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探究

2021-07-27李杨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9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李杨

摘 要:通过创设科学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体性,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实践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关键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这一思维的培养则是通过问题开始的,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发动自我思维,动手动脑,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学会正向迁移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导火索,调动学生开动思维融情入境,引发其认知冲突,使得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投入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自主思考与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变静为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参与兴趣

初中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如果单纯地讲解比较枯燥,难以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对静态的数学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则能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得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展示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投影、动画,抑或者是生动语言的解说,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新奇与有趣,图形相结合下思维得到启发,产生可持续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得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乐此不疲地为解决问题寻找策略和方法。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教师则利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向学生演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并提出猜测金字塔的塔基可能是什么形状的问题,有学生称是正方形,也有学生猜是四边形。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剖开塔基截面,显示其形状为正方形,由此引出探究问题:“在公元2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建筑中就应用直角知识,他们是如何确定直角这一问题的?”迅速引起学生的探究心理,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为解决问题激活数学思维。

二、引入生活元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体验动机

生活处处有数学,通过运用包含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这一生活式的问题,主动分析与探究,最终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围绕这一生活化问题进行体验感知,并積极地开动思维,为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学生利用直接经验亲自体验,有利于拥有持久的学习动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如教学线段大小的比较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则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在汽车站入口处会发现墙上的1.1米、1.4米处都会标上一段红线,每一段红线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立刻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纷纷表示,这是量小朋友身高的,看是否达到了半票线。这一包含线段的大小比的生活问题,自然让学生一下子产生了亲切感,使得学生回忆生活中这些数学现象,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数学无所不在,也由此调动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望。

三、通过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为主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存在新旧知识之间、直观表现与客观事实之间、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等的矛盾,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教师抓住矛盾点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最大可能地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计算、验证、讨论,解决矛盾,理解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意志。

四、实践操作中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操作可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而不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更有利于学生投入到知识形成过程中感受、体验、分析、探究,从而吸收知识,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这一实践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其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实际操作的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参与,获得直接经验,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而实践操作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对知识进行再创造,从而发挥其创造性,拓展思维,建立空间概念,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还可以创设开放型的问题情境,以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可自由设想、验证,激发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吴华.创设问题情境 突出科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