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深度研究

2021-07-20段春鸿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科学课小学

段春鸿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科,经过二十年的课改,虽然已经取得许多丰硕成果,但是广大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深度的齐头并进,仍任重道远,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学生思维

一、观察课堂,单一向度传输痕迹时而有之甚至日渐凸显

1. 课堂上老师自己讲得多,学生问得少,问学生得少;问题主体“单一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的老师讲起话来总是喜欢喋喋不休,滔滔不绝。

2. 教师提问缺乏现实意义,未能涉及实质,或者避而不谈;问题层次“浮浅化”。有的老师上课时能够关注提问,但是提问没有能涉及问题实质本身。

3. 学生探究存在走过场现象,或不会探究,或不知道原因,实验环节“程式化”。长此以往,实验小组组长领衔操作探究的居多,小组优秀成员领衔汇报的居多,小组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人云亦云。

二、指向课堂,力争创造说、画机会全图景展现学生思维

1. 全方位展示学生在探究实验前的想法和预设,重点解决实验前准备怎么做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够“讲解得出来”。

2. 全维度呈现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过程和方法,重点解决实验中如何做好,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

3. 全过程回顾学生在探究实验后的活动总结和分析,重点解决實验后做的怎么样,得到什么结论以及为什么得到这种结论的问题。

三、反思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特质及发展规律

(一)探究前准备方面:铺设思维的“脚手架”

1. 精挑细选,提供适切的实验器材供学生进行选择。老师既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可供选择,同时还需要让材料呈现出密切关联性、运用阶梯性等特点。

2. 扶放结合,搭建适切的反思模板供学生拾阶而上。老师应该根据学生自然状况选择相应具有差别性的实验项目,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实验任务。

(二)探究中操作方面:搭建思维的“助推器”

1. 恰当点拨,做到适合的节点伴随供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应该通过问答、让答、理答,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归因与后续行为动机的因果关系,养成良好的实验观。

2. 循序渐进,铺设适切的探究阶梯供学生进行反思。教师在请学生在记录实验结果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的经验及教训进行反思,及时进行总结。

(三)探究后反思方面:拓展思维的“立交桥”

1. 正视现象,针对不同的学生特质缩小思维差异。反观课堂,有的学生面对问题不肯积极回应甚至是视而不见,还有一些学生思维虽然敏捷,但却肤浅,提取大脑中的信息关联度偏低,归纳统整性较弱,指向延伸性不明,以上现象需要教师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2. 激励为主,着眼思维品质差异助力学生思维提升。老师应该熟识并掌握以上学生思维指标,尊重规律,用教育的力量、教师的智慧去最大幅度地引导学生思维。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黄舒然.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J]. 读写算,2018(19):191.

[2]闫雪梅. 略谈小学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的提升[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1):46-47.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科学课小学
难忘的科学课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