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背景下“三全育人”协同体系与实效机制的构建

2021-06-30张仁平吕光辉

科教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张仁平 吕光辉

摘 要 人是教育的中心,所有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活动都是围绕“人”而探索、开展的,主旨都是提高人的综合素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为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是必然之举。本文从目前高校的育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出发对“三全育人”模式的核心、原则、过程三方面对“‘三全育人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实现育人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07

Abstract Human is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All the education methods, educational ideas, educational modes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re explored and carried out around "people", and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eople. As an important place of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alent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from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laborates the cor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the mod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and realizes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k system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Keywords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育人,通俗的解釋就是通过各种现行方式对作为个体的人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已有经验和手段对人进行德、智、体、美和劳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使得作为个体的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与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融合,探索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三全育人”模式。

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必须努力建立道德,智力综合训练教育体系,体育和艺术,并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训体系。本论文科学地回答了“谁来培训,如何来培训以及为谁服务?”这一基本问题。它加深了对我国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反映了以德为本,以人为本实现的全过程。对高等教育中“三全教育”的深入认识和促进,不仅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国民教育大会精神的客观需要,而且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协调创新。

1 “三全育人”理念的理解

“三全育人”从表面理解就是人人都参与教育;一方面来理解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全力以赴为教育铺路;从高校的角度理解就是鼓励全校工作人员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改变教书与育人不对等的教育局面,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渗透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一个综合型新型人才的培养,一定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为前提的,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

2 新时代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背景与存在的难题

新时期“三全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更侧重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应该时刻谨记以教育人民为前提的基本原则。使得教育能够真正唤起人民的工作意识,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落实行动,使得科学教育能够遍地开花。满足社会各界对思政工作需求的新变化。尤其是在当今的背景之下,某些地方和大学中,教育的力量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分散的状态,还没有形成一股强劲的凝聚力。还没有形成“时不时地教育人,处处教育人,万物教育人”的良好局面和强大的人本教育力量,远非“所有员工和所有过程”。在教育要求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认知水平:体重和体重的概念和意识没有明显改变。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思政工作和人文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思政教学工作者承担,与其他教职工相比较,职责比较清晰。但是其他教职工除去专业教学以外,其他育人工作的职责划分比较模糊,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育人教育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高校则会忽视育人教育,倾向于知识型教育。

实际水平:教育资源整合仍然停滞不前。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方式的转变,教育意识的提高以及大学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扩展都还不足以满足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虽然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早已达成共识,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落实体系,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高效的解决。但在一定程度上,现行的某些举措也使得高校的“三通教育”工作迫切需要从供求关系向适应需求的方向发展。

机制层面:协同育人的系统合力未能形成。实施涉及学校工作各个方面的“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无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实施这个系统工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盲点和断点,需要克服的困难和弱点。 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工作执行不平衡,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困难和问题,例如在现行的机制体制下,依然存在不协调和不流畅的工作机制以及不健全的工作系统。与此同时,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在问题导向,还是政策导向和资源分配等诸多存在已久,且异常突出的问题和方面,在进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还是不够彻底和系统,仍需不断努力。“三全育人”体制项目没有足够的突破和创新动力,也缺乏推进系统综合改革的途径。

3 充分解决“三全育人”存在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

首先,学校的相关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思政工作的科学性进行不断的宣传,并且侧重于对教师思想工作的引导。相关监督部门也需要落实工作体系,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思政工作,通过实际行动将大学生培育成一个高素质人才。不仅侧重学业方面的进步,更要在思想方面和道德方面进行积极正向的教育。同时,在高校思政工作的改进过程中,相关协作部门也可以实行相关的奖励机制。对某些突出的教育工作者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整个学校内营造科学对待思政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利于鼓励教育工作者不斷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高校每个职能部门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不可以单独战斗,需要彼此进行良好的配合。高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应该相互配合,确保思政工作能够在高校内流畅的进行,努力实现思政工作平台能够高效运行,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思想道德价值观。

必要时也要对教育工作者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只有教育工作者真正的融入思政工作的大军之中,并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先进的思想来感染和引导学生,才能真正的使得思政工作在高校落地生花。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实行创新性的活动。只有将影响思政工作的各个因素良好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思政工作在高校取得一定的成就。

