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青年与主流文化符号何以“双向破圈”

2021-03-16莫雅晴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

摘 要 新媒体“双向赋权”下青年与主流文化符号的融合与冲突愈发明显,可以基于符号互动论思考如何通过文化符号的置换,构建新的共同意义背景,最终实现文化“双向破圈”。研究立足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从主流化表达、群体性抗争、符号化拆分、代入式狂欢四个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符号学知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情感分析的方法对“后浪”议题下的文化符号互动进行探究,并从中得出用户网络情绪与弹幕使用偏好之间的三种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说,人在符号互動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符号传播,这成为勾连文化破圈四个流程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文化符号;网络情绪;使用偏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3-0066-06

基金项目:研究曾经接受“秦惠?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英文为Hui-Chun Chin and Tsung-Dao Lee Chines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ndowment(CURE))”的资助。

得益于新媒体的“双向赋权”,数字虚拟空间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更加开放流动的意见场,青年群体拥有了比过去更多元便捷的发声渠道[ 1 ]。近年来,B站有过几次较成功的“出圈”尝试,例如2019年B站跨年晚会赢得广泛好评,其中出现的经典IP、异次元碰撞和超燃家国情怀的呈现,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2 ]。而央视新闻和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媒体在B站的入驻,更是打着融入“Z世代”圈层的旗号,将文化融合和媒体融合提上了日程。

圈层之间的壁垒很难轻易打破,“圈地自萌”行为的背后,是小众圈群关起门来的狂欢和自我保护。B站联合主流媒体发布《后浪》,是对搭建青年与主流沟通桥梁的尝试,结果或许不尽如人意,但也在无形中打破了过去“收编—抵抗”的怪圈。针对“后浪”议题中存在的对立与冲突,可以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思考何以实现文化间的“双向破圈”。

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H.G.Blumer)最早正式提出“符号互动理论”的概念。笔者在他一系列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符号学知识,归纳出符号互动理论的五大要素,分别是互动、符号、解释、意义和行动(如图1)。

意义在互动中产生,并在解释过程中得到修正,因此意义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不断适应人们对事物的共同理解[ 3 ]。同时,意义对人意识层面的行动意愿起到决定作用,并在符号化后成为实际的互动行为。这五大要素构成了一个循环,为人们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背景。由此笔者做出假设,不同的圈层和文化,可以通过彼此间文化符号的置换,以一种较为和缓的方式搭建新的共同意义背景,为理解沟通提供生长的土壤和养分。

2020年五四前夕,B站作为国内较成熟的青年文化社区之一,联合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6家主流媒体发布《后浪》视频,旨在展示青年文化社群生机活力的同时,传达对新一代年轻人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期许。视频上线一天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引起现象级刷屏,仅B站平台的观看次数就多达770万。随后,部分B站用户采用二次创作等方式,对其进行回应,将“后浪”议题推向新的高潮。

2.1 主流化表达:《后浪》视频中青年文化符号的呈现

文化符号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内涵,是一个群体内部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青年群体往往更具文化符号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容易在互动交往中形成新的符号[ 4 ],这些符号或随热度下降逐渐消亡,或因进入更大的文化体系而积淀成型。新媒体的双向赋权,使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身份更易发生转换,这让双方都有机会站在彼此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如图2),也为文化符号置换提供了渠道。

一方面,青年通过主动发声,进行文化传播,使部分青年文化符号进入主流视野,最终内化于主流文化体系。

另一方面,主流文化符号以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参与引领青年价值取向,呼吁青年以更包容的态度,理解并接纳主流文化[5-6]。

《后浪》对青年文化的主流化表达,是对过去宏大叙事的反思,表现出主流文化愿意借由青年文化符号这种更易被青年接受的形式,与青年群体进行沟通,以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后浪》视频中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青年文化符号,例如cosplay、电竞、汉服文化等,与此同时,视频还展示了青年与戏剧、传统手工艺等主流文化符号的互动与传承,在青年与主流文化符号的交替呈现中,隐藏于符号媒介下的青年形象逐渐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后浪》中的青年文化符号是有选择性的呈现,其中的青年文化符号大多是近几年影响力扩大,获得主流文化体系认可和赞扬的,而边缘化的青年文化符号则被“主流化表达”排除在外。

2.2 群体性抗争:对《后浪》中被主流忽略细节的强化

在大量浏览《后浪》弹幕及衍生视频,整体把握其主旨观点后,笔者注意到“遗忘”“忽视”等词语被提及次数最多,这表明《后浪》的主流化表达确实忽略了一些年轻人在意的细节,这让被边缘化的、弱势的青年群体难以产生共情和认同[ 7 ]。这些被忽略的细节促成了“后浪”议题中多层级的文化符号互动(如图3)。

