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2021-03-10常晓霞

教育界·A 2021年1期
关键词:不良行为纠正幼儿教育

常晓霞

【摘要】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儿童存在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他们未来成长与发展。因此,家长要发挥自身职能,及时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教师也要做到以身作则,使幼儿养成多思考、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减少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育;纠正;幼儿;不良行为

一、前言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的孩童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讲究卫生,不尊重他人,爱做小动作等,这些行为举止都将影响其未来发展与成长。而造成不良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父母娇生惯养,或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本文就幼儿园教育中如何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加以探讨,针对问题也总结出几点有效且可行的对策,目的是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确保其健康、茁壮且快乐地成长。

二、家长与教师应观察幼儿

幼儿时期的孩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出现不良行为举止,所以要想有效纠正不良行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及时观察幼儿。首先,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孩子,对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不良行为举止产生的原因,以便于采取对策及时处理和解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行为习惯对其未来成长的影响。当然,对于已经出现不良行为的幼儿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进而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1]。家长在生活中也要全面观察幼儿,初步掌握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随后采取正确对策,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不良行为,否则很容易导致其他问题出现。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更应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讲究卫生,讲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别人喜欢的好孩子,从而实现促进我国幼儿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家长与教师应尊重幼儿

幼儿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使得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生活习惯不好,爱挑食,不讲究卫生,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不良行为将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当然,不良行为习惯也体现在日常行为举止和人际交往方面,比如爱说谎,爱做小动作,不尊重他人,喜欢捉弄别人等。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幼儿,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孩子,即使在孩子出现错误时也要予以尊重。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年纪比较小,很容易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在出现错误时及时采取对策纠正即可,久而久之,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就会被改正掉。家长同样要尊重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且保持一颗慈爱的心,要包容孩子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并耐心地教导他们,这样才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降低孩子犯错误的概率,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2]。

四、家长与教师应信任幼儿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和赞美,这也是满足他们内心小小虚荣心的重要体现。一旦得到信任和赞美,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对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调查显示,幼儿教育中仍然有一些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举止,比如不讲究卫生,不尊重他人,脾气大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都影响着其未来的成长。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当信任幼儿,这也是新课改提出的具体要求。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人员,应积极给予幼儿赞美和夸奖,要了解到幼儿时期的孩童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只有得到认可才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也有助于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举止。

其次,家长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人物,要多给予认可且信任孩子,即使是点滴进步,也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赞美,不断增强孩子自信心,争取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到最好。

不良行为的纠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循序渐进地教育指导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挑食,坐姿端正,尊老爱幼且礼貌待人等。

五、家长与教师应指导幼儿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的孩童思维方式存在局限性,他们并不能够正确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往往需要别人的引导和指示才能够明辨是非。倘若不能够正确地指导,就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不利于未来成长。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正确的提示和指导[3]。

例如,教学中倘若孩子出现了错误,教师应给予正确指导,因为很多时候幼儿是不知道自身犯了错误的。这时教师需要用正确的方式给予他们提示,让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举止存在哪些不当,并积极配合教师去纠正错误。家长同样需要给孩子正确的指导,让孩子能够将自身不良行为慢慢地纠正,倘若不能及时纠正,也会影响到其他同伴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发挥自身作用,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指示,以免孩子走上歧途。除此之外,教师在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过程中要给予耐心的指导,要善于運用语言艺术促使幼儿了解自身不良习惯,能够按照指示尽快改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家长与教师应树立榜样

家长和教师作为幼儿成长教育阶段的重要参与人员,行为举止的正确与否关乎幼儿未来成长。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应积极与孩子互动交流,要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可以通过细微的行为举止来感染孩子,让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成长。家长是陪伴孩子成长时间较长的人物,更应该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引导孩子向自身看齐,生活中也可以多参与他们的学习,适当地给予指点和帮助,这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加信任和尊重自己。

幼儿园教师同样要树立好榜样,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举止。比如,在班级地面出现纸屑时可以主动弯腰拾起并扔进垃圾桶,这种行为举止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自觉地维护班级环境,懂得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共秩序。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长、教师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和教师更应该树立良好榜样,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成长为有礼貌、讲卫生的人。

七、家长与教师与幼儿互动

沟通是拉近彼此距离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幼儿时期的孩童年纪比较小,很容易因指导不当而养成不良习惯。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实际状况。在幼儿园中发现,很多幼儿往往通过哭闹来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方式就属于不良行为习惯中的一种表现。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使他们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而从根本上纠正不良行为。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幼儿,他们有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倘若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哇哇大叫。这都需要教师和家长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沟通就是最好的方式,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幼儿明白如何用语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一来,既能够实现幼儿表达的愿望,也能够帮助其纠正不良习惯,为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八、家长与教师应鼓励幼儿

适当地鼓励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也有助于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也可能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教育指导。不管是哪一种因素,都不利于幼儿未来成长与发展,所以要想确保幼儿阶段孩子茁壮成长,家长和教师必须要采取措施纠正其不良行为[4]。

首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孩子鼓励。比如在幼儿做某件事情时,可以说:“别怕,你肯定能行。”“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种具有激励性的语言表达可以让幼儿树立自信心,特别是有助于纠正不良行為习惯,使幼儿能够积极对自身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给予幼儿鼓励。比如,对于提出问题的幼儿给予奖励,可以促进幼儿敢于提问,敢于表达,纠正他们说谎、贪玩、不爱动脑的不良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九、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幼儿教育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需要教师和家长去思考。二者作为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参与人员,应当找到导致不良行为举止的源头,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不良行为,让幼儿成为勤动脑、懂礼貌、爱分享的好孩子,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且确保其未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贾茹.幼儿教育中的不良行为纠正策略探讨[J].才智,2019(28):79.

韦忠霞.农村留守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22.

陈拙.刍议幼儿教育中的不良行为纠正——刁蛮公主转型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1):171,175.

安玉芳,邓丽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几个策略[J].甘肃教育,2016(17):38.

猜你喜欢

不良行为纠正幼儿教育
浅议在教学中如何纠正学生的过错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