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如何巧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021-06-28戴丽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小学数学

戴丽芳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沟通等方式来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个体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这一能力不僅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更是为了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思维方面的启蒙,从而促进形式运算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数学这一学科,具体提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学习;探究;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3-0127-02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society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hildren'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knowledge,basic skills,basic ideas and basic activity experience of mathematics through practice,thinking,exploration,and communication,so a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age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think independently. This ability is not only to make students adapt to society,but also to improve students' deep learning ability,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enlightenment in thinking,and thus promote formal computing ability development of. Therefore,this article specifically proposes method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on the subject of mathematics.

【Key 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Independent learning;inquiry;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就使学习活动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且终生受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方法。同时,为了满足独立学习目标,具体而合理的培养策略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新颖的教学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此,本文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1.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

以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从我们还是一个婴儿开始,我们就开始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了。到了小学阶段,这一时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个阶段中,小学生主要的思维形式是要以具体的形象为主,比如很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在数数的时候会扳手指,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办法在大脑中形成数字的表象,但是到了高年级他们完全可以在头脑中进行简单的算术过程,于是在小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也在初步发展。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出现思维可逆性以及获得守恒,这两个技能的获得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

2.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的前提。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学会倾听,并弯腰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如果老师的威严使学生感到敬畏,并且害怕说错时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那么他就不敢思考或说话。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表达意见。

(1)重视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活动在数学课上的占比是不小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在记忆知识的时候,遗忘率比较高,但是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数学学习活动。而在这样的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加强自主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桌子有多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面前的课桌进行测量。在这个方面,学生可先借助直尺来有效理解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估计出某一物体的一定长度,在脑海中形成长度相关的数学概念。然后学生亲身参与到动手操作活动中来,可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处于不断明确的过程之中,最终准确地体会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测量这方面的学习技能水平。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一)”的动手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三角形、圆形等纸张折成相同的两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沿着折线来剪开,比一比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纸张来进行对折、剪开、比较,对比和分析是否可以用纸张折出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而且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些特殊,将其对折为两个相同图案的方法不止一个。在这个方面,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思考能力,尽可能找出不同的折纸方法,保证折了之后,两个部分的图形是一样的。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重视实践性活动,激发兴趣——以高年级为例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实践活动成为了小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模仿以及记忆往往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动手实践有时候反倒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在北师大的小学数学教材之中,往往都存在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活动也存在很多的优势,比如,促进理解的加深,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等等。

比如在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就存在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这一课主要目标是掌握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具体要求如下,要求学生使用硬纸板做一个长为7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体。通过亲手制作长方体学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到长宽高的具体概念,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思考问题的答案,比如长方体有几个面,有几条棱,它的展开图应当是怎样的等等,通过动手制作,也可以为之后学习表面积、体积、几何做出重要的铺垫。总之,通过实际性的动手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高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依赖老师给出答案。

(3)学会使用计算机思维模式,掌握认知模型

利用计算教学中算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四则计算的法则和方法,了解四则计算的定律、性质,学会简便计算。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意识。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不要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再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试商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四年级的计算教学任务很重,而除法又是一个难点。学生试商往往很盲目,不知从何下手。在试商时可让学生多尝试,自己体会把除数看大时商偏小,把除数看小时商偏大。学生完成除法竖式的过程充满了探索性,不但解决了如何调商的问题,同时也深刻感悟了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问题。

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最近,我国主张将垃圾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等等,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生活垃圾占总垃圾的二分之一、干垃圾占五分之一、湿垃圾占三分之一,请问干垃圾和湿垃圾一共占据了几分之几?

认知模型如下:

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初始状态,从问题中我们已知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分数分别是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可以用数字表示。

其次,我们要求的是兩者的分数总和,这是最终的目标状态,也就是我们要达到这样一个结果。从问题中我们可以得知的是,这是异分母相加,而我们之前学过同分母相加,因此,我们可以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的问题形式。

最后,要想实现转化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就是九九乘法表,不仅仅是要知道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而且在转化为同分母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通分,每个分数的分母乘以一个3或者一个5,分子也乘以一个同样的数字,这样就就转化为同分母的运算,通过计算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从上面的认知模拟可以看出,在问题解决的认知分析过程中,对目标状态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从而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4)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早期的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师生关系上,由此,社会开始重视师生之间的连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而想要改变不和谐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现在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是不适合现代的学生的。过去一提到数学,往往想到的基础知识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把重点放在怎么教上。而实际上,在数学教学的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知识并不是主要中心,这属于被动式的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学生学会的仅仅是表面知识而已,而后果就是不会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观念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以及提高学习的能力上来,要善于突破自己的教学思想以及方式。除此之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要善于转化自己的角色,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时候,如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怎样的方式可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

比如,以北师大教材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复习课为例,在学习玩一个新课堂的时候,教师如果可以让学生提前回家复习,通过自己复习的时候,整理出一份自己写的知识脉络,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第二天自己站在讲台上分享或者小组之间分享彼此认为的重点以及难点,易错点以及易混淆的点等等,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提醒同学们需要额外重视的点,甚至是可以推荐、自编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题目,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际解决能力,当有了这些要求之后,小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的认真。所以等到第二天上了的时候,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教师需要转化自己的角色,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同学之间彼此相互交换信息,彼此之间的学习资源贡献,同时,学生的自信以及自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紧密联系,创造各种情况,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学习数学的愿望。尽管数学是抽象的,但它来自现实生活,并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生活状况。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集体合作学习的自我探索不仅是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催化剂,而且是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他们热情的一种刺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并帮助彼此学习彼此在自主探索中的优势,从而使知识得以整合。教师必须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组织者,而学生必须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合作交流中的研究者和发现者。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提供研究材料,并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独立进行探索。

一根木头如果遇到巧木匠 ,就能量才而用 ,达到物尽其用。一个学生如果遇到高水平的老师 ,就能因材施教 ,达到人尽其材。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的要求出发,探寻多种多样的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包括情境创设法、思维训练教学、游戏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探寻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

参考文献

[1]於洪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90

[2]程丽丽.小学数学教学技巧——如何巧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新课程,2020(40):200

[3]应建忠.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85

[4]王静.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0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小学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