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1-04-13李迎春沙莎王觉进朱一超曹馨元陈蕾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李迎春 沙莎 王觉进 朱一超 曹馨元 陈蕾

【摘要】基础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机能实验学作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创新性改革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基础医学的培养需求以及机能实验学的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就综合实验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论述,以期为基础医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业  机能实验学  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十三五”教育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编号:JYY2019ZC005;JYY2019LX004)。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185-02

1.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需求

作为现代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根基,基础医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疾病的三级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也进一步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更强的要求[1]。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首次将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列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五年制乃至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2],旨在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胜任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型医学高级专门人才[3]。

根据培养目标和计划,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从基础知识层面要掌握自然科学、医学基础学科和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并且要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医学新理论等;在科学研究层面上首先要具备从事不同方向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例如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分工和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其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4-5]。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提到了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高校实验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在医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7]。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出合格的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医学教育以及医学科研,必须要在基础医学专业中加强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改革。

2.基础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教学现状分析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院校特有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它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研究生物体的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等,它继承、发展和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几门基础学科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立足于整体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体系。它是医学生接触机体功能实验的首个环节,在医学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专业仍采用传统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陈旧,学科之间完全割裂。现行实验内容多为一些验证性实验,缺乏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设计简单,结果明确直观,对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掌握课本知识等方面的确有所帮助,但是难以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深入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不能满足培养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整体科研素质的需要。另外,目前机能实验学仍然按照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单独设计和组织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比较分散,学科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而且存在相近相关内容重复进行、不能有效有机整合等问题[9]。

2.2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固化。目前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堂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进行示教,学生“照葫芦画瓢”式进行实验操作,课后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整个实验模式确实紧凑完善,但是学生只是被动模仿,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上课积极性和动手参与实验的热情度都消减,实验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寻求老师的帮助,不会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3.3 采用终结性考核评价体系,方式单一。传统机能实验学仍然依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实验报告仅仅是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简单记录,缺乏对全程实验的反思,也无法反映学生对实验的实际掌握情况,老师很难根据实验报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综上,为了实现新形势下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提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率,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改革迫在眉睫。

3.基础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综合实验改革的实施

3.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机能实验学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衔接,梳理和优化现有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内容,将单章节、单学科独立实验整合成跨章节、跨学科综合实验,凸显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思维,提高实验内容的连续性和实验效率。目前生理学机能综合性实验涉及循环、呼吸和泌尿三大系统:(1)蛙心灌流实验:在常规研究低钠、高钾、低钙、高钙等灌流液对心肌收缩和节律影响的基础上增加药理学部分内容,如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强心苷对心肌收缩和节律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药物作用机制,加强生理学和药理学间的融合。(2)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在经典的呼吸运动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经家兔颈总动脉测定血压的实验内容,观察呼吸改变、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减压神经等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观察尼可刹米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并通过气道堵塞和油酸造模建立不同种类急性呼吸衰竭模型,观察家兔呼吸功能的变化,加强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之间融合。(3)尿生成的调节及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在传统“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基础上整合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的实验内容,如加入了动脉血压的测定,观察尿量与血压之间的关系;采集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前后家兔的血液和尿液,测定血糖和尿糖的浓度,并进行分析比较。在新的以“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教学内容中,学生首先观察了正常的器官功能状态,然后观察了部分病理改变和药物作用的疗效等,既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的重复,而且更加关注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3.2 改革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上述综合实验和临床关系密切,我们采用课前自学—课中操作—课后总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热情。上课前通过案例导入式教学,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观摩和熟悉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课堂上不再是老師“填鸭式”讲解,而是学生自主完成实验,配合实验内容的整合,课时也相应增加,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深刻体会实验内容,理解理论知识,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实验操作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学生提出实验中出现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和总结,并于课后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整个过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3调整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作为整合实验,实验项目多,时间跨度长,仅仅根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已不能适应当前考核要求。为此,我们融入了课前预习成绩、课中实践操作能力和小组讨论总结的成果、实验报告成绩以及期末技能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力争客观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4.结语

在基础医学专业深化机能实验学课程改革,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不同学科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深刻挖掘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内涵,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国琼.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4,35(1):18-20,30.

[2]武艳,贾彩彩,孙宁宁,等.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调研与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6, 18(9):763-766.

[3]林骏,杨翠兰,罗深秋.加强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802-804.

[4]孙静,李良.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 2):160-162.

[5]王雯,刘慧荣.凡物莫不相异——浅谈基础医学专业本省生科研能力的个性化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4):56-57.

[6]王方璐,伊正君,付玉荣. 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57-61.

[7]徐红梅,李轩,隋建峰,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7):706-709.

[8]李静,雷冬玉,吴桂霞,等,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基础医学教育,2018,20(9):770-772.

[9]郭健,杨向竹,王青青,等.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反思,基础医学教育. 2018,20(2):118-120.

作者简介:

李迎春(1979年1月-),女,汉族,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博士, 讲师,研究方向:生理学。

陈蕾(1979年2月-),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理学。

猜你喜欢

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的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