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问策略之我见

2021-07-19梁淑芬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

梁淑芬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重要组成,更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行为素质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做好提问能拓宽学生思维,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8-0087-02

My opinion on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

LIANG Shufen   (Chengdong middle school,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but also a disciplin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ideas and behavior quali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moral standards,teachers ne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eaching. Doing well in questioning can broaden students' thinking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Morality and rule of law;Questioning strategy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提问则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毫无疑问,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体现道德导向,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创新提问方式,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功能,帮助学生高效理解知识内涵,并养成勤于思考等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做好铺垫。

1.明确学科价值,强化问题思辨效果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优化教学设计,尤其是优化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实现德育目标。课堂提问可以将价值取向融入其中,科学合理的问题能充分彰显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与社会意识。基于学科价值取向设置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1)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同,也会设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基于思政课学科特征,必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设计重点,换言之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品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科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或者问题偏向知识目标,忽略德育功能;或者只解决眼前问题,忽略学生长远发展。因此,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注重鍛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正确处理社会生活各种情况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良好德育效果。

如,以“遵守规则”一课为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必然要遵守各种规则,涉及个体选择。教师在教学中可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听到陌生人大声喧哗或打电话,该如何做?”上述问题在于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是否将所学知识运用至实际问题当中。尤其生活中会经常存在两难情况,即在偶尔在公共场合遇到违反规则的人,内心十分想劝阻但又担心引起矛盾纠纷,该如何解决问题成为关键所在。教师聆听学生答案后应注重强调,每个人都有在公共场合打电话或发言的自由,然而在行使个人权利时应学会尊重公共场合其他人合法权利,所以在劝阻时应注重站在全局角度说明事实。道德与法治学科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等多方面能力。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价值取向中也可得知,该学科高度认同并极力强调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极具感情的个体,教育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课堂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现实需求以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注重学生思想行为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设置问题时应紧抓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与科学精神间的矛盾,二者为典型的辩证统一关系:学生思想与行为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科学精神也体现学生敢于质疑和求真的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指导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感性体悟重于理性逻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那么就会在潜意识中消磨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性,更不利于形成创新和拓展精神。教师在提问前需合理判断学生理解知识程度,之后寻找与知识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生活案例,简化学生理解难度。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进一步诠释科学精神。

如,以“诚实守信”教学为例,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如何理解诚信是个体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围绕此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举了不少诚信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积极作用的正面例子。此时有学生提出质疑:“从刚才例子看,诚信固然对个人发展很有意义,但那些不具备诚信意识的人在生活中好像也没有受到太多约束,更能自由自在?”学生提出上述问题说明还未真正理解诚信内涵,此时教师举以下案例:“小组调研活动,某学生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场地,影响小组活动进程。虽然小组未能对此同学有惩罚措施,但之后这位同学发现小组其他成员都对自己有所疏远。”上述案例说明不遵守诚信规则也许没有法律后果,但有人际信任与舆论道德代价。问题讨论至此,坚守诚信原则仍是我们行为的正确选择这个结论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通过设疑、辨析、实践探讨,学生在科学精神引导下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并内化为行为准则,就能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2.巧用时政资源,紧贴时代发展趋势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即与时俱进,其中时政资源在该学科发挥不可小觑作用。毫无疑问,高质量的时政材料能直接突显重难点知识,更紧贴时代发展趋势。所谓时政资源即国内外正在发生事实材料总称,其中涵盖未经提炼和加工的各种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突发、热点事件。教师在教学中时政资源与重难点知识相结合,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时政资源会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更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与思辨价值,符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精神。教师在运用时政资料时应全面掌握时政材料,透彻理解教学目标,用心设计课堂提问,这样才能高效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知识并站在理性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能力,培育正确价值观,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如,以“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当前被誉为“最美逆行者”的消防员们抢灾救灾的热点材料并设计问题:“如果没有不畏艰险,勇于冲在前面的消防员,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最美逆行英雄美在哪些地方?”“他们是否在对我们负责?那我们是否也应该对他们负责?”学生思考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各个领域工作人员都在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对此我们更应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安全号召,掌握更多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本领。在强调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社会每个领域的人都坚守在自身岗位,他们都是社会中普通人,正是这些普通人为社会正常运行做出巨大贡献,所以他人,社会为我负责,我亦需为他人,社会负责。通过有针对性和层次感的设问,责任意识教育至此水到渠成。

3.优化反馈语言,凸显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反馈即教师通过表情、神态、语言等对学生课上课下反馈,可直接向学生传递学生传递教师的支持、鼓励、反对等信号。教师态度、语言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以及回答提问积极性有着紧密联系,甚至会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答案体现学生思维,而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答案了解其认知思维以及掌握知识情况。教师收到学生的反馈后就会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总结各种信息并作出处理和评价,尤其在评价过程中要判断学生答案与问题的关联性,随即再关注学生准确度以及是否全面理解知识等。与此同时教师还需重新定位存有争议答案,无论答案是正确或错误,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答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当学生回答问题后还可继续提问引导,促使学生自主释疑和证明观点,那么教师必然能收获高质量回答。

(1)以宽容的心理对待学生所有答案。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特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大量材料,学生在分析材料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答案跑偏情况。部分教师听到学生的答案偏离道德与法治学科会下意识产生厌烦情绪并直接言辞激烈否定答案,上述带着否定意味地评价会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抗拒情绪。再加上初中生往往具备较强的自尊心,心理也处于发展中,过重负面评价会严重打击部分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长期以往学生就丧失回答问题欲望。教师恶劣地態度还会影响班级其他学生,降低整个班级回答积极性。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守师德,以稳定的心态面对学生,即使学生回答偏离学科,教师也要对其鼓励:“这次答案有点正确了,那是否可以从其他角度回答?”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正确答案。当遇到完全错误的答案时也需立即转换提问角度,引导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把握问题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2)及时评价学生。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起到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应学会耐心聆听学生回答并对其客观评价,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深度。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三维目标完成情况,每个学生均为独立个体,在学习中自然而然会出现进步或退步,教师聆听到超出原有水平的答案就要及时做出反馈,彰显每位学生个性。课堂随机评价并非只有语言,还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例如学生在回答时出现问题,教师可给予鼓励的眼神或拍一拍对方肩膀,缓解学生尴尬情绪的同时还能保护学生潜在的敏感。同时也要善于表扬学生,当学生回答出精彩的答案可直接告知其:“你的答案很有创意!”“老师和你的想法不谋而合!”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信心。教师生动评价还会影响整个班级氛围,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如,以“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为例,初中生十分重视友谊,教师可适当提出问题:“假如在考试时,你和你的好朋友坐在前后位,此时你的好朋友表示没有准备好考试,想要你考试中照顾一下,你该如何做?”有学生表示会直接报告老师,教师则及时评价:“这位学生有着很强的原则性!”也要学生表示会告知朋友这是错误行为,以诚恳的言语劝诫,或在考试后和他真诚沟通,因为友谊很重要。教师依旧肯定这位学生回答,同时告知学生要做真实的自己,维护学生自信与自尊。从上述教学中可得知,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让学生在生动愉悦地氛围中掌握知识,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和智慧,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提问时应紧贴学生学情和学科特征,发挥问题优势,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品质,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探析[J].读天下(综合),2019(20):0022-0022.

[2]杨桂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