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的战略叙事分析

2021-02-21张举玺郑琪

国际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张举玺 郑琪

【内容摘要】国际社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自2020年1月以来不断发酵,使得该议题在这一年里不断成为国际热点。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西方”主流媒体,“今日俄罗斯”的涉华疫情报道对塑造中国抗疫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该媒体官方网站涉华疫情报道共计298篇文章分析后发现,这些报道分为三个战略叙事阶段,分别将中国描绘成为“积极管控者”、“严防反弹者”和“经济复苏火车头”。这与西方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中国大打“信息战”完全不同。“今日俄罗斯”在报道中使用议题框架和话语修辞,搭建起一套关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态势发展的完整“情节”与“故事”,有力引导国际舆论对中国形象的积极认知。

【关键词】涉华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战略叙事;“今日俄罗斯”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政治精英们所宣扬的形象和故事,不仅在人们心头刻下印象,而且对改变国际形势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是政府向民众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其在观念塑造和议程设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2014年“乌克兰事件”期间,无论是俄新社,还是“今日俄罗斯”,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行动和政策的合法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讲故事”来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手段已然是俄罗斯主流媒体的优势所在。

“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业务涵盖广播、电视、网站等,是俄罗斯公共外交重要渠道之一,它以“西方主流新闻之外另一种选择”的定位,在国际受众中颇受欢迎。笔者以“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为例,使用“战略叙事”框架,以内容分析手段,聚焦“今日俄罗斯”如何在国际议题上运用战略传播思维,搭建议题框架,实现俄罗斯的国际战略目标。

一、战略叙事之意涵

叙事是人们以故事形式,对事件进行有顺序的说明。通过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叙事传达了一个关于所发生事件的连贯故事。①叙事存在于人类各种交流中,包括文学作品、电视剧、政治演讲、广告、新闻发布、新闻报道、纪录片和日常对话等。②

叙事侧重于国家、机构或集体、个人行为者的行动。叙事的故事还包含了一些问题的答案,比如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发生以及产生了什么后果。关于事件的许多解释往往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因为它们不仅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且还合理化地解释为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以某一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③有学者称之为对因果逻辑的路径依赖,具有“过去行动对未来可能性的偶然的、累积的、约束性的影响”④。换句话说,叙事强调历史(语境)的重要性。

社会学家玛格丽特·桑默斯认为,叙事是社会科学认识论的一种,在学术价值上成为实证主义的一部分。⑤近年来,政治学、心理学、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逐渐将叙事视为学科性概念和理论加以应用。国际关系学者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一概念。⑥

“战略叙事是政治行为体构建国际政治的共同意义,以塑造国内和国際行为者行为的一种手段。”⑦战略叙事是一种工具,各国可以借此阐明自身利益、价值观及其对国际秩序的愿望。具体点说,战略叙事是政治行为体改变其话语环境、管理期望、扩大影响力的工具,是关于国家和制度本身的叙事,既涉及“我们是谁”,也涉及“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秩序”等。

影响战略叙事的主要因素包括:对受众的考虑、受众的期望值、受众思想所被引导和塑造的环境,以及通过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内在目的。为了通过战略叙事达到说服的效果,叙事必须强调某些元素,或者“叙事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以某种特定方式来进行框架化”①。

政治行为体将战略叙事当作交流工具,借以扩大影响力,调整民众期望,改变自身所处的话语环境。战略叙事的核心是对利益与目标的整合——阐明事物发展的最终状态,并对如何实现该目标提出建议。在短期内,叙事可以引导、构建他人对发展中的事态作出反应;从长远看,让海外受众接受一种战略叙事,可以塑造他们的兴趣,影响他们解读国际关系以及未来走向的视角。②

战略叙事不是静态的信息,而是非固定化的或流动的叙事。根据叙事框架及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叙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作为一种修辞性的叙事,战略叙事可以通过围绕共同意义创造共识。

