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意大利做好中国脱贫攻坚主题的本土化传播

2021-02-21刘湃

国际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土化意大利攻坚

刘湃

【内容摘要】为进一步向意大利受众全面介绍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澄清意大利部分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误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意大利语部与意大利本土化制作团队,制作新闻访谈片《2021,消除贫困》,在意大利本土取得积极传播成效,在准确把握对象国舆情、采访对象国意见领袖、尊重对象國传播规律等方面得到有益启示。

【关 键 词】意大利;脱贫攻坚;国际传播;本土化传播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①

中国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发了意大利主流媒体的关注。为了向意大利受众进一步全面介绍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澄清意大利部分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误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意大利语部与意大利本土化制作团队,制作推出了符合意大利主流新闻产品特点的融媒体新闻访谈片《2021,消除贫困》①,节目在多家意大利主流媒体合作播出,达到了以本土化媒体产品为载体,在意大利媒体平台分享中国脱贫经验的目的。

七国集团(G7)中,意大利的对华舆论环境相对较好,要在该国做好脱贫攻坚这个既具中国特色、又具全球分享价值的主题报道,虽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行;《2021,消除贫困》的成功落地,则为该主题在意大利区域化、分众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有益经验。本文将这部新闻访谈片的制作经验进行分享,希望能够激发业界同仁针对向西方国家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意大利国内对华舆情分析

七国集团中,意大利对华舆情较为特殊,这是与七国集团中的其他六位成员——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相比而言。美国主流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针对发达国家对华友好态度的最新民调结果②显示,与美国(22%)、英国(22%)、加拿大(23%)、德国(25%)、法国(26%)、日本(9%)相比,意大利受访民众的友华比例为38%,明显高于其他六国,成为七国集团中最“友华”的国家。

同期,意大利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智库机构——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③发布的类似主题民调④显示,意大利民众的友华比例为36%,进一步证实了意大利国内整体舆论相对友华的氛围。同时,该报告分析了友华民众的取向原因:首先,出口是意大利的经济命脉,意大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重视中国市场机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意大利带来了商机;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意大利暴发之后,中国持续为意大利提供各方面援助,两国共同抗疫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此外,该报告还对友华民众之外的64%民众进行了深层次调研。结果显示,在这64%的民众中,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民众只占27%,余下的37%是对中国持中立态度的“摇摆”阵营。对于国际传播工作来讲,这一部分比例可观的民众是可争取对象,可以通过舆论的有效引导,使其进入知华、友华的朋友圈。

相比之下,需要我们警觉的是认为“中国是威胁”的27%的民众比例,2018年这一比例仅为6%,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不降反升。由于近60%的意大利民众认为中国在2020年的全球影响力比上一年进一步增强,报告解读称意大利民众对中国崛起有一定惧怕心理。

综合来看意大利的舆论大环境,一方面显示我们对意大利进行主线类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本土舆论气氛相对宽松有利;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部分意大利民众因误解而对中国所抱有的惧怕心理,要讲究传播的策略和艺术,避免“说教式”报道可能产生的舆论副作用。

二、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的对意传播策略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脱贫攻坚给予持续关注。2016年,《晚邮报》①驻华记者圭多·桑特维基(Guido Santevecchi)曾撰文对中国脱贫攻坚的投入规模予以关注。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报道频密。例如,《晚邮报》报道了中国民营企业对贫困山区教育的投入;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公司② 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重大成就之一;《每日事实报》③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2月3日召开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会上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意大利主流媒体给予密切关注与报道。例如,《新闻报》④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进程进行了回顾;《晚邮报》与《共和国报》⑤的报道则将脱贫攻坚战胜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相结合;意大利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聚焦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巨大投入。不难看出,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的整体报道以积极评价为主,关注点集中在投入规模、脱贫攻坚对建党百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等方面。然而,在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的同时,意大利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也掺杂着一些误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第一,贫困标准的制定,《晚邮报》《新闻报》《每日事实报》与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的报道中均提到中国政府所制定的贫困标准如人均最低收入要低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贫困标准;第二,贫困地区劳动力进城务工后所带来的留守子女抚养问题。

