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2021-01-21王薇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摸球七巧板课件

王薇

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效地构建了自主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

一、问题导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数学问题作为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动力。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在导入环节,要利用好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摸球游戏”一课时,可以如下导入。

师: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今天,兔子跟乌龟又要比赛了。如果请你来当裁判员,你能利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中的一个词来预测一下谁能赢吗?为什么?

师:(揭示课题)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结局存在多种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摸球游戏,(板书课题)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摸球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知道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作出定性描述和进行交流。实际上,其导入情境的趣味性并不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增加“龟兔赛跑”这个童话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当裁判预测谁能赢,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童话中也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调动了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注重了情感的体验。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抽象复杂的问题是缺乏兴趣的,更偏重于带有实物或模型的形象思维。因此,导入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感知能力。

如在教学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一课时,可以如下导入。

师:(借助七巧板实物导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七巧板。

师:喜欢吗?玩过吗?一副七巧板有几块?

生:7块。

师:看,它的好朋友都来了。(课件出示多组七巧板)

师:猜一猜,这么多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

师:(课件出示)一副七巧板有7块,2副有14块,3副有21块……(请学生逐一填到表格中)

教材中创设的是“一共有多少天”的情境,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一个星期有7天,用加法推算出2个、3个……9个星期有多少天,填写表格,为编制7的乘法口诀做准备。这样的导入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和抽象。教学时,我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七巧板这一实物,通过估算和计算多套七巧板的块数来完成表格,更加形象、具体,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动手实践,体验自主学习乐趣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是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操作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自主学会数学知识。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如在教学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跷跷板”中的“比较轻重”一课中,有“比较皮球和铅球谁重”这一环节,我班很多学生没见过铅球,无法理解空心和实心的内涵。很多学生认为,外形大的就重, 外形小的就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利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实际称一称。通过称量,学生发现,铅球比皮球重。这样,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轻”,在自主操作中积累了学习经验,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关实际感知的问题更需要动手实践操作来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如学习“测量”这一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动手量一量,比一比,他们会对抽象的长度概念产生充分的感知。再如学习“厘米”这一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每人准备一根1厘米长的牙签,让他们把牙签放在食指和拇指之间,然后把牙签抽出来,这样就能直观感受到1厘米的长度。在教学“1米有多长”时,教师可以在墙上画出1米的高度,让学生站到那里比一比,看看1米的高度是从脚底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再准备若干1米长的线绳,让学生用两手拿着线绳两端拉直,这样也能充分感知1米的长度。

三、合作学习,促進自主学习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做好组织工作是重要的前提。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每4~6人分为一组,每个小组内各具特点的学生均衡分配,组长负责分工,发言时要按一定的顺序。组内合作学习时,应明确提出学习的内容、目标以及完成学习的方法等。

如在教学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摸球游戏”一课时,新授课环节,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做出定性判断,然后进行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1)每5人为一组,一个人管理球袋,两个人轮流进行摸球,一个人监督,组长负责记录摸球结果。

(2)每次摸一个球,摸球时袋口收紧,不能让同学看到,组长做好记录。摸完球放回袋子,继续摇动球袋,摸下一次球。每组20次。

(3)记录时白球用“√”表示,黄球用“×”表示。

(4)摸球结束之后,组长要填写好摸球游戏记录单,组员一同分析和推算。选派一名组员汇报结果。

师生配合演示摸球过程,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摸球游戏。小组合作,反馈互动。

第一层:随机性。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为什么同样的游戏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讨论解决办法。(汇总数据。实验次数越多,规律越明显,推测的结果越准确)

第二层:规律性。每组组长汇报,教师在课件上输入试验数据。通过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果然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白球多,黄球少”的规律性越来越明显,推测的准确度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呈现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分工合理,组员操作、记录、讨论、交流、汇报有秩序,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互帮互学,提高了自主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索;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引导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课堂。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摸球七巧板课件
从摸球试验例谈古典概型复习课中例题的选取
七巧板之乐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游戏中的概率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炫彩七巧板
东方魔板:七巧板
在游戏中感受可能性
NO.1 七巧板
“摸球”探究活动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