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探讨

2021-04-13刘哲陈科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刘哲 陈科

【摘要】我国越来越重视“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教育模式,如何把“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效衔接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设计、课程内容挖掘、优化师资队伍、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思政价值的传递,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由此全面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优质人格。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  价值传递

【基金项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专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KCSZ-202036);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0-0035-03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效果。同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专业和课程全面推进,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这一核心内容,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德,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当前,企事业单位急需的是能够胜任岗位需求的高级应用人才,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就是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职业素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实现了大学生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完美衔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中心组织课程,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专业和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课程思政”理念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融合的现状

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加大力度推进“课程”+“思政”的探索,围绕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中,通过调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不清晰,其主要问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而人力资源管理“选育用留”的具体实践,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还可以把中国优秀文化渗透到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进而规范大学生价值观与行为引导,这些都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环节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20年6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要体现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这表明,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渐实现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完整体系。对照新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标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实践教学与价值引领融合不够,专业实训未能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二是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不足,未能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三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未能对高校教师思政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课程思政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路径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是以探究式学习和岗位学习为导向的,需要设定情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并以社会需要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在实践教学背景下,课程思政可以更生动形象,并深入人心。

(一)創新教学模式,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创新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核心是完善现有教学体制机制弊端和短板,通过制度设计和强化模式创新,对大学生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体系进行系统升级和拓展,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因此,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应坚持教学模式创新和思政教育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那么,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定位就应该是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应通过教育部制定的学科发展建设规划纲要,重点突出探究式学习和岗位学习导向,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优秀人才。在实际操作方面从三层面着手:首先是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结合思政教育,从教学模式设计上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最终有能力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具备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其次是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现状,以拓展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项目为契机,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教育。最后,建立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长效机制,满足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模式创新需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实现“岗位培养+思政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围绕道德训练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创造学生参与课堂教育交流、合作和探究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融入思政教育,在训练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塑造健康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与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工作能力是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结合,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才能对工作能力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与开发。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在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自律,树立高远的志向和不懈奋斗的职业精神。

(二)深度挖掘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融入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时刻教育学生既要有真才实学,又要有高尚品德。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需要通过对行业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将自身培养人才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匹配,将创新思维与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方面,应主动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打破传统实践教学的课程定位,摆脱低水平教育的限制,深入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实训锻炼,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模式,使高校大学生的成长由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技能到文化素养、技能素养、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打破其固有的教学理念,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道德要求。

另一方面,整合课程思政资源的关键在于挖掘—利用—传递。挖掘就是针对实践教学项目深度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利用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把思政内容充分融入到实训环节中去;传递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要充分整合课程资源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在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中,各项实训环节的课程思政元素如下:

1.岗位说明书的设计

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环节要突出岗位职责,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如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岗位说明书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中,在讲授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要把责任转化为行动,通过责任意识减少风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任职资格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强调学生要更自信,对工作充满热情。

2.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实地调查,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调查一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并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策略。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树立学生的大局观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模拟招聘会的策划

模拟招聘会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平台。人员招聘与甄选主要是训练面试环节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公平竞争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实训引导学生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学会面对逆境,勇于挑战的精神。

4.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

职业生涯管理实训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它在讲授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同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进行了有益的指导,让学生培养自身的领导力,不断充实自己,为未来职业做好准备。此外,通过实训还加强了学生对目标的认识,培养乐观的心态,塑造优秀的人格。

5.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

绩效管理制度包含了绩效指标、标准和考核方法等重要内容,思政教育在绩效实训环节中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奋斗精神。当前,大多数青少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特别需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习总书记对北京大学的学生提出了“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希望,而绩效管理模块的课程实训就是要树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规则。同时,还积极提倡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全局观念。

6.拟定劳动合同

拟定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管理模块的主要实践环节,通过让学生运用劳动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劳动纠纷,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在思想政治领域,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使学生敬畏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7.人力资源沙盘模拟实训

人力资源沙盘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通过强化对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理论知识的应用,初步具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运行的驾驭能力。在思政教育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彼此信任和支持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从而适应未来的职场生活。

(三)优化师资,推动思政教育入课堂

思政教育入专业教学课堂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教学思政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尤其要发挥教师队伍的共享机制,坚持专业教师的共同备课和实践学习机制,不断积累思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思政与专业实践融合的相关知识,提升思政入课堂的水平,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飞跃。

推动专业教学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价值传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建立思政教育入课堂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化的考核流程来对教师进行评定。其次是建立新型教师队伍的持续性培养机制,要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各模块的思政元素,制定可行的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授课计划,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及时更新思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课程,塑造优秀人格。最后,完善激励机制,增大教师的参与性、积极性和投入性,保证课程思政入课堂的实际效果。

(四)第二课堂助力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课堂为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递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形式丰富,既有到企业观摩学习,还有专业的技能竞赛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观摩企业时,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丰富专业知识;一方面可以教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树立远大理想,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专业技能大赛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团队协作,勇攀高峰的竞技平   台,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不断挖掘创新潜能,营造竞争氛围,强调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当前高校教师要在专业素养和价值引领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职业道德、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塑造优秀的品格。

参考文献:

[1]陈柳源.“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融合路径探索[J]. 高教论坛, 2020(8):30-32.

[2]王磊.課程思政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教学模式创新初探[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 No.796(3):51-52.

[3]况丽平.“课程思政”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探讨[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