综合来看,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报道基调与意大利整体的对华舆情是大致吻合的,即整体呈现积极态势但存在对个别问题的误解。我们认为,要做好中国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在意大利的传播,从传播内容上看,一方面要在整体积极的舆论形势下顺势而为,进一步全面、客观、深入地将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介绍给受众;另一方面还要就意大利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的上述误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与澄清。从传播方式上看,不宜直接将国内有关脱贫攻坚主题的融媒体产品直接译成意大利语向意大利主流媒体进行推广。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意大利主流媒体与中国媒体进行政治类主题产品合作传播并不现实。国内脱贫攻坚主题的融媒体产品虽然丰富,但是因传播话语体系的不同,照搬译成意大利语难免水土不服,构成无效传播。

因此,借意大利本国意见领袖之口,为意大利受众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再配以本土化的包装制作,将本土化形态的媒体产品推介给意大利主流媒体,就成为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总台意大利语部的本土化制作团队,成为这一任务的执行者。

三、《2021,消除贫困》新闻访谈片的本土化制作

总台意大利语部的本土化制作团队专注于制作含有中国元素的意大利本土化融媒体产品,以实现好感传播。本次脱贫攻坚主题报道,我们充分发挥本土化团队制作优势,依据上述传播策略,决定将产品形态确定为专访三名不同领域的意大利意见领袖,将采访以新闻逻辑串联成一期时长10—15分钟意大利本土风格的访谈片。

三位受访嘉宾的选择是本片成败的关键。考虑到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的报道情况,三位嘉宾需要具备两个特征:首先,对中国国情应有深入的了解,能够且愿意客观、全面、深入地解读中国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其次,在意大利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自己的领域中能够称得上意见领袖,从而具备影响意大利主流舆论的能力。最终,我们选择了三位智库学者型专家。第一位是罗马大学罗马法名誉教授桑德罗·斯奇巴尼(Sandro Schipani)。罗马法是意大利现代民法的根基所在,而斯奇巴尼是意大利罗马法学界的泰斗级学术领袖,且在20世纪90年代就作为牵头人,开启了中国与意大利在民法法典化领域长达近30年的学术交流合作,①对中国民生领域的立法如数家珍。第二位是意大利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罗梅欧·奥尔兰迪(Romeo Orlandi)。作为汉学家,奥尔兰迪在意大利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经济与历史的著作② ,可作为中国脱贫攻坚历史进程的讲述人。第三位是意大利联合校园大学校长卡洛·阿尔贝托·朱斯蒂(Carlo Alberto Giusti)。朱斯蒂教授精通国际商法与国际关系,对中国的国际关系有着深刻认知与独到见解,③是解读中国脱贫经验国际推广方面的理想分析师。

我们认为,应结合意大利的主流舆情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对于中国脱贫投入规模话题,意大利主流媒體是给予积极评价的,而我们的受访嘉宾对数字背后的中国国情、脱贫历史和法制建设等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例如,汉学家奥尔兰迪从历史的角度谈到:“贫穷意味着难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包括食物、衣服和住房。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第二常见的问候语(除了‘你好’之外)是‘你吃了吗?’对于曾经的中国人,获得食物的权利是最主要的人权。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的中国人曾多年在饥荒中挣扎,人们缺少食物和基本的生活条件,遑论受教育的权利,当时90%的中国农村妇女目不识丁。通过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中国实现了摆脱贫困的目标:砖房替代了土房,汽车和卡车替代了驴车,自来水替代了从溪河中取水。中国在几十年内解决了庞大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法学家斯奇巴尼则从立法方面阐述了中国编纂并颁布《民法典》对脱贫的意义,“今年年初,中国开始施行《民法典》。《民法典》是平等的基本工具,旨在保护弱者。中国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然而,市场本身是有规则的,它讲究优胜劣汰;而社会则需要同胞之间的团结,倾向于以平等为基础,(与市场)有冲突。《民法典》便是以协调(市场和社会)二者为目的的一种工具。《民法典》第二条指出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但更有趣也更重要的是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认为它很重要,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对消除贫困有积极的意义。”

