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线式”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实践探索

2021-02-14赵琦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赵琦

摘  要:“双线式”教学模式是以网络教育平台为支撑,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实现多个层面改革,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文章通过相关研究综述,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现行课程模式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双线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此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为提升教学模式应用实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线上+线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7-0055-0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动态性、实践性、创新性特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既需要培养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又需要具备良好的作品鉴赏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双线式”教学是“线上+线上”深度结合,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双线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教学模式改革一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2014年之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发展特征及线上教学平台完善有直接关系。2009年,袁恩培等探讨了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发展的关系,可以被认为是线上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尝试。2016年,席丽博在其研究中,基于MOOC平台,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形式,较为深入地研究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形式。2017年,韩翠霞等探讨了微课导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以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模式革新目标,但是没有能够深入研究微课导学的应用形式。2020年,张子俨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至此初步形成了系统性的教学方案。但是就整体上而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双线式”教学模式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范式,还没有能够将“双线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特征

(一)动态性特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指在各类商业活动中,以视觉形象设计和传达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设计活动开展在企业、商品和消费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沟通作用。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宣传与产品性能关系认知理解的逐渐变化,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从这方面来看,教学活动开展是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也应当随之发生对应的变化。

(二)实践性特征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更侧重于交互设计,既需要注重设计对象的交互体验和交互感受,又需要體现出作品的视觉美学特征,这些功能的体现,是建立在多层次、全方位实践训练基础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深度结合,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学生创作能力,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2]。在当前多数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活动中,“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较为明显,实践性特征依然没有较好地体现出来。

(三)创新性特征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每一件作品都是设计者和设计团队不断创新的结果,在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审美价值之间取得平衡,在充分展现设计方案内在经济价值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出独特的创意观点,达到更好的视觉传达效果,是作品设计应当注重的基本要点。对于相关专业教学活动而言,如何实现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设计思维创新、设计理念创新,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风格,是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把握的重点。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当前多数高校视觉设计课程体系设置都是依照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种类进行划分,理论课程分为理论教学课程、通识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基于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现状,欠缺之处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专业类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不足,在学习顺序安排上不够科学;二是通识类课程开设重视不足,对学生文化底蕴培养明显不足;三是数字化资源类课程占比较低,甚至多数教学资源都分散于其他课程中,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课程体系的滞后,导致教学活动组织在整体上较为滞后,对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培养支撑明显不足。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

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对设计的具体要求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课程教学的动态化特征,也使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在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其具备信息时代背景各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具备敏锐的时代判断力、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和提升能力。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在相关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直接与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相关联,自身定位不够清晰,因此不仅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偏差,还造成教学模式固化,无法适应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三)实践训练较为缺失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学生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充分结合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平面设计能力、空间想象力、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虽然也明确了实验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实践教学内容,但是受到教学硬件及平台建设方面的影响,多数高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在实践训练方面较为缺失。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仅在企业合作层面的实践训练较为缺失,在校内线下实践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实践训练的缺失,使企业不愿意在校内学习阶段与学校进行合作培养,而在就业阶段,企业方面又要求学生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造成学生适应行业发展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新时期行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四)教学方法应用较为单一

教学方法应用是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环节,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必然是以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只能被动接受,并且学生个体之间所学习的内容趋于同质化,所形成的设计思维也缺乏细节层面的创意。在部分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中,虽然也尝试将网络教学平台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是将部分课下教学内容转移至线上环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线上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線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要求。

(五)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

现代教学模式改革,都对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提出明确要求,也是改革成效能够切实体现的重要基础,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学习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还要能够真正提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对学习重点进行调整,并构建起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形成较为独特的设计风格。但是当前教学模式中,对学生主体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还明显不足[3]。即便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只是在形式上的改变,线下教学只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压缩,线上教学则完全交给学生,缺乏应有的指导和考核,使得学生缺乏系统性学习思维培养,对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四、“双线式”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在长春建筑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及学生学情分析,加大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设置数量,深入分析各个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在一年级增加学生理论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学习力度,完善学生的学习力度,更为深入地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并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线上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思想认识基础。在二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强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占比,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课程学习顺序,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并掌握线上自主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在第四学年则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为就业和创业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社会需求导向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为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的各个层面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在经济活动开展中起到更好的媒介作用,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应当转换基本导向,强化社会需求的导向指引。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当强化市场层面的调研力度,明确相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多元需求,还可以在调研过程中,利用视频技术采集相关的设计工作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技术处理,上传至线上学习平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还能够使学生对社会需求产生更加直观的认知,提升学习积极性。在线下教学环节,则更加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利用小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训练平台

针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学生实践训练较为欠缺的现状,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从如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在师生两个层面,都应当强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在完善线上教学体系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在线下教学活动中的占比。二是要结合实际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实践教学与小组教学模式改革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适应当前行业协同创作形式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提升[4]。三是要完善与企业层面的合作机制,在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避免企业由于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造成的合作积极性缺失,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践平台。

(四)强化线上线下教学结合

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双线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是将教学体系进行线上线下进行两个层面的分解,而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学机制的革新,也就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应用。因此教师在构建“双线式”教学体系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充实线上教学内容,并利用线上平台的优势,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动态,并以此为基础,对线下学习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才能够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5]。

(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双线式”教学模式能够深层次应用的重要基础。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将自身教学地位从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强化引导性教学的认知和应用。其次是要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愿意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再次是要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产生正确认知,通过自我调整,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潘珍珍. 双创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4):49-51.

[2] 江卉. 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0):84-87+96.

[3] 张茹.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2):130-131.

[4] 张子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探究[J]. 艺术教育,2020(10):170-173.

[5] 张婷.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及与新媒体的结合[J]. 福建茶叶,2019,41(09):79.

(荐稿人:张春丽,长春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非法集资已进入“线上”时代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