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科”人才培育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

2021-03-31孙君艳卫云飞刘书含楚宗丽李杰

大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

孙君艳 卫云飞 刘书含 楚宗丽 李杰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核心课程群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在农业产业链各個环节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以劳动力为主的农业发展速度逐步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农业发展。2018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大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013 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 号)提出要培育农林“卓越”人才[2]。2018 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在安吉主持召开了“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并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3](以下简称《安吉共识》)。《安吉共识》提出,新农科建设将着力于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为打造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做出历史性的新贡献的“新农科”人才。《安吉共识》为传统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为解决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农科”人才,就是要面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特色,以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和体系创新为抓手,以解决农业高等教育与“三农”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为任务,培养和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由此可以看出,“新农科”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农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农科”人才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上具有集约化的特点,土地的流转,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出现,使农业逐渐走向集约化、集中管理的生产模式;新的农业生物技术的广泛运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农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已促使传统农学知识结构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农学专业的“新农科”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掌握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与农学交叉融合的知识、技能,具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当前农学专业课程的设置现状

农学专业是信阳农林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虽然目前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学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还因循传统的模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1.传统农学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的思考,课程体系结构较为松散。目前,农学专业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大部分相互独立,授课教师由于分属于不同的教研室,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容易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甚至前后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甚至脱节[4]。例如,农学专业的种子学课程的内容与植物学、作物育种学的部分内容有重复;遗传学课程中讲授的基因工程内容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中的部分内容是重复的;组织培养课程的部分内容与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这些重复的内容在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中重复出现,既浪费学时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降低培养质量。

2.传统农学专业课程设置时遵循学科体系,课程建设单一,没有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课程之间相互独立,这样一方面不容易体现学科或专业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教学方法的单一[5]。当前传统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缺乏研究性、探索性、讨论式以及基于互联网自主性学习的方式。

3.传统农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开设有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是与传统的农学专业课程融合度低,大部分作为选修课程设置,没有真正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可见,传统的农学课程体系对于培养“新农科”人才所需要的多学科融合、宽泛的专业理论识以及扎实的、先进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差距较大,构建农学专业核心课群势在必行。

二、构建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农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6]。因而,农学专业培养“新农科”人才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核心课程群,通过核心课程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系统的、交叉的、融合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农爱农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培养“新农科”人才奠定基础。在构建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能“唯课程”论。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我建构,满足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学期的不同需求,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转化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

(二)以农学专业现实状况为基石构建适合专业发展的核心课程群

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是按照培养“新农科”人才的目标来不断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农学专业课程核心课程群的建设,首先就是明确农学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认真分析学校定位及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状况,明确农业是我国根本大业,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保证国泰民安。农学专业是信阳农林学院的立校之本,信阳农林学院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农”为特色,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掌握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耕作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技术;了解大田作物生产新技术,能在涉农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作物种植、品种选育、农场经营、种子繁育以及其他与农业有关的技术研发与推广、行政与管理、科学研究、农产品加工与经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意识、实践精神和爱农兴农强农担当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需要紧紧围绕农学专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意识、实践精神和爱农兴农强农有担当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决定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方向、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立及课程群内课程整合的内容。

(三)构建农学专业课程群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凸显专业的本土特色

每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都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7],不仅如此,课程建设的好坏也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途径的优化与否。因而,在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群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依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综合考虑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因素,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及核心课程群的构建,不仅要展示我校农林院校的特色,“以农为本”“以农建校”,还要彰显农学专业在新时代的特色,体现“新农学”的“新”“现代化”以及多学科的“融合”,从而充分发挥我校自身的本土特色。

(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要采用系统性思维的方法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不是简单地将几门课程归到一起就是一个课程群,要考虑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理论关系,即采用系统性思维的方法,在建立课程群时要充分考虑到紧密相扣的内部结构,还要保持其有健全完善的外部系统,既要对课程群内每门专业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等进行具体设计,也要对每门课程的实施、具体教学途经、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考虑。专业核心课程群在构建时应先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将相近的课程归于一个课程群,然后根据这3~4或3~6门课程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群的课程目标,最后依据课程群的课程目标进行课程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使课程群内各门课程内容既科学合理又有系统性。可见,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可以充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新农科”人才要求。

三、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依据“整体知识观”构建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

按照“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对于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是确立整体知识观,通过对相近专业课程的组合,打破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将专业内容进行融合,这样既可体现专业化的课程设置,赋予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能在课程群内将2~3门或3~4门专业课程打通,形成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

首先,采用系统性思维方法,利用倒置法进行课程群的构建,即根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和专业能力。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和专业能力,倒置学生要达到的专业能力需要哪些核心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再次,依据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优化整合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例如,注重系统性、先进性、融合性、应用性,避免重复性、过时性,并根据每一个核心课程群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等,体现知识、能力的应用性、先进性、操作性和技能性。通过分解教学目标和专业能力,依据课程内容的相似性、一致性和连贯性确定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这样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在当前不断压缩理论教学学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核心课程群的建立避免部分重复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学时、不浪费学时的情况下,既可以保证课程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又能保证压缩学时而不压缩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培养质量。

目前,根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的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包含3~4门或4~6门专业核心课程。例如,围绕作物生产的产业链将“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化控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电商”构建“作物生产”专业核心课程群,围绕作物育种将“植物生物技术导论+遗传学+种子学+作物种质资源学+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各论”构建“作物育种”专业核心课程群,围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将“植物保护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检疫+杂草学+农用无人机技术”课程构建“农作物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群。

(二)建立课程群“群主”负责制的教师团队

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立和运行需要由一支综合实力过硬的教学团队来执行,在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过程中涉及课程的组合、课程内容的删减、补充,因而要在每一个核心课程群中推选担任专业课程并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群的“群主”,由其负责课程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增减,从而使每一个课程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构建共享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实验体系

农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比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试验课程都是各自设立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在没有建立核心课程群之前是各自为政的,这造成了实验内容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由于学时不够且大多为简单的重复性的验证实验,加上较少开设综合性实验,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差,做毕业论文时往往连一些简单的试验数据的获取都需要指导教师指导。建立专业核心课程群以后,各专业教师在本课程群“群主”的指导下,不仅讨论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同时也对相应的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于一些重复开设的简单、验证性实验进行删减、整合,这样可以将节约下来的實验学时开设为综合性实验。比如遗传学实验中有DNA的提取,就可以合并到分子生物学里成为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小麦、水稻、玉米开展相关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实现了实验学时的优化和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

(四)适应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适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如果专业教师在讲授时还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体现各课程内容的交叉和融合关系的,需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介入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挖掘学习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由过去教师“主动教”变为学生“主动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建立灵活主动的教学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8]。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大多简单、直接,比如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闭卷考试的考核成绩基本可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平时、期末和实验。这三部分成绩以期末试卷成绩所占比重最高,因而学生常有一学期突击一星期就可以轻松过关的思想,这种考核方式既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也不能使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建立专业核心课程群以后,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由四个体系构成,即平时考核体系+实验考核体系+期末理论考核+创新能力考核,这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就不会是主要以期末理论考核为主,而是以实验考核与创新能力考核为主。这种考核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农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农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将课程体系单一地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模块,过于强调课程的独立性、归属性,其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更专注于各模块内课程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和衔接性,将3~6门课程有机组合在一起,体现课程之间的连续性、系统性以及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新农科农学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础农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分析
卓越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
浅议多媒体在农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