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2021-03-07梁秀兰

红豆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梁秀兰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响应国家号召不断的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创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为了保证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效完成,教师应该不断的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改进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让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更加的顺利。导学式教学法是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等不断加深认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与数学思想全面的掌握,为此就需要教师将学生推到教学的主体地位之中,而教师则要将自身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功能价值充分发挥。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梳理与解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数学在社会之中的运用很广泛,科学,工业,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数学的身影。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素质培养,国家提出重要的课程改革,对教育与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力求教育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身上的责任不可谓不大。这就需要教师抛弃原有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以国家课程改革为方向点,对教学方式进行钻研与创新,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创建全新的课堂结构,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不再感觉枯燥乏味,最终实现多元化教学。而导学式教学法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不断展现自我与交流互动,也使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效确立。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内涵

1.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从而对于小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在小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也被逐步的运用,并且其也发挥了重要的教学作用。导学式教学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与启蒙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主学习性,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建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之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想要对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有效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架构,将传统的教育理念摒弃,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研究创新,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引导,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的视野不断的进行开拓。注重实践是导学式教学法的重要核心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原则。

2.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数学學科自身的特性,逻辑性与严谨性是其主要特征,而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所以这也就造成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面的掌握不全,并且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也就极大的限制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有效的运用,并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全面摒弃,将学生做为教学的主体,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做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做为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只能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有效的提升。为此就需要教师对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有效的运用,而导学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重点培养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最终将其学习效果全面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导学式教学优势

近年来,教育改革确实带来了课堂的勃勃生机,以及小学一级数学的新特点和新优势的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相当一部分教师从过去的思维方式中没有寻求改革创新,按照教学形式组织课程内容,表现为班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学生们在机械化学习中显得非常被动。在这里,单纯的智能化训练目标无法锤炼学生的实战技能,总是处于被动接受新知识,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缺乏主动性和思维活动。这也说明现有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但导学教学方法,注重问题环境的设置和创造,注重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对生活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创造建立更生动的形象、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来建立更完善的知识和系统基础。此外,导学式教学方法教学可以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多元化的平台和场所,将学生转变成课堂中的主体,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摆脱困难情境。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此外,导学式教学法面向全班学生,不是面对与成绩优良的学生,促使学生充分发现自身优点,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达到智力和情感共同发展。

三、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依据学习内容,设置教学情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主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此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最终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对于情境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帮助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这也是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重要纽带。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充分的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例如教师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出一个超市购物的教学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部分扮演顾客。教师也可以对其中的商品进行定价,如一袋薯片5元,面包10元,巧克力13、可乐3元,那么如果顾客买了这些东西需要花费多少钱?如果顾客给了收银员100元,收银员需要找零多少?等等。如此一来,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场景的模拟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不断的进行思考。

2.鼓励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也需要逐步的提升其自身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教师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体验机会,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将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两者的关系做好有效的处理,将重点与难点进行凸显,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的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與其中,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其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身周边的教室环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回答,之后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环节

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初步的认知,并发掘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时才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思维能够跟的上教师的步伐,保证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也要给予重视。二年级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如果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很快就会被遗忘,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将学生的课后复习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以此提升学生的复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完“长度单位”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后作业的题目设为测量家里生活用品的长度,如桌椅的高度,餐桌的长度等,在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4.导学式教学法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实践

在教学“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完成复杂数学问题的解答,实现问题探索思路的拓展,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明和形象。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结合测量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空间和图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复习教材“周长与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阿凡提的小故事来导入:巴依老爷要求阿凡提将新买的羊群赶进羊圈,但是阿凡提发现羊圈太小了。巴依老爷为了省钱并不愿意多购买篱笆来扩大羊圈的范围,要求阿凡提想办法。教师询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在现有的材料下扩大羊圈的面积?在学生回答可以改变羊圈形状这一想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长不变情况下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准备玻璃球和绳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将相同周长的绳圈围成不同的形状,然后在绳圈内放上玻璃球,以此来记录不同图形内部所能放置玻璃球的数量,分析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教师的导学也实现了对学生研究方向的引导。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行为的创新总体来说是围绕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针来进行的,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导学式教学法,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并在有效的情景教学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对于学生要保证多元化培养,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彩霞.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6):155-156.

[2]孙海良.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9,{4}(92):64-65.

[3]范开菊.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中),2019,{4}(08):78.

[4]胡鹏.“导入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4}(44):80.

[5]柴英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讨论式教学法[J].试题与研究,2021(20):185-186.

[6]韦维.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7):46.

[7]李文军.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天津教育,2021(02):128-129.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浅析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