首先,原视频中以电竞和滑板为代表的青年文化符号,与传统戏剧和乐器象征的主流文化符号“同台竞技”,构成了第一层的符号互动。其次,用户发送的弹幕既包含对视频内容的回应,也有弹幕发送者之间的互动,这将第二层符号互动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中大量弹幕还具有特殊意义,例如“火钳刘明”“双厨狂喜”等作为青年圈群内部的“行话”,非“圈内人”难以理解。最后,在对衍生視频分类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其中既存在对《后浪》的青年式回应,也包含视频之间、视频文本与弹幕之间的互动和重塑,有效地将多层级互动统合成一个整体。

2.3 符号化拆分:对《后 浪》及其衍生视频文本的解构

《后浪》视频发布后,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吐槽。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列举《后浪》槽点的文章层出不穷,部分B站用户也通过发送弹幕和创作衍生视频,成为吐槽大军中的一员。符号化拆分为文化符号互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笔者在参考知乎、B站上列举出的《后浪》槽点[ 8 ],并辅以弹幕集中处后,选取部分时间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网友对文本的解构多集中在视频不合逻辑或以偏概全的部分[ 9 ],例如解说词“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不惑之年”所在区间出现弹幕数的显著上升,笔者在遍历该区间弹幕后发现,网友多将矛头指向“童年”与“不惑之年”这两个词,认为将所指对象不同的符号混用并不妥当,是在刻意转移视线,回避当代部分青年正面临的困境。诸如此类的槽点,随着弹幕数增加而不断丰富,对原视频的符号化拆分也为up主制作衍生视频提供了一定启发。

笔者依据视频播放量、评论量等线上数据指标,选取了B站16部《后浪》衍生视频进行分析,其中原创视频6部,包括陈述up主个人观点的视频4部,套用后浪演讲模板进行青年式回应的视频2部。网友二次剪辑生产的视频7部,包括陈述up主个人观点的视频5部,替换对象进行恶搞的视频2部。此外,还有3部up主从其他平台转载上传的视频,分别来自快手、央视频和某直播平台。

网友通过对《后浪》及其衍生视频文本进行解构,将原本模糊分散的符号分类聚合,呈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衍生视频中除2部恶搞视频外,其余都存在较为鲜明的观点输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后浪》原视频内容的反思,比如社畜青年的自嘲、对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歌颂等;二是对《后浪》舆论场的反思,包括对独立思考的辨析、对网络暴力的解读等。当代青年的生存状态由此得到有别于《后浪》的诠释,从中也折射出青年在困境中的妥协与抗争。其余两部恶搞视频将“后浪”替换为“饭友”和“新摊主”,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进行特定青年文化的输出,例如《献给饭友们的演讲》中多次出现“正方形打野”“不解释连招”等内容,如果不了解电竞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共鸣,更不用说加入群体性弹幕狂欢了。

2.4 代入式狂欢:用户网络情绪与弹幕使用偏好的关系

B站弹幕发送功能使用户能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传递自己携带情感倾向的实时感受。用户间可借由弹幕进行“对话”,而神奇之处在于,这个对话可能发生在1秒内,也可能时隔1年。弹幕功能将现实时间嵌套进视频播放时间轴,让用户的互动跨越次元。

弹幕作为视频的伴随文本,是用户网络情绪的集中体现[ 1 0 ]。笔者认为情感是意义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情感,极有可能获知其背后的意义,从而倒推出对应符号互动行为的表现和内涵。在操作中需要注意,对弹幕内容进行文本情感分析,必须考虑视频本身的情感取向和基本观点,只有对分类后的视频进行横向对比,才能找出规律,得出弹幕使用偏好与用户网络情绪的内在关系。

根据研究的情境和可行性,笔者参考大连理工大学的情绪七分类法,将情感细分为愤怒、反感、恐惧、悲伤、惊喜、好和快乐七类[ 1 1 ],采用构建情感词典的方法进行匹配分析[ 1 2 ]。为了提高分词的精确程度,笔者在调用jieba分词包的基础上引入自建的停用词表和弹幕用语词典,并按照词频比例绘制词云图。词频统计显示,几乎每部视频都存在刷屏词汇,这些词有的全程出现在弹幕里,象征一轮又一轮的“接力狂欢”,有的只集中出现在部分时间段,针对某个画面进行“狂轰乱炸”。

2.4.1 网络情绪驱动下的群体狂欢

大量刷屏词汇的出现,或源自弹幕围观者内心情感的共鸣,或是群体性盲从的体现[ 1 3 ],抑或是对“列队整齐”弹幕仪式观的遵从。由于弹幕本身即时性、短暂性的特点,人们很少花时间思考某些弹幕是否有带节奏之嫌,除了不愿发送弹幕的人外,更多的则是加入这场弹幕狂欢,以获得群体归属感。