综上所述,战略叙事,即以未来为导向的身份主张,阐明行为体在世界政治中,针对特定问题或政策领域所持有的独特立场。战略叙事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其一,它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叙事可以涉及过去与现在,但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其效用主要与塑造未来的政治图景有关。其二,它是一份关于自身身份的声明。它阐明了在特定问题、政策领域或国家在世界政治或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的独特立场。③其三,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协商的社会产物,其基础是国家与社会和外部重要他者的互动。④其四,一个国家可以采用的战略叙事范围,是受到该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普遍理解与期望值所限制的。这些理解可能来源于有关该国过去的行为或声誉的历史叙事。⑤其五,它的受众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它可以通过身份主张来统一国内的受众,并在国际范围内广泛描绘和传播这一主张和立场。

二、研究设计

有关国际新闻报道的战略叙事研究尚未有统一模式,地缘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等多种作用相互交织,使得国际新闻报道的战略研究问题存在复杂性。

笔者从“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官方网站上获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有关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共298篇。首先,将298篇文章进行分类与编码;然后,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讨论新冠疫情报道下的对华战略叙事。在宏观层面,通过议题管理视角,划分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经过文本分析,梳理每个阶段“今日俄罗斯”报道的主要特征。在微观层面,通过修辞手段分析,概括“今日俄罗斯”新闻报道中的行为体与情景设定,得出其战略叙事的主要模式。战略叙事强调的是寻找叙事中的角色设定、场景设定、情节设定和结果设定等要素。通过话语分析手法将文本解构,分解出不同时间段内媒体所设定的行为体、场景与情节。

三、“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框架与叙事分析

(一)“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概况

通过对“今日俄罗斯”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涉华疫情报道共分为三个阶段。自2019年12月31日首次进行报道,逐渐上升为热点议题。图1是一年来有关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量的变化趋势。

文本数据表明,2020年1月、4月和11月是新闻议题出现明显变化的关键节点,分别对应“疫情暴发”“中西信息战”“经济复苏”的形势变化。“今日俄罗斯”在这三个阶段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呈现出不同的新闻框架,在报道频率、内容和视角上存在明显区别,在叙事方式、修辞措辞和情景设置方面也有差异。

(二)“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的总体性框架

近年来,“今日俄罗斯”充分使用战略叙事,密切配合政府公关修辞,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政治传播话语体系,对引导国际受众正确认识世界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略叙事是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描述事件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①战略叙事包含行为体、代理人、场景、工具和意图,并用于连接随时间推移发生的一些因果转换周围明显不相关的现象。② 传播学学者早就认识到叙事在塑造我们的现实感觉方面的重要性。事实上,修辞学家瓦尔特·费舍尔认为,“人类”(homo narrans)是“叙事”的物种,叙事的范式比“理性世界范式”更能解释人类的决策。人类的决策基于某种形式的逻辑,这种逻辑串联了论据、论证与规则。因此,费舍尔提出了一种基于叙事的对人类理性的理解,即“人们用可信的叙事来做出决定,并证明自己的决定。”③故事是人类解释和理解他们以及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有条件现实的最重要手段。

本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今日俄罗斯”运用战略叙事,搭建了一个关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完整“故事”。在世界各国陆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俄“新时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会因疫情等因素受阻,而且会不断向前发展。

表1概括了“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的总体内容,由此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理解“今日俄罗斯”是如何“勾画”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势”。基于“今日俄罗斯”在国际传播背景下的强大影响力,这样的叙事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抗疫形象,积极影响国际社会及舆论对中国的认知,同时对中俄友好协作关系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三个阶段叙事风格

基于“今日俄罗斯”的叙事视角、行为体和情节走向,通过对不同报道文本关键词频分析,可以将其涉华疫情报道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4月)

2019年12月末,未具名的“神秘的病毒性肺炎”引起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包括“今日俄罗斯”在内的各大国际媒体基本上对此“卫生新闻”采用“简讯”报道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陡然暴发,一度引发向四周蔓延态势。同期,其他国家也发现相关病例,但患病数量相对较少。在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严格管控措施下,武汉及周围地区的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此时,“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的高频词汇,集中于中国境内的病例检测、政府管控等态势发展上。主要以登载卫生新闻的方式得以呈现。

如图2所示,此阶段值得注意的高频关键词有outbreak(暴发)、Wuhan(武汉)、people(人民)、virus(病毒)、cases(病例)、authorities(权威部门)等。“今日俄罗斯”多次援引中国高层领导人和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表态,强调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中国当务之急,并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手段进行了详细报道。

