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1-06-24何风苹吴辉忠

学周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何风苹 吴辉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它突出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学生单一知识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小组的合理分工,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方法,积极开展小组合作任务式学习和组间交流,同时注重学生小组学习效果评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质量以及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6-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04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弊端的重要变革。这一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形式转变为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评价等环节,实现自主知识的构建,内化学生的知识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旨在以课堂小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互助学习的学习意识。”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策略的研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1]。

一、组建学习小组,做好内部分工

小組合作学习必须要做好组内分工工作,通过组内分工的方式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目前,异组同质的小组合作原则已经成为小组合作的共识,在分组方面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寻找到了具体的思路,即组建小组时除了坚持组内学生优秀、中等、后进的合理分配以外还需要对学习小组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小组学习处于统一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合作小组的实力相当,保证中等生、后进生能够有效参与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学习小组建立以后要进行内部分工。初中数学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优秀学生承担一切学习任务,承担解题、说题的任务,其他学生基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了组内讨论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小组合作成为优秀学生个人表演的舞台,不符合小组合作的定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学习小组的分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实现有效参与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在分组的过程中一般可以设置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的顺序由小组长负责指挥或小组内部学生的自告奋勇,一名同学发言以后另外的同学轮次发言,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客观认识,不能随声附和,更不能不发声。在完成分组之后,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可以积极导入数学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模式广泛应用在课前学习、课后知识巩固和课堂学习等方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同时对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包括小组长轮换制等,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生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二、渗透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合作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无论是知识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记忆题型、背公式,也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方法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合作的目标。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小组学习模式存在理解难、参与难的问题,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你不发言,我也不发言”的情况,整个小组缺乏讨论的环境,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在合作小组学习模式下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方法渗透的方式实现有效合作的发展目标[2]。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应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比较多,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包括头脑风暴法、多人互查法等多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产生了主动学习意识和方法的偏向,因此在渗透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选择性,根据每个小组的合作特性进行选择与渗透。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小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指导的方式提高方法渗透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布置合作任务,指导学生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不是你一言我一语,也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设置,从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出发,保证其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探究性、开放性以及合作性的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对各种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认知。

结合初中数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时要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任务布置的方式进行有效指导,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合作任务的布置要坚持层次化的特点,确保学习小组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任务应以简单知识为主,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置,简单知识任务以承前启后为主,即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发后续学习知识的质疑。后续的任务布置要以解决知识点为主,既可以以性质为例布置应用任务,也可以以概念为主设置概念推理内容,通过任务布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布置的任务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应用,任务类型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功能,让学生在任务学习过程中实现自由讨论、自由学习和自由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有效指导的目标,让学生在自由交流的环境中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

四、开展组间合作,实现有效学习

组间合作是小组合作的升级版,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和路径。组间合作模式下,学生需要打破现有的小组局限性,实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互动。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实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组间合作的模式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交流与讨论,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果。

结合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组间合作应放在课堂的后半段进行应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所有学习任务以后在进行组间合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组间合作的模式众多,根据数学学习课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学生自主开展的组间合作。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任务以后,学生希望与其他小组进行合作,了解其他小组数学学习的水平,因此在合作过程中数学小组的组间合作更多是以学生自发的行为为主,主要表现为两个小组之间的讨论,最多不超过三个小组共同讨论。(2)教师组织的组间讨论。教师组织的组间讨论主要是以成果展示和内容补充为主。教师随意选择一个学习小组,由该小组派出学习代表将本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組在讲台下认真倾听和学习,等学生小组发言以后进行举手示意并上台进行补充。在补充的过程中强调组间合作,凸显组间合作的价值。总之,组间合作是小组合作的升级版,是实现学生知识共享,实现学习成功共享的有效方式,对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深入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渗透。

五、完善小组评价,实现有效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制定小组合作的学习评估的制度,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小组学习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对小组学习的实际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实现有效指导的发展目标。小组评价、评估是优化小组结构,提高小组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在评价方面应坚持体系化的建设。

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工作应坚持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两种方式。(1)生生互评。生生互评即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对组内学习情况、讨论情况进行对比。学生在小组合作、组间合作的基础上必然会对课堂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估,对数学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自我反省,基于自我反省的基础上实现组内的合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出小组的学习水平,让学生之间互相查漏补缺,为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进行思路的优化。(2)教师点评。由教师开展整体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采用课堂测验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综合评价,根据课堂测验和小组日常的走动管理可以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进而制定出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和策略,为后续的小组合作指导提供必要的依据[3]。教师点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保证。在点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选择,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指导评价,避免挫伤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同伴效应开展数学自主学习工作,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重视组间合作和小组评价等工作,逐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整体学习能力。除以上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方案以外,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第二课堂,参与数学实践等,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应用与实践,在小组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谈健安.基于深度学习下课堂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77.

[2]吕应洁.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0):95.

[3]渠秋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以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为例[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71.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