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报道需要把握的多个维度

2021-02-21杜国东

国际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受众

杜国东

【内容摘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不断丰富和升级对外传播的概念、范畴、表述,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机构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认为,对外报道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高度、态度、风度、角度、精度、效度和温度等多个维度,针对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提供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和感召力的中国故事,让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去并乐于接受其中的观点,使中国声音真正响彻全球。

【关 键 词】对外报道;话语体系;国际传播;维度

近年来,中国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媒体“走出去”战略持续深入开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国际传播机构的传播力、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还很不相称,国际传播“西强我弱”的格局并没有彻底改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舆情,我们在对外报道中要在掌握国际话语体系基础上突出中国元素,从战略高度谋篇布局,深耕细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理解和认同。

一、高度:国家利益的战略叙事

当今世界,理解与误解共存、赞誉与诋毁交织、合作与对抗并行,对外报道的使命已经不再局限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宣传中国,而是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国际新闻舆论场众声喧哗,深受各国利益和意识形态影响,我们的对外报道需要适时改进叙事策略,从战略高度把握对外传播规律,找准我们想讲的和外国受众想听的交汇点,讲好中国故事的“利他性”,须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面对西方强势话语霸权,如何宣示中国的立场和观点,捍卫民族权利和国家利益,对政府部门、知识界和对外传播机构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形容外交与外宣的关系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长机”和“僚机”。从事对外报道需要把握我国外交方针政策,掌握原则,密切跟踪国际舆论动向,加强对形势的研判,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主动配合外交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新闻教育家甘惜分曾直言:新闻不讲政治,不问政治,不是装蒜,就是傻瓜。①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新闻人才成长有一个基本规律:一流的政治素质造就一流的新闻家。②在涉及中外冲突、敏感问题等的新闻报道中,国际传播从业人员要立足国家站位,抢占国际道义制高点,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误解。

近年来,西方媒体针对中国新疆频频发布不实信息,以“人权”之名诋毁中国的反恐举措。2019年年底,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大肆污蔑和攻击新疆的人权状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迅即推出多部反映新疆反恐真实历程的纪录片,如《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全方位呈现恐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等给新疆带来的灾难,系统阐述了中国治疆反恐方略。片中聚焦国内多起暴恐案件,部分案件和画面属首次公布,包括2009年“7·5事件”、2013年天安门金水桥暴恐案,以及2014年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的原始视频,揭露了部分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的伪善和双重标准。纪录片邀请一些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共同探讨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的源头,还原事实真相,为应对恐怖主义诊断把脉,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对外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塑造国家良好形象,而捍卫国家利益是最基本的原则,这应当成为国际传播从业者的自觉意识。

二、态度:我方观点的鲜明呈现

置身于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和缺乏公正平衡的国际传播秩序,中国对外传播媒体有必要改进思路,主动作为,阐明态度,掌握舆论主动权。面对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歪曲报道甚至虚假报道,我们要及时亮剑,主动发声,还要防止落入西方话语的圈套,被人牵着鼻子走。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所言,“人无是非,难以立信;国无是非,难以立世……对于蓄意的中伤,我们一定会作出有力回击,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民族尊严。对于无端的抹黑,我们一定会摆明事实真相,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和人类良知。”①

当下,美西方媒体对中国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媒体性质等连篇累牍地进行攻击和歪曲,中国国际传播面临诸多答疑释惑的任务。针对此起彼伏的打压和攻击,我们在对外报道中要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地亮明态度、阐明立场。同时,对外传播要适时转变思路,进行自己的知识生产,强化国际舆论斗争的话语生成能力,主动开展议程设置,掌握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定义权、裁判权、解释权,最终赢得国际话语权。