当时,多数国家主要以防范中国商旅人士入境等手段为主,并未及时跟踪、监测本国的早期发现病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起初大大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在本国产生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置身事外”的态度。有美国高官甚至认为,“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助于美国制造业的回流”,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赞扬中国遏制冠状病毒的努力”等。“今日俄罗斯”通过比对中、美、俄三个行为体之间的态度,将中国认定为“疫情的积极管控者”,美国为“幸灾乐祸与消极抗疫者”,俄罗斯为“密切的抗疫合作者”。

(1)行为体

中国:积极管控者

在该阶段的高频词中,people(人民)这个词占据一席之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中国境内严格管理人员流动。中国以积极管控者的形象出现。

The decision was made by the 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order to “put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first”.(这一决定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为了“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而做出的。)①同时,直接引用新华社报道,彰显“中国人民团结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如,As long as we have steadfast confidence, work together, [rely on]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ures, and precise policies, we will definitely be able to win the battle.(中國领导人表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②

美国:消极抗疫者

美国在中国暴发疫情初期,曾以积极姿态认可中国高层领导人的管理方针。

Donald Trump says China will defeat the deadly coronavirus, thanks to its great discipline and Xi Jinping’s strong leadership.(唐纳德·特朗普说,中国将战胜致命的冠状病毒,这要归功于其良好的纪律和习近平的强大领导力。)③

然而,当中国抗疫成果初显,世界其他各国开始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国的传播与影响之后,美国则呈现出消极应对的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俄罗斯”在这个阶段不仅大量报道美国的疫情发展态势,而且多次通过“社论”等对美国抗疫策略提出批评,指责美国政府非但没有借鉴中国经验,反而对中国大打“信息战”,任凭疫情在美国蔓延,勾勒出一幅美国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疫情的形象。

The US,“the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just can’t admit that China succeeded in dealing with the Covid-19 threat while America has failed.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美国不能承认中国成功地应对了新冠病毒的威胁,而美国却失败了。)①

In contrast to China’s reaction, there has been an exactly opposite and catastrophic response from leading circles in the US.(与中国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领导层的反应完全相反,而且是灾难性的。)②

俄罗斯:抗疫合作者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被描绘成认可中国抗疫成果、与美国做法截然相反的一方。

Moscow welcomes the prompt and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China on the new coronavirus outbreak, said Deputy Minister of Digital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s and Mass Media, Aleksey Volin.(俄罗斯数字发展、通信和大众传媒部副部长沃林表示,莫斯科欢迎与中国就新一轮冠状病毒疫情迅速、透明地交换信息。)③

Top Chinese virologists, who wer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 with Russian colleagues, have revealed how their country tackled Covid-19.(中国顶尖病毒学家受邀与俄罗斯同仁分享经验,解读中国如何应对新冠病毒。)④

(2)情节

由于这个阶段呈现为“卫生事件”,“今日俄罗斯”针对疫情报道主要围绕各行为体是否寻求解决难题、积极抗疫的管理手段展开。显而易见的情节是:俄罗斯作为中国战略协作伙伴,对中国做法不仅认同,而且与中国保持热线沟通,携手应对疫情难题。在报道中,俄罗斯做法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落井下石”“污名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立场。

2. 第二阶段(2020年5月—2020年7月)

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严格管控措施,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5月初,中国所有地区已处于疫情“低风险”状态。与此同时,由于多个国家的抗疫效果不理想,中国开始严防外来病例,积极推进疫苗研制工作。多个国家和地区则从零星发现的新冠肺炎病例形成扩大趋势。“今日俄罗斯”这个阶段报道的关键词与上个阶段呈现出显著差异。

如图3所示,这个阶段报道侧重于world(世界)、global(全球的)、pandemic(大流行病)、market(市场)等。其中,Wuhan(武汉)作为上个阶段的重要报道对象,在第二阶段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Beijing(北京)则由于新发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成为该阶段被重点报道的中国城市。