4 “三全育人”模式的探索

4.1 “三全育人”模式的核心

“三全育人”即以“人”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场所里,“人”指的是学生,换来说之,高校的“三全育人”模式的核心是学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一切教育服务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职工岗位。根据对高校教育工作的观察,发现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习习惯混乱,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业的探索精神等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可以制定一些制度,规范学生,管理学生。比如建立严格的学生言行规范手册,让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标准可以;建立学生上课打卡制度,学习小组监督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建立针对性的考评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公平的奖学金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有创新、上进心的学生更加努力;建立课程实践项目小组制度,对于有实践成果的小组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4.2 “三全育人”模式的原则

“三全育人”模式的原则就是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为育人添砖贴瓦。在教育中,不仅学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他岗位的员工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师德、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因此,可以制定相关制度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全员素质。例如,建立学生德育教育评价制度,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坚持“以德育人”的基本原则,建立师德评价制度,让学生来监督,监督成果学生来享受,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制约,促进相互发展;建立适用于各个岗位的员工言行手册,规范员工言行。比如,要求宿管员对每一位学生不可辱骂,提倡微笑服务;建立学生与员工相互尊重行为规范制度,比如,“见面问好”,帮助说“谢谢”等等,以“滴水穿石”的毅力,从小事重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针对每一项制度的落实都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制度,从学生到员工再到领导都参与进来,实行全员遵守,全员监督,为更好的达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共同努力。

4.3 “三全育人”模式的过程

“三全育人”模式的过程是指将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覆盖学生成才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成才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关键。从学生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启了学校教育的责任。因此,高校可以为每一位建立个性化学生成长手册,跟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成长手册内容包括:学生发展计划(学业发展计划和素质教育计划)、 学生阶段性评价模块(素质评价、基础知识评价、实践评价、创新性评价)、学生建议模块(学校公共工作建议、教师工作建议、学校管理建议); 建立教师员工成长手册,手册包括:教师课堂教育成果评价模块(学生学习成果方面评价、教师教案设计评价)、教师实践教学评价(学生实践技能成果方面、技能实践活动设计)、教师师德教育评价(师德建设方面),让教师跟随学生的发展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扩展理论知识库,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只有切实提高实践技能,才能使得思政教育工作不断落到实处。这也是实现动态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所必须具备的,动态发展的教育要求。

5 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构建路径

5.1 要重点关注 “关键少数”,不断构建 “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

为了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深化“三育”模式,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任务,高校本着道德至上的精神,采取“全员育人”的方式,着力创新思政教育,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共同发展新的力量。开展“中国理论”高校讲师选拔大赛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中国理论高校讲师选拔大赛当成一个良好的平台,自己深入参与的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只有当教师和学生都有共同的愿景,才能使得思政工作能够良好的进行,并取得一定的高质量结果。通过确定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发散思维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培育有着新的认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正向积极的行动。

5.2 构建完善的育人制度

对于育人的教育资源来说,不仅包括教育主体,还包括教育渠道,教育載体等。充足的资源和良性联系的实现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基本保证。扩大教育人才的主要资源,通过思政工作的贯彻落实,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寻找科学的教育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抓住学生,家长和教师等传统的教育力量,而且要有“思政开门”的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教育潜力社交媒体,校友和公众。利用时代发展的利器,积极需求各方资源,更好地扩展“社会课堂”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嵌入式辅助渠道和大学教育载体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意义。您可以尝试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例如大学的周边资源,校友资源,创新和创业孵化项目,大学科学园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

6 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个既模糊又清晰的概念,模糊的是它的变动性,清晰的是它的针对性,群体性。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业,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和新时代国家栋梁的培养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作用,需要社会各界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在育人的过程中,应戒骄戒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为更好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人才培养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大类招生模式下的“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研究(XJJG201912)

参考文献

[1] 蔡桂全. “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背景下化学专业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00(021):95-96.

[2] 代荣荣.基于“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三全育人”实践与协同机制研究[J].女报:时尚版,2020,000(004):1-1.

[3] 肖红霞,竺正海.基于协同理论的“三全育人”资助体系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6).

[4] 李俊玲,杨保华.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与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8(002):80-83.

[5] 李育林.“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党班团协同工作机制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7(006):100-103.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