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2021-03-10童增宇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以人为本有效性

童增宇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实现和谐学校的构建,从而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文章针对现阶段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增强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途径,希望有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学校;管理;有效性;提升策略

小学是学生一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学校必须认识到学校管理对小学生的影响,对学校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途径不断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构建和谐学校。

一、现阶段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

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部分学校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比较滞后,缺乏先进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主干学科教学十分重视,而对于一些素质类学科教学缺乏关注,经常出现主干学科教学取代素质学科教学的情况,这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第二,多数学校管理工作人员的观念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往往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开展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观念,从而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常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现在学校都存在校长全权管理的情况,校长享有多项管理权力,致使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不利。权力过于集中在校长一人身上,很容易出现滥用权力的情况。一些学校的校长作为学校管理主体,在工作中却存在不作为或者过度干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除此之外,常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致使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被架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非常不利。

(三)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學校未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管理人员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时,无章可循、无据可依,致使管理工作的实施不够规范,毫无目的性。尤其是针对小学的管理工作缺乏一个良好的氛围,各学科教师也很难积极、自主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学校的声望。

(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从现阶段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在学校管理模式上存在问题,而且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比较年轻,虽然教学理念比较新颖,并且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这部分教师很难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计划,致使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很少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未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会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增强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途径

(一)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着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由此可见,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十分关键。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角色的重要作用,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指导[1]。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其管理的主体为小学生、教师与家长,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理念,处理好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和谐学校的构建。另外,学校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收集小学生、教师与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采纳其中合理的意见,及时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关注每一名小学生和教师,及时了解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关注小学生和教师心理方面的需求。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有助于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将校长的管理职能分散给各个职能部门

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级管理人员,很多学校的管理权力都集中在校长一人身上。为了有效开展“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应该将校长的权力分散给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2]。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削弱了校长的权力,实质上却是将校长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去规划学校的发展并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三)注重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的构建,可以促使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据可依,规范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并随着学校的发展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以确保学校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实施。管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师的行为。为了促使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师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学校还应该积极构建相应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四)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不单单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和主要对象之一,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学校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

首先,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促使其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掌握最前沿的教学技巧,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其次,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使每一名教师都能够对自身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正和完善。再次,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促使小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五)加强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

学校应该积极为广大师生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可以将预习任务和微课视频上传到这一平台中,促使小学生在课前自主展开预习[4]。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通过线上考试的形式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動。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收集学生对各学科教师的评价和意见,以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学校还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

(六)加强新型校际关系的建立

在增强学校管理有效性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和和谐学校的构建十分重要。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校管理氛围,需要加强新型校际关系的建立,协调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5]。

首先,一改以往小学生见到教师就十分害怕,如同老鼠见到猫一样的局面。教师要学会放下威严的教师形象,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微笑面对。这样小学生也会更加喜欢和教师交流和沟通。

其次,学校管理者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尽可能避免校园安全事件的出现。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

再次,各学科教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都是同等的,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不可以按照学科的主次而区别对待,并定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促使教师和教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同事关系,这样更加有助于对小学生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在增强管理工作有效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和谐校园的构建,将校长的权力分散给各个职能部门,完善管理制度,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并加强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建立起新型的校际关系,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冯江华.以校为本,有效管理——浅谈学校管理的困境及突破[J].求知导刊,2020(21):72-73.

陈晓慧.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及深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201-202.

韦小丹.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43):2-3.

苗刚.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学校强化管理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19):7-8.

魏昌禄.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校长管理能力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75.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以人为本有效性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