在“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图景中,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强有力的控制。尽管在中国的几个城市中仍然存在零星发现病例的情况,但已有一系列与政治、经济相关的报道出现,这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已经由卫生议题转向政治、经济议题。议题视角从中国率先严格管控疫情转化成为“全球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活动上升”。

此外,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代表的各国官方立场,在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戰”之下的“反转”也颇具戏剧性。美国由第一阶段“相信中国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到美国疫情失控下频频“甩锅”中国、污名化中国。美英等国家猛烈抨击中国,以“信息战”为手段,在国际上发出了“要求赔偿”等声音。

“今日俄罗斯”对此发表了多篇讽刺性报道,立场鲜明,报道中强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疫情的政治化表现,指出美英等国家的“态度转变”是因为无法控制本国疫情,故而转嫁责任。在“今日俄罗斯”的视角下,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的卫生事件,逐渐演变成如同全球气候问题、经济贸易问题等多领域的议题一般,被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化”。

(1)行为体

中国:严防反弹者、有序恢复者

“今日俄罗斯”在报道中强调,The first nation to step into the battle against Covid-19 earlier this year, China is also the first to report that the risk of the outbreak is now ‘low’, as no fresh domestic cases have been recorded during the past few days.(中国是今年早些时候第一个参与抗击Covid-19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由于过去几天没有出现新的国内病例纪录而报告说疫情暴发风险“很低”的国家。)①展示了中国作为严防反弹者和有序恢复者的形象。

China was better prepared because “it is in a much healthier fiscal position compared to most advanced economies and many emerging economies too.”(中国更有准备,因为“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财政状况要健康得多。”)②

西方主要国家:推诿责任者、要求赔偿者

The elites who rule the West have put selfish or ideological goals first when choosing their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統治西方的精英们在选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对策时,把自私或意识形态目标放在首位。)③

Faced with this challenge, some nations have failed to live up to the values they preach, exposing a “deficiency of humanism,” an “incurable condition” that the ruling elites in those countries suffer from. Instead of promoting cooperation, they chose “predatory approaches” and “played the game of Monopoly” in pursuit of selfish goals and settling scores with their “geopolitical opponents”. (面对挑战,一些国家辜负了他们所宣扬的价值观,暴露了“人文主义的缺失”,这些国家的统治精英们正处于“不可救药的状况”。他们非但没有促进合作,而且选择了“掠夺性的方式”“玩垄断游戏”,以追求自私为目标,与“地缘政治对手”算账。)④

俄罗斯:反对西方者、支持中国者

The mainstream media narrative that the Covid-19 crisis will infect Sino-Russian relations reflects Western elites’ wishful thinking. In reality, Moscow-Beijing ties are likely to get even stronger.(西方主流媒体关于新冠肺炎危机将影响中俄关系的说法,反映了西方精英的一厢情愿。实际上,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可能会变得更加亲密。)

If Moscow has any questions to China about the origins of the coronavirus, it is choosing to discuss them in a confidential manner. The Kremlin has stood firmly behind Beijing, with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denouncing attempts to put the blame on China.(如果莫斯科方面对冠状病毒的起源有任何疑问,它将选择以严密的方式与中国进行讨论。克里姆林宫一直坚定地支持北京,总统普京谴责将责任推给中国的企图。)

The Moscow-Beijing axis will certainly survive the coronavirus test. If anything, the Russia-China entente is likely to get even stronger in the wake of Covid-19.(莫斯科—北京轴心线肯定能经受住冠状病毒的考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俄中关系可能在疫情之后变得更加紧密。)①

“今日俄罗斯”在此阶段的疫情报道中,多次指出美英等国家在应对疫情问题上的失败及战略性的失误,强调西方主要国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控冠状病毒的起源是“不可接受的”,构建了支持中国、批评西方国家的战略叙事。

(2)情节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引发了西方国家的不安与恐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将病毒传播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声称应当向中国“索取赔偿”。面对西方将“疫情政治化”的实际情况,“今日俄罗斯”多次援引中国官方声音,传达出中国政府积极配合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立场,并一再强调克里姆林宫支持中方的坚定态度。“今日俄罗斯”在该阶段的叙事,呈现了美英等西方主要国家“推卸责任”的负面形象,表达了中俄关系不受疫情影响的立场。

