事物展现自己的创意。在嬉趣美术活动中,教师没有限定幼儿的创作内容,也没有规定具体的创作方法,而是为其提供各种合适的材料,促使其自主创生。首先,教师为幼儿提供油画棒等材料,让幼儿画出小鸡的样子,并为幼儿提供棉签、棉花团等物品,让他们思考如何用这些物品进行创作。比如,有的幼儿提出可以用棉签或棉花团蘸着颜料进行创作,这样能画出小鸡毛茸茸的特点。接着,教师又为幼儿提供了碎纸片等各种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废旧物品。有的幼儿提出除可以画小鸡和母鸡外,还可以画上花草树木,于是便用绿色的碎纸片剪出花草的形状粘贴在画纸上。还有的幼儿提出可以将矿泉水瓶的盖子作为模具,画出圆圆的太阳。由于不同的幼儿创意不同,他们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创作出了充满个性的作品。

在选择幼儿活动材料时,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必要时还可融入本园或本地的特色,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嬉趣环境中,激发其创意激情,使其运用各种材料开展自主创作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创生需要群策群力,所以要引导幼儿积极交流,分享运用材料的方法。在这种开放性活动中,幼儿的创意能得到更好的激发。

二、基于生态思维——呵护

在嬉趣游戏中,教师还要注意呵护幼儿的本能行为和创新思维。学者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各种自主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呵护他们的创意想法,这样能构建生态化课堂,更好地尊重幼儿的心灵,让他们在非正式学习中自发、自由地掌握知识点。

在“美丽的树叶”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已经画好树干的图片,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画出树叶,创作出美丽的大树。在生态课堂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幼儿的自主交流能力,鼓励他们回忆自己见过的各种树叶,说一说自己见过哪些不同形状的树叶,能否说出不同形状的树叶对应的是什么树木。幼儿展开热烈的讨论,如有的幼儿提出:“我见过手掌一样的树叶,它是梧桐树的叶子。”还有的幼儿提出:“我也见过像手掌一样的树叶,但它们是枫树的叶子。”教师借此引导幼儿讨论:“梧桐树和枫树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枫树的叶子秋天会变红,而梧桐树的叶子在秋天会落下。”在互动交流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作,画出生活中看到的树叶,也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树叶。有的幼儿画出了手掌形状的树叶,但涂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将其命名为“五彩梧桐”。这幅作品虽然和现实事物并不相符,但展现了幼儿的创造力。由此可见,教师应呵护幼儿的创意,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教师应创设“做思学共生”“学玩创共融”的生态课程,鼓励幼儿进行互动交流,这样能更好地尊重幼儿、呵护幼儿,并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绘画活动,让幼儿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抓住意外情况——顺应

学者皮亚杰提出了“顺应”的观点,认为当环境出现变化或者生物体进入新环境后,生物体就会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这种顺应是生物体适应周围环境而逐渐产生的能力。在幼儿嬉趣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捕捉各种意外情况,及时对幼儿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在引导幼儿画鸡时,教师应注意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引导幼儿展开创作。首先,教师为幼儿介绍公鸡的身体部位,提出公鸡有着“小山”般的鸡冠、椭圆形的身体、三角形的翅膀、长长的尾巴。有的幼儿提出:“我看到有的鸡的尾巴不是长长的,而是短短的。”有的幼儿说道:“短尾巴的不是公鸡,而是母鸡。”这时,教师进行引导:“大家来对比一下吧,公鸡、母鸡、小鸡在体形上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这样,教师将相关的动物知识融入教学中,能够让幼儿总结得出:鸡的身体、翅膀形状相似,只是小鸡的体形比母鸡、公鸡略小,此外,母鸡和小鸡没有雞冠,只有短短的尾巴,公鸡却有如同“小山”般的鸡冠和长长的尾巴。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大家尝试着将小鸡、公鸡和母鸡画出来吧,看一看用哪些不同的图形组合起来能拼成它们的形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分析、对比,找到了事物的典型特点,并展开创作。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幼儿教育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