青年政治漫画家“乌合麒麟”,针对西方国家的伪善和“双标”,创作了一系列讽刺漫画作品,集时事、历史、文化于一体,超越语言和文化壁垒,令人耳目一新,在欧美国家引起极大震动。他的一些漫画,比如《和平之师》《致莫里森》《血棉行动》等针对欧美国家对中国咄咄逼人的态势,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2021年5月初,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这些国家在会上“讨伐”中国,会议结束后发布联合声明,凭借虚假证据干涉中国内政。“乌合麒麟”火速出手,用他的漫画作品给予有力的反击。在其笔下,一百多年前侵华的八国联军中的奥匈帝国换成了加拿大,俄罗斯退出,印度加入,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组成新“八国联军”。他在配文中强调,“一百二十年了,这些国家还在做梦。一直梦想着能够颠覆中国,始终不愿意相信中国早已崛起、不会再任人凌辱的事实。即便这些国家再怎么费尽心思,最终也不过是大梦一场罢了。”“乌合麒麟”的作品在国际社交媒体引发热议,他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反抗西方话语霸权的决心和态度,他们对西方的认知也呈现“平视”和理性,能够“冷眼向洋看世界”。

三、风度:专业主义的理性探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攀升,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当然,面对质疑,我们还要做好沟通解释、答疑釋惑的工作,争取更多理解,而不是让彼此加深误解,渐行渐远。秉持大国心态,我们既不仰视也不俯视。面对恶意批评,我们有理有据地回击;而对于一些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误解,或者是一些善意的批评,我们也要放平心态,耐心解释,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朋友圈,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甄别病原体,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研发诊断试剂和疫苗,向国际社会及时报告抗疫进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等多方机构好评。然而,当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后,一种为转嫁责任和矛盾、掩盖自身失误而攻击抹黑中国的“政治病毒”开始扩散,它混淆事实、传播猜疑、散布谎言、煽动对立,严重破坏了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冲击。①面对这种无理指责,中国国际传播机构迅速播发一系列稿件,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摆事实、讲道理,努力扭转国际负面舆论。

四、角度: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报道角度,指的是记者和编辑在采编新闻时的观察点、切入点和侧重点,即报道从哪个视角呈现给读者或受众。对外报道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家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内容选择上,需要找准报道角度,契合国外受众兴趣点。长期以来,“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传播全球化时代,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的边界日益模糊,呈现出国际报道国内化、国内报道国际化的趋势。②国内的新闻热点,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可以不经对外传播媒体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闻热点。但这并不是说,记者、编辑没有报道的主动权,哪些选题适合对外报道,哪些不适合,国际传播从业人员心里要有杆秤,有自己的判断,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以及其他核心利益和敏感性选题上要把握好方向,站稳脚跟,不被各种舆论和意识形态偏见所左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外报道不是简单的翻译,它需要把一些中国概念、中国词汇、中国术语掰开揉碎,提炼其中的观点,并且以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曾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故事,小提琴协奏曲是国际表达。梁祝用民乐也能传播,但不如用西乐传播得快。③

五、精度:受众群体的准确触达

新媒体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精准传播成为可能。精准传播,即针对不同的受众,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心制作差异化内容,使用最适合的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传播效果。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政治经济大国”加快走向“传播大国”,是当今这代国际传播人的历史使命。从标准化向精准化升级,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①

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需要精准施策,传播内容符合受众口味和兴趣点,传播渠道符合受众接受习惯,改变过去自说自话的窘境,实现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传播理念的结合,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

面对新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央对外传播媒体适时而变,顺势而为,纷纷开启了精准传播的尝试。2018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决定打造国际传播多语种网红工作室,围绕时政、社会、文化等不同主题推出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产品。“小溪工作室”作为第一批成立的网红工作室之一,以希伯来语部奚啸琪(小溪)为主,制作以色列民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中,“小溪工作室”从中国人和在华以色列人的角度讲中国抗疫故事,1月26日至3月29日共发布53期抗疫报道原创视频,半数左右的以色列Facebook用户看过“小溪工作室”的节目。② “小溪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网红和视频在对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精准定位以色列民众的信息需求和关切,把握他们的信息接收偏好,使该节目迅速成为对外传播爆款。

