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为公”思想的继承与现代融合

2021-06-25吴鹏韦庆玲

文教资料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吴鹏 韦庆玲

摘   要: 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下为公”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并未摒弃,能在不同时代焕发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本文讨论“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认为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提出“天下为公”思想的三个核心内涵:“仁”“民”“私”。基于此,延伸出对现代发展的启示,三者分别是“实现手段”“核心”“辅助”。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天下為公   现代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各国共同面对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他启发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困难与机遇。“天下为公”,在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焕发生机和活力。近代中国面临“三座大山”的压迫时,当时立志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们,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时代,“天下为公”思想仍散发特有的魅力。

一、“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发展

“天下为公”最早出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孟在论述这一问题时,认为“天下”是所有人都共有的,认为其依托民众,关乎人心,追求“天下归仁”。儒家强调统一秩序的阐述被利用为构建“大一统”的途径,“天”被认为是天理,是授予皇帝的终极合法性。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相关理念的基础上,认为“天下为公”只是为帮助其论证“君权神授”,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天授予的,皇帝受到“天”的监督,顺应自然法则,并开始“渴求”在实际意义上的“家天下”等同于“公天下”。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下,封建君王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认为“天下”是自己统治下的全部领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打破了封建统治者对“天下”的固有认识,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美梦逐渐破碎,传统中国“被迫融入”世界版图,西方向传统中国展示的“世界观”与“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无一不冲击着统治者和民众的传统认知,许多仁人志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孙中山先生曾多次手书“天下为公”,认为以民主共和取代帝制。他认为的“天下为公”是通过“三民主义”实现的,在坚持全天下人共有天下的前提下,认为天下主体为民,追求共和,将共有拓展到共治、共享,以谋求“人民的天下”[1](33-36+108)。近代诸多知识分子开始追求与西方相似的“天下观”,认为国家应当是民众的而不是帝王的,开始谋求独立自强,“做自己的主人”。但他们依旧保持过去的“精英感”,没有真实关注民众的呼声,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自己创造的“乌托邦”之中。

现代学者提出了“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2](85-102)的新命题。对这一命题的内涵阐释包括以下三点:①消除民族、国别隔阂;②应当承认各国是独立的,且具有多样性;③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战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在1944年共同商议建构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张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将发达国家置于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构建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这种由资本结合起来的共同体,表现为“虚幻共同体”[3](64-71)。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为人民“谋天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就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始终坚持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天下”理应是“公天下”,共产党人只是人民的“晴雨表”。新时代,各国交往日益密切,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体现了中国希望与伙伴一起和平对话,一起建设更加美丽的地球家园,将“虚幻共同体”逐渐变为“实际共同体”。

二、“天下为公”思想发展的核心内涵

“仁”。孔子认为“天下为公”是一种理想境界,更高的理想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在努力向君主推崇“天下为公”时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实现手段。孔孟认为禅让制在追求“公天下”,选择统治者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自禹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是“百姓各为其家”。但在世袭制的大环境下,孔孟的想法并不切实际,他们转向宣传“仁”道,即使是在世袭制的环境下,依然能够通过“仁”实现“天下为公”。学者们都承认“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朝闻道,夕死可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等相关阐述表示儒家追求的大道就是“仁”,认为“仁”是有普遍性的,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血缘关系,而且可以延伸为天下各家,包括天下万物[4](23-29)。孟子认为,“国”与“天下”并不相等,“国”是有边界的,“天下”是没有边界的,且以民众的好恶为准,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顺位排序中君主的排序是最靠后的,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追求群众对“他”的认同。孟子对此提出三点:(1)仁义:统治者应“不以利字当头”,这里的“利”指即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2)仁政:统治者应关注民生;(3)正己修道:统治者应“自省”,追求自我完善。“仁”应当是一种方式,一种路径。只有通过“仁”,才能实现“天下为公”的设想。

