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展示,促进思维力提升

2021-08-04万小丽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思维力提升

万小丽

[摘  要] 课堂展示是当下“以生为本”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精选展示内容,丰富展示方式,聚焦课堂问题,催生师生、生生间积极的交流、补充、质疑和评价,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力的提升。

[关键词] 课堂展示;思维力;提升

课堂展示是当下自主学习的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将“独学、组学、群学”的成果用适合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积极的交流、补充、质疑和评价,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力的提升。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数学课堂上学生要展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展示、展示的流程以及如何保障课堂展示高效进行存在不少困惑,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展示的内容要精选

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实际合理选择展示内容,展示的内容应具有以下四大特性:

一是问题性。展示绝不是对“学习单”上问题答案的重复讲解或者统一答案。只有合适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展示交流的参与度。大家都会的不需要展示,要把本课核心的知识和学生容易出现歧义的问题拿出来展示,展示的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

二是实效性。展示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密切相关,要能刺激学生调动已有的思维经验和方法主动思考交流,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得到”的。

三是互动性。展示的内容要能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教师要关注生成,要在倾听和巡视观察中,捕捉到有教学价值的内容进行展示,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选择典型的错误案例来展示,或者是几种方案的对比展示,并进行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辩论等。

四是创生性。课堂上要重点展示学生发现的规律、独特的思考,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针对有创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给机会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展示的方式要巧妙

展示的方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主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力。

(1)优化组合方式。并不是每次合作学习后都要求全体组员展示,要根据内容的主题和难易程度来确定。比较简单的、答案唯一的问题,可以安排1人为代表展示。比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以1人为代表展示即可,其他组点评纠错。稍为复杂的、操作性比较强的问题,组内可以安排2人合作展示,比如“如何量角”, 组内1人讲述量角的方法,1人根据讲解同步操作演示。如果解决问题的策略比较多样,组内也可以安排多人或全组展示,这时组长就要提前分配好任务。

(2)激发互动展示。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组展示后,其他人不补充、不质疑、也不评价,怎么办?首先教师要善于改变问话方式:变“你们组是怎么想的?”为“原来你们组是怎么想的?”“后来为什么发生变化?你是受到什么启发调整的?”等等。其次,课堂上要善于使用“PK”形式。比如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初学时会出现两种写法,到底是四分之三还是八分之六更合适?不妨把问题交给学生,给予双方辩论时间,比一比谁能以理服人,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两个分数都可以,而四分之三更能突显份数之间的关系,在辩论的过程中,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借助策略展示。在讲述概念的认识、现象的描述时要借助手势、肢体语言等,比如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可以动手操作或实物模型演示等,如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可以量出每个角的度数,也可以把三个角折一折或者是剪拼成一个平角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习题的解答等要画图讲解,比如间隔排列的规律,可以先用符号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规律,再一一对应圈一圈、连一连帮助理解。数学的展示要鼓励学生多演示、多画图帮助理清关系。

三、展示的过程要有序

展示是在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基础上进行的,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要加强巡视,有目的地选择展示样本,有序展示学习成果,做到层层递进。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全班会出现三种方法:首先应请画满格的小组展示,接着展示只摆一条长和一条宽的,这两类样本清晰明了,學生易于理解;最后展示测量长度的,因为有了前两张图的过渡,学生不难看出,长5厘米就代表一行可以摆5个,宽4厘米表示可以摆4行,也就是4个5,联系乘法的意义,很容易归纳出计算公式。这样的展示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的提升过程。

每个小组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时,通常也要按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汇报探究结果,重点要展示思考过程;第二步,展示组内学习中的启发,如何互相学习、反思调整策略的;第三步,接受其他组的质疑、批判,进行答辩;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适度点评归纳。

四、展示的有效保障

当然,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学会展示,不是一两节课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学会的。保障课堂展示的有效进行,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1. 功在平时,规范展示

课堂展示是一个连贯性的过程,每一环节都对展示效果有影响,因此建立规则、形成机制、养成习惯就非常重要了。平时的每节课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训,提出一些课堂展示的基本要求:一是大胆自信,敢于表达,到前面讲解时要面向全体同学,勇敢地展示自己。二是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节奏适宜,有自己的见解。比如开始展示时可以这样说:大家请看这一题;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展示结束后可以问: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吗?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三是发言要有顺序,组内发言顺序由小组长安排,组间展示一般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也可由教师根据情况来确定。最后学会展示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听懂别人的思路并及时作出评价和补充。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展示的效率,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2. 及时点评,促进思考

点评是展示的关键环节,有合作就要有展示,有展示就要有点评,有点评就要有归纳,有归纳才能有提升,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其中点评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强化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先学生点评、后教师点评的原则。学生能点评的让学生点评,学生不能独立点评的教师启发帮助。注意培养学生的点评能力,教会学生从答案的对错、全面与否、是否是最优答案等方面予以点评。教师的点评要有针对性,从学生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能否结合生活实际、能否联系已有经验以及能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对不同思路比较、思维误区的产生以及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点评与提炼。

3. 聚焦问题,提升思维

教师在保证学生充分展示的同时,要善于捕捉展示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调控课堂节奏,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可以尝试运用几个小技巧:①适度转向。前面学生已经展示过的方法,下一组重复讲解时,可以问:你的方法与他们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有些孩子答非所问,教师引导:再把问题读一读,它的关键是什么?轻轻地提醒,把孩子的思维拉回主题。②适时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要巧妙干预。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中,到底选用哪个比来表示图形的放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后仍然纠结于两个问题:第一,放大后和原来的到底谁做前项、谁做后项?第二,选择面积比还是对应边长的比?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联系对比:两个图形中谁是标准?标准量是比的前项还是后项?学生恍然大悟。继续追问:面积比和对应边长的比哪一个符合形状不变这个特征?学生通过画图发现,只有当对应边长的比都是2∶1时,才能保证形状不变,而面积比是4∶1时,形状可能已经变了。这样的比较和追问,让学生的认识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混沌走向清晰。③适当提升。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认识。比如“和差问题”,学生通常会想到两种解法,一种是先算“和加差”再除以2求出大数,另一种是先算“和减差”再除以2求出小数。追问:两种方法看似不同,有什么相同之处?然后归纳提升:它们的本质都是把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这也是今后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常用策略。教师的点拨在策略的一般性上有所提升,引领学生的思维从特殊走向一般、从散乱走向结构。在课堂展示环节能熟练运用上面的小技巧,组织得当,就会逐步积淀成为教学策略,最终生成教学智慧。

開放的课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而智慧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形成的。课堂中教师要进退有度,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展示,在交流、共享、争辩、质疑等深层次的学习中,引领学生的思维经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过程,这样教育的目的才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思维力提升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探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展示“自信度”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