3.第三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2月)

进入8月之后,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且日趋加重。经济恢复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俄罗斯同样对此忧心忡忡,中国之于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在报道的第三阶段,growth(增长)、economy(经济)成为高频词汇。“今日俄罗斯”的报道重心持续向“经济”偏移,进一步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同时,以vaccine(疫苗)研发与合作为主的报道分量也在显著加重,见图4。

2020年8月,“今日俄罗斯”援引瑞士经济学家的观点,提出中国成为疫情后期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2020年8月17日,“今日俄罗斯”一篇有关《武汉泳池派对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COVID-19疫情》的报道,称“世界其他地区的疫情远未结束”,在Twitter的转发中引起各国网友热议。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与率先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这两个重要指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抗疫成功形象。这形成了“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第三阶段的叙事底色。

(1)行为体

中国:经济复苏者

多篇报道聚焦中国经济与增长,呈现了中国“经济复苏者”形象。

The country is expected to play the role of a “locomotive” for powering global recovery in the post-pandemic era.(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有望扮演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角色。)

China’s exports continue to defy expectations and to grow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global trade, thus gaining global market share. (中國的出口持续出乎预期,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贸易,从而获得了全球市场的份额。)①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i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only one among its major peers to secure growth this year.(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将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在今年实现增长的国家。)②

这一时期,“今日俄罗斯”在报道中国涉华疫情方面,重点着墨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表现优异的“经济势头”,以及中国与阿联酋、巴西等国家在新冠疫苗方面的合作进度。与此同时,“今日俄罗斯”主要呈现出的西方国家形象为疫情管控失败、国内社会动荡、经济形势恶化等方面。

西方主要国家:经济衰退者

Whether the West likes it or not, there is evidence that China’s growing confidence is well-placed, and that the year 2020 will stand as a signific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Disapproval of Beijing matters little, because the economic current is rapidly turning in China’s favour. Its economy will grow by around two percent this year.(不管西方喜不喜欢,都有证据表明,中国日益增强的信心处于有利地位,2020年将成为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转折点。对北京的不满无关紧要,因为经济潮流正迅速转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2%左右。)

Foreign investment is continuing to pour into China at record levels, with the Financial Times reporting that this year investors have placed over $150 billion into Chinese-related funds, as it has been the only stable market in the world.(外国投资继续以创纪录的水平涌入中国,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今年投资者已向中国相关基金注资超过1500亿美元,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稳定的市场。)①

The global pandemic has been an explosive turning point which has decimated the economies of western countries whilst China itself has come out intact.(这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是一个爆炸性的转折点,它摧毁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而中国却毫发无损。)②

2020年下半年,多数西方国家在抗疫方面呈现疲态,且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也因疫情的应对不力而难以恢复。“今日俄罗斯”强调中国对内积极抗疫,对外积极促进贸易,提振全球经济。这一叙事框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感召力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今日俄罗斯”作为俄罗斯重要公共外交传播机构,多次为中国“说话”,讽刺西方国家及主流媒体,体现俄罗斯作为中国战略协作伙伴的立场。

俄罗斯:贸易合作者

The trade turnover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as been only slightly affected by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while global trade has been declining this year.(尽管今年全球贸易额一直在下降,但是中俄贸易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并不大。)①

China is interested in increasing imports of Russian products and wants mutual growth in trade and investment.(中国有意增加俄罗斯产品的进口,并希望贸易和投资的共同增长。)

Although the epidemic is currently affecting cooperation,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show significant growth, particular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虽然目前疫情影响到中俄合作,但两国贸易将出现显著增长,尤其是在下半年。)②

俄罗斯在这一阶段所传达的立场,是中俄贸易稳定的维护者。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与中俄贸易的如期进行,成为“今日俄罗斯”第三阶段涉华疫情报道的要点。

(2)情节

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倡议各国政府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全球性难题。2020年,疫情之下,中国实现了经济势头的反转,并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与俄罗斯通力合作。经此一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为牢固,战略价值更加突出。中国与俄罗斯作为国际秩序的守卫者,努力维护着地区安全与国际秩序不受破坏,符合俄罗斯追求“多极世界秩序”的外交观。