六、效度:从能到效的实践路径

2008年以来,中国媒体“走出去”步伐加快,已经初步建立覆盖全球的传播体系,国际传播的基础设施、内容生产、市场经营等核心指标都有显著提升,但是传播影响力(包括受众接触、受众认知、受众态度、受众行为和专家评价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话筒不意味着有话语权,有内容不意味着有传播力,有渠道不意味着有效力。③ 对外传播需要转变思路,注重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深耕的推进,从单纯注重投入向讲求投入产出平衡的转型,从注重传播的“功能驱动型”向注重“功能+受众双轮驱动型”方向发展。④

近年来,部分西方媒体罔顾自己一贯倡导的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造谣抹黑,蓄意中伤,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2021年3月17日,BBC在一篇名为“英国议员就中国强迫劳动问题批评有关企业”的稿件中,使用了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误导性的图片。图中两名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紧紧抓住一名防暴警察的胳膊大声哭喊,制造出中国警察“残忍”对待维吾尔族民众的假象。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徐泽宇看到此文后,在推特上发布推文,揭露BBC的谎言——这张照片本来是2009年法新社记者拍摄,警察是出于保护目的将这两名维吾尔族妇女与冲突的人分开。徐泽宇将两张图片的说明进行对比,讽刺西方媒体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News” reporting(“新闻”报道)。①这篇推文发出后,广为扩散,引发国外网友对BBC做法的热议和嘲讽。迫于压力,BBC很快更换了文章配图。中国记者用个人海外社交账号主动出击,抨击西方媒体不实言论,丰富了对外报道的方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温度:以人为本的情感纽带

中国故事能不能讲好,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取决于受众是否愿意听、是否听得懂、能否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情感共鸣或共情。所谓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的行动。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② 体现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闻事件的接近性,它不仅指地域上的接近性,还包括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接近性。③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的“道法自然”、墨家的“兼爱”思想等,体现了中国古人朴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智慧和准则。国际传播从业人员需要努力培养共情的能力与共情的智慧,让“他者”成为“我们”,真正做到“与他者共在”。④ 对外报道的内容需要有人情味,富于人文关怀,能够唤起不同民族间的情感共鸣,探索爱与恨、生与死等人类心灵的永恒命题。

《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2021年第6期刊发一篇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故事。“二战”期间,华裔妇女钱秀玲冒着生命危险,先后营救了即将被纳粹处决的110位比利时公民。为此,战后比利时国王授予钱秀玲“国家英雄”称号。在比利时艾克兴市,有一条以钱秀玲名字命名的大街。因钱秀玲的堂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她得以结识德国将军法肯豪森。德国纳粹占领比利时期间,钱秀玲多次向在比利时军事管制政府任职的法肯豪森求助,挽救比利时人的生命。1948年2月,法肯豪森作为比利时头号战犯被押回布鲁塞尔,在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法庭上,钱秀玲作为证人,向法官出示当年被法肯豪森豁免死刑者的联名信,并请来许多被营救过的人出庭作证。法庭之外,钱秀玲在当地媒体上发表声援法肯豪森的文章。历经56次庭审后,法肯豪森被判处12年监禁,最终获得提前释放。钱秀玲一以贯之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举动令人感佩。

世界各国民众,无论肤色,不管身在何处,都具有共通的人性和感情,对外报道需要不断挖掘焕发人性光辉、彰显人类共享价值、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价值认同。

结语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戰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断攻讦和歪曲报道,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媒体理应拓展国际传播的新进路,推动更加贴近实践的务实研究,从而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受众
用受众思维看广播节目转型升级
受众认知与品牌标志设计关系研究
新媒体商业广告的受众行为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研究
基于HMD的VR影像特征及视觉体验研究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