弹幕情感分析结果显示,在反思《后浪》原视频内容的一类视频中,弹幕情感以“好”为主,其次为快乐和反感,再次为悲伤,其中每部视频“好”的占比均在50%上下浮动。而在对《后浪》舆论场进行反思的视频中,有三位up主看到了舆论场中人云亦云的现象,对独立思考这件事本身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辨析,呼吁有更多不一样的声音,网友对这三部视频的评价很高。另外两部反思舆论场的视频则聚焦于被网暴的《后浪》演讲者何冰,分别从网络暴力和成年人的体面两个角度进行观点输出,受到话题本身争议性和up主个人观点主观性的影响,网友们的讨论非常激烈,且负面情绪均略高于正面。

用户情感取向的背后是对意义的不同解读,而符号作为意义的载体,直接参与到用户互动行为中。青年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本质上受到人们情感取向的影响,当积极情绪普遍高于消极情绪时,更有利于彼此间展开对话,进行文化符号的置换,并随着置换和互动频次的增加,反向推动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2.4.2 虚拟空间共情下的身份代入

网络虚拟空间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特点,使用户情绪在向外扩大的同时,也受到一股向内聚拢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推动塑造了虚拟空间共情的氛围。视频弹幕区作为这个庞大虚拟空间的一部分,很好地利用了用户观看视频时的情绪波动。

《后浪》及其衍生视频大多有较为鲜明的观点输出,用户在围观视频和弹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说话者产生共鸣,将自己的身份带入其中,发送弹幕以抒发感慨,例如“泪目”“我也是”“有被冒犯到”等。这种虚拟网络中的身份代入,需要以情感共鸣为前提,以身份认同为保障,用户以此可以获得代入感强的观看体验。这种身份代入还可以理解为将个人身份代入特定群体身份,以获取群体归属感。网络虚拟空间能将某一时间段内的弹幕定格在同一视频时空,让围观者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的互动与讨论。在此过程中,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相似的观点彼此聚合,志同道合的人可能建立圈群[ 1 4 ],产生对内的群体认同和对外的抵抗排斥,例如“兄弟盟”“无产阶级万岁”等,这种由群体认同带来的个体身份认同,也是用户愿意使用弹幕的原因之一[ 1 5 ]。

在网络空间寻求归属感的行为背后,是当代部分年轻人内心不同程度的孤独。作为互联网常驻民的青年一代,他们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虚拟空间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导致部分人对网络过分依赖。网络依赖综合征淡化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的现实互动,使人逐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丧失理想和兴趣。对于部分小众爱好的青年群体来说,这样的孤独感更加深重,他们难以在现实中获得理解和认同,于是投身于网络空间,构建属于自己的趣缘圈层,进一步筑起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壁垒。这种壁垒反映在弹幕上就是那些非“圈内人”不能理解的“梗”,只有懂得这些弹幕符号意义的人,才能迅速“接梗”,融入大家的讨论中。相差过大的文化背景和意义背景,在无形中构建起彼此间交流的壁垒,文化符号置换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阻。两个文化“双向破圈”的意义就在于共同打破这个无形的壁垒,深入对方的圈层,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2.4.3 参与式符号表达的多维互动

弹幕符号互动是多维度的,且都基于用户渴望参与其中、表达自我和获得认同的需求[16]。弹幕视频容易营造出参与式的互动氛围[ 1 7 ],提供集体观影体验。在这场集体观影中,弹幕围观者所处的现实时间线被淡化,所有人好像被纳入视频时空,能沿着视频时间线遇见观点相同或相悖的人,展开一场具有“时间差”的互动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时间差只存在于事实层面,而不存在于人的感官上,当围观者看到前后内容呼应作答的弹幕先后飘过,会产生大家正在即时对话的既视感,比较典型的弹幕是“前面说某某的,等我一下”和“遇见友军”。用户同样会发送弹幕与up主进行互动,或表达对视频剪辑水平和内容质量的看法,或对up主在视频中抛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互动产生的前提是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身处其中的人会赋予事物以共同的理解和意义,最终影响人的实际行为。现实中,不同的圈层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为彼此互动带来一定阻碍,但是圈层内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有意識地进行文化符号传播,这为不同圈层之间文化符号的“破圈”提供了可能。

过去有不少小众文化成功“破圈”的案例,“火出圈”一词也成为网络流行用语。不过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对小众文化的魔改、先入为主的偏见等,这些行为无不让小众文化内部成员寒心和退避,也证明“圈地自萌”在一定情况下很有必要。不同的文化为了“破圈”而寻求共性,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不能忘了保留个性,不然势必遭到圈外圈内的抵制,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正如《后浪》中引起刷屏的那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主流文化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汲取了不同文化圈层的有益成分,才能饱有生机活力,而其他文化正是在“和而不同”的动态平衡中,不断发展成熟。