如上所述,“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经历了“卫生事件框架—政治化框架—贸易合作框架”的转变。从第一阶段的卫生事件框架开始,“今日俄罗斯”将中国发现新冠肺炎病例事件报道为区域性的卫生事件,报道了此时其他国家“置身事外”的态度。在第二阶段政治化框架中,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世界各国相继发展并呈现严重趋势,多国将抗疫不力表现为向中国“转嫁责任”,俄罗斯则表达与中国促进交流、共同抗疫的决心。在第三阶段,“今日俄罗斯”聚焦于国际经济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将成为全球2020年唯一一个经济呈正增长的主要国家”预测,刻画了中国经济“突出重围”的积极形象,并将其阐释为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前提。

(3)结局与解决方案

至此,“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已经与2019年末及2020年初时大相径庭。面对中国表现出的有效管理能力与经济恢复势头,俄罗斯承担着代表“伙伴力量”的角色,协助中国对抗西方“污名化”,维护欧亚地区和平稳定。特别是在西方不断将疫情转化为政治事件的背景下,“今日俄罗斯”叙事下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显关键;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继续支持中国,在经济贸易中持续加强与中国合作,成为整个战略叙事的“走向”。

四、总结与启示

(一)“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的话语转变

新冠肺炎疫情本质上属于“卫生事件”。由于存在“人传人”等现象,其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卫生议题层面:如加强卫生管理、普及疫苗接种、避免人群聚集与密切接触、注意饮食安全等。

事实上,“今日俄罗斯”在第一阶段的报道非常符合“卫生事件”的报道特征。然而,以美英澳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第二阶段”不断提出要求,扩展了疫情作为卫生事件的话题层面,将疫情议题“政治化”了。美国利用政府公共修辞和西方媒体的新闻修辞,将卫生问题扩大为政治热点议题。这一表现在2020年中期达到顶峰。

从“卫生问题”到“外交问题”,从“卫生事件”到“国际政治焦点”,政府与媒体的战略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为塑造中国积极大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正好契合俄罗斯建构的多极世界秩序叙事,对两国持续深入开展互惠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战略叙事在公共外交视角下的积极意义

分析以“今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西方主流媒体在国际报道中运用战略叙事进行的战略传播,可以给中国媒体在未来的国际报道和对外传播实践中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充分发挥媒体的“公共外交”作用,促进政府议程。“今日俄罗斯”在报道涉及国家重大利益与立场方针时,其新闻框架与价值立场,与俄罗斯政府主导的叙事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俄罗斯政府公共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今日俄罗斯”利用其强大传播能力与多渠道传播方式,为俄罗斯对外战略作舆论铺垫。

其二,增强议题管理能力,争取国际议题话语权。传统的“外宣”思维在形势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难以收获理想效果。国家的主要对外媒体应有规划地运用“议题管理”思维,影响受众对于具体议题的理解和认知。从“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可以看出,俄媒在涉华疫情报道的不同阶段,使用的叙事框架存在差别。它结合了议题管理的需要,为俄罗斯倡导的“多极世界秩序”及中俄外交关系作铺垫。一方面,俄罗斯不认同“美国优先”原则,多次在报道中驳斥美国将自身抗疫困境归咎于外部因素(此处是中国)的言行。另一方面,中国是俄罗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俄政治互信,贸易往来密切,正处于历史上关系最佳时期,俄罗斯需要与中国保持积极合作,在政治、贸易等多层面争取自身的国际话语空间。

其三,结合战略传播规划,创新国际叙事模式。“今日俄罗斯”涉华疫情报道的叙事策略,具有明确的国际戰略目标。在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目标地结合俄罗斯外交层面的战略需要,有规划地搭建框架,选用“修辞”,突显“情节”,潜移默化地通过叙事方式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与理解。

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的结合,有助于理解国际事务中的动态。国家的总体性发展战略,最终需要落实到传播过程的具体技巧之上。媒体公共外交可以通过鼓励与影响舆论的方式,来塑造国际公共讨论环境。这是我们看到的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合作的最肥沃的土壤。

(责任编辑:周亭)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科技社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国外经验、启示及借鉴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公证服务的思考
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相结合的机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