针对意大利主流媒体对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贫困标准有差别的误解,受访嘉宾从中国国情出发对这一质疑给予了回应。如斯奇巴尼表示:“贫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绝对贫困,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物资;另一个层次是相对贫困,这涉及社会的公平,它也会给人带来巨大伤害,并影响人们的尊严。”奥尔兰迪表示:“当我们谈论‘更好的生活条件’时,一切似乎都是相对的,但是却存在一些绝对的标准,比如建立家庭的可能性,有工作、有住房、受教育、负担旅行和购买消费品的可能性。在那些近年来才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落后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迈向生活全面改善的第一步,是迈向下一个胜利的跳板。如今,中国的年轻人可以尽情期待物质改善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回应意大利媒体所质疑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进城务工后带来的“留守子女”抚养问题时,奥尔兰迪介绍了中国的城镇化政策,这一政策之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实现了就近务工,兼顾了家庭与子女。“中国政府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成功运用了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并使其更加适用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具体措施是推动生产,创造财富,按劳分配,同时通过政策的调控,带动数亿人实现城镇化,从农村到城镇,不会有人掉队。新的就业机会和人力资源的流动使得工厂、建筑工地充满了活力。”

在这个访谈节目中,我们没有频繁地使用“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化词语,而是将这些概念融入本土话语体系,用意大利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读这些重要概念在实践中的内涵。例如,在谈到中国脱贫经验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意义时,朱斯蒂校长表示:“能够在西方世界复制这种脱贫模式吗?在我看来,更确切的说法是——可能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复制吗?包括意大利。我的回答是绝对可以!对于那些也想在自己的国家进行一场伟大变革的人们来说,中国是一个很特别的观察对象,消除绝对贫困是第一步。”

采访之外,本土化制作团队注重对标意大利融媒体访谈片的制作风格:拍摄时采用本地惯用的双机位拍摄方式;在后期制作中呈现意大利网络流媒体视频产品常见的快节奏、空镜头快闪的流行剪辑风格。为丰富画面,片中同时穿插总台纪录片《摆脱贫困》的部分画面作为逻辑补充。至此,一部为意大利受众量身打造的、可供新媒体平台与传统电视端播出的融媒体产品完成了。

制作出本土化媒体产品只是第一步,能否被意大利主流媒体接受、合作落地播出,能否得到本土受众的认可,才是判定传播效果的准绳。《2021,消除贫困》新闻访谈片首先在意大利国家级通讯社Primapress的YouTube官方账号①、意大利独立用户数量排名第一的财经网站Money.it②、《米兰财经报》③ 官方网站、意大利主流综合类报刊《日报》官方网站④等新媒体平台成功落地,随后又在意大利主流环境类电视台Teleambiente⑤播出,实现了“先网后台”的立体式传播。

四、经验与启示

《2021,消除贫困》新闻访谈片的成功,为我们对意大利传播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经验与启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把握对象国相关舆情。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先要搞清对象国主流媒体对相关主线选题的总体报道情况,归纳关注点,搞清楚哪些点被对象国舆情客观公正地报道,哪些点是被对象国媒体误解、曲解的误区,然后针对舆情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针对已经被客观公正报道的点,我们可以顺势而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解读;针对那些报道误区,则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忽略对象国舆情与西方媒体话语体系特征,只是单纯地将内宣的主题报道原封不动地进行译制传播,在西方舆论环境中不但难有成效,还往往会适得其反,被西方媒体扣上“宣传”的帽子。

第二,本土意见领袖往往会带来积极的传播效果。《2021,消除贫困》新闻访谈片的案例已经证明,在脱贫攻坚主题的国际传播方面,意大利本国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才是最佳发言人,他们一方面对中国有着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又在相关领域可以引导本国主流舆论。

第三,在本土化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在不违背选题原则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尊重本土化团队的制作风格与工作方式,制作符合传播规律和对象国受众消费习惯的本土 化产品。例如,在人物专访时中意两国的拍摄角度就有不同的讲究。在意大利媒体的视频采访中,受访嘉宾往往正视摄像机镜头讲述,而我们国内则是嘉宾面向主持人或记者,其视线与摄像机镜头呈现一定夹角。本土化团队采用“直视”的拍摄方式,以国内的行业标准看,可能会被当作构图“硬伤”,但在意大利就“没毛病”。考虑到本土化产品的受众是意大利人,我们在具体操作中放手让本土制作人员发挥所长,使本土化的风格也得以呈现。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本土化意大利攻坚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攻坚脱贫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意大利
前人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