如今,文化“收编”和单方面的文化“破圈”都存在一定弊端,笔者在研究B站“后浪”议题的基础上,尝试以文化符号为媒介,进行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双向破圈”(如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不同圈层文化符号的置换,有利于丰富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符号选取的不同,对文化背景施加的影响也就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符号的置换不是任意进行的,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尺度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文化“双向破圈”可以分为四个流程,分别是了解他者、反思自我、去芜存菁和循环验证。

第一阶段要求青年和主流文化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戴有色眼镜地去了解对方,既不急于认同,也不急于否定。

第二阶段是回归圈层后的自我反思,反思两个圈层之间壁垒高筑的原因,以及自身是否做出“破壁”的尝试。

第三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在前面两个阶段的铺垫下,主流文化可以尝试“出圈”,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为载体,进行青年价值引领,青年则可以在了解主流文化需求的情况下,选择输出特定的物质文化产品,为主流文化注入活力。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都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的置换,吸收彼此有益成分,实现自身文化的去芜存菁。

第四阶段根据符号置换的实际反馈结果,不断调整文化符号输入与输出的“参数”,在循环验证中寻找最优解。

文化符号既是媒介,也是产物。文化符号在“双向破圈”的过程中发挥了传播载体的作用,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并于潜移默化中拉近不同圈层的意义背景和文化背景,最终让跨越圈层的互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在跨越圈层的新一轮互动的影响下,有几率生产出新的文化符号,这将进一步丰富双方的文化体系,达到共赢的局面。

新媒体赋权下,青年拥有更多的发声渠道,个体微弱的声音得以在网络虚拟空间聚合,当这些被放大数倍的声音再次投射到现实社会时,将鼓励更多的青年勇敢表达自我[ 1 8 ]。“后浪”议题中,涌现出不少高质量的衍生视频和明确表达情感观点的弹幕,这背后是青年与主流文化符号在新媒体传播渠道中狭路相逢所带来的融合与冲突并存。在对《后浪》及其衍生视频和弹幕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用户使用偏好与网络情绪间的内在联系,并分别从弹幕狂欢和身份代入两个角度分析,认为个体孤独感在互联网时代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虚拟空间中寻求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往往发生在圈层内部成员之间,自身携带一定的排他属性,将可能加剧圈层隔离[ 1 9 ]。

针对当前存在的圈层隔离现象,笔者立足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提出以文化符号为媒介,进行“双向破圈”的观点,并阐述了四个基本流程。通过文化符号的置换,可以影响双方的文化背景和意义背景,最终达到增进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的目的。后续研究者可以从“双向破圈”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中文化符号的选取和检验标准设定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回归到如何正确进行价值传播,引领用户包容多元价值取向,最终营造和谐的网络和社会氛围的问题上。

参考文献

[1]周连勇.数字媒介展演下的青年亚文化流变[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37(2):22-28.

[2]张 彤,张伟.“哔哩哔哩”新年晚会: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双向“出圈”[J].声屏世界,2020(6):57-58.

[3]陈纪,吕如敏.布鲁默和库恩在符号互动论上的异同[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28.

[4]卢德平.青年文化的符号学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高雪.抵抗与收编: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6]陈俊珂,马娇杨.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再审视[J].青少年学刊,2016(6):10-13.

[7]黎来屏.《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裂变[J].今古文创,2021(15):84-85.

[8]非非马.B站《后浪》的槽点,不是一点两点,是一桶[EB/OL].[2020-05-04].https://zhuanlan.zhihu.com/ p/138164425.

[9]王毅,黄文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B站《后浪》衍生视频分析[J].东南传播,2021(3):28-31.

[10]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6):19-24.

[11]徐琳宏,林鸿飞,潘宇,等.情感词汇本体的构造.情报学报,2008,27(2):180-185.

[12]王敏,徐健.视频弹幕与字幕的情感分析与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9(5):109-119.

[13]苟巧柔.从传播学看弹幕中网络暴力的乱象与治理:以b站为例[J].新闻传播,2021(4):117-118.

[14]陈席元.弹幕话语建构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67-4669,4721.

[15]吴静.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6.

[16] 邓昕.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弹幕视频解析:以Bilibili网为例[J].新闻界,2015(13):14-19.

[17]马志浩,葛进平.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4,36(8):116-130.

[18]华昊.社交媒体空间女性声音的政治意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2):72-75.

[19]莫雅晴,刘英杰.强弱关系的摇摆:网络社会圈层化研究[J].东南传播,2021(7):86-88.

3694500589227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中的文化符号
当代竹构建筑的表现与应用探究
古镇保护与发展中的文化符号挖掘与运用研究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基于文化符号理念的城市色彩形象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