“民”。传统中国认为,天下万民为子民,均属于君王。自古朝代更迭大都是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日益严重,农民苦不堪言,最终农民决定起义,并颠覆政权。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抨击“家天下”的专职君主制度,认为君主本来就是“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关注“万民之忧乐”,认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天下万民。黄宗羲以公利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认为为政者应该有“为天下人谋福利”的胸怀与气魄[5](72-81)。孙中山认为,国家是“民”的,国家的主体是“民”,政府官员是“公仆”。他提出的“公仆论”认为“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无论官员的职位有多高,都需要遵守宪法规定,需要尊重民意,坚定为公民而革命,认为“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应当以夺取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天下为公”的境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等观点,认为“民”是指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只有关注人民的利益,国家才能长远发展。党在成立之初,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与使命。为人民,一直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立场。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为人民想问题,体现人民意志。

“私”。中国的传统价值认同关注公共利益,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价值寓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对因私损公的事情往往嗤之以鼻,与中华民族历来坚持的民族价值观一脉相承。我们在讨论“公天下”时不可避免会提到“私天下”,孔孟认为从“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变成“嫡长子继承”的世袭制,就是一场“公”与“私”的转变。在谈论“天下为公”的时候,不能忽略对“私”的把握。对于“私”的定义,《现代汉语字典》中的相关解释是:与“公”相对,是属于个人的或者为了个人的,是“利己”的。本文对“私”的理解与其大致相同,即将“私”等同于个体利益,关注个人的利益。在阐述个体时,由于人存在特殊性,每个人都有特性,是不能忽略的。在现代学习生活中,关注个体差异就是关注个人利益。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我国的外交政策、方针,在提出“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理念,也是基于关注个体利益。

三、“天下为公”设想对现代发展的启示

1.“仁”是“天下为公”设想的实现手段

(1)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012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中国援建非洲,深入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交流,让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体会中国发展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坚持数据公正公开,为世界各国抗疫贡献中国力量,追求世界“共赢”。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发展必将寓于世界发展潮流之中,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秉持“天下为公”,让不同国家共享全球化逐渐深化带来的机会,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2)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于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于人民的需要制定各种方针政策,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迈进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3)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观察到了党内不良风气的滋生,提出了“两个务必”,提醒广大党员同志警惕西方资本主义侵蚀,并于1950年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以不断适应党的执政需要。邓小平同志针对“左”倾错误思想,要求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经验,进行自我监督。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之后,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确保党在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关注党的自我革命成效。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民”是“天下为公”设想实现的核心

自共产党建党之初就没有忽略“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谋利益,古话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民”是保障“天下为公”设想实现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的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生活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发展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群众路线放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始终牢记群众路线,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代共产党人积极推动群众路线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现如今,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为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遵循[7](139-144)。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出要心系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落下一个民族,“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困难群众。不仅如此,国家同样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准入、将部分高价药纳入医疗体系、照顾每一个群体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靠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实现的。

3.“私”是“天下为公”设想实现的辅助

关注“公天下”,探求“公”与“私”之间的度,十分重要。人作为社会主体,总要关注自身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其利益所在”。王夫之曾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西方資本主义,是一种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端是过度私化,以至于社会分化和资本失控。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鼓励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私有化,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新时代,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发展和需要,关注更多的“私人空间”。同时,政府努力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逐步“放开权力”,让发展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把握好“私”的度,在激发最大活力的同时,保障发展方向不偏移。这样,才能为实现“天下为公”助力。

参考文献:

[1]刘德中.天下为公:中国思想文化中的社会主义基因[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03).

[2]张曙光.“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3]陈光连,尹剑.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传统伦理精神[J].理论导刊,2019(03).

[4]杜云,杨明.仁道、仁人、仁政——孔子仁学的三重意涵[J].伦理学研究,2017(01).

[5]朱承.黄宗羲的公共性思想——以《明夷待访录》为中心的考察[J].哲学研究,2020(04).

[6]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李辰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1).

[8]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Z],1958.3.

基金来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SJB003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