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分析

2021-01-17刘伟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小学数学

刘伟平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思维拓展的有效形式。在具体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实践活动主题,通过问题引导及鼓励学生参与,帮助学生累积学习及生活经验,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文章主要指出当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生活化、创造性的特点,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数学模式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育部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遵循“先学后教”及“学生主体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积极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发挥引导、组织、参与及引领的作用。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分配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继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

目前,各地小学在针对数学科目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当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还要格外重视学生在课上的实践情况。只有秉承这样的教学形式,才能促使本班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清晰的理解。尤其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更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手及动脑能力进行大力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消化、理解一些抽象化的知识。

(二)生活化

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其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基本运算及几何图形等,并且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图形及运算的法则。因此,综合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运用生活的视角来看待数学知识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借助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创造性

在小学阶段开设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其落脚点要放在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上,这也正是现代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数学知识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氛围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时期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一)构建情境化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研发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气氛中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因此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综合实践课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愉悦气氛的感染下,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提高实际听课效率。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针对所学习的内容,在接下来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上设定有关活动主题。如《小超市大购物》,教师要为实践准备好多样式的道具,如杯子、本子、铅笔、文具盒、小香皂等等,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小超市,进行场景还原,此过程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将每一个带来的商品都标上价格,派选出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将其他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扮演顾客。之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标有不同面值的卡片,进入到实践活动情境教学当中。为了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的趣味性及真实性,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优惠活动,如文具盒每个10元,买两个优惠5元;本子标价为15元,买两本赠一本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看看哪一种更优惠。学生在买卖过程中,会计算物品与实际手中货币的价格,从而增强学生实际运算的能力,巩固实际所学知识,达到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贴近生活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而数学学习中可能会涉及很多数字及抽象化的知识,进而导致学生对概念进行混淆、认识不清。因此在开展综合化的实践课程中,教师要充分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及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所学内容,巧妙地借用生活化的语言及常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背景下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学习有关认识数字时,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教学,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询问学生:“最喜欢10以内的哪个数字?为什么?”有学生回答:“喜欢3,因为我家有3个人。”“喜欢6,因为我在6班。”通过这样采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从而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将数学知识转换成生活化的内容,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又如在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平日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物品为例子。如教师可以用课桌为例子,已知课桌长为80cm,宽为70cm,让学生计算出这张桌子的面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这个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游戏化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因此游戏等一些有趣的活动都能激发其浓厚的兴趣。而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灌输性的方式进行实际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天性,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及抵触情绪,失去数学学习的欲望。针对这一现象,在开展实际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遵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分数相关知识时,可以将实践课程主题设定为《游戏的公平性》。教师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准备一个不透明的袋子,放入10个白色的球、4个红色的球和3个黄色的球。在实践课堂上,教师明确游戏规则:让学生自由组合,每组限2人,并有2次机会,摸到黄色球的记3分,摸到红色球的记2分,最后统计出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借此机会向学生渗透分数的内涵,并让学生自己合计出手中所摸到的球占总数的多少,以此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知识概念。通过游戏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更对其日后的数学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打造出高效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四)开创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课程内容的讲解中不断深入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能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促使学生有效理解所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由于小学生受到主观性的影响较大,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将数学思维作为实际培养目标,为学生开创一个良好的动手实践及思考问题的环境。例如:在学习《三角性的稳定性》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实践课上为学生准备一些小木板,并组织学生动手完成三角形搭建任务。其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搭建正方形、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各类图形,在搭建的过程中让学生将此图形与三角形进行比较,观察其结构特点,并引导学生对所搭建的图形进行拉拽,查看其是否具有稳定性特征。学生在动手搭建及实际拉拽中自行体会到長方形或是正方形都不具备稳定性特征,只有三角形符合稳定性原理。学生在实践操作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促使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出现的三角形物品中存有的固定特点。

综上所述,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该在课前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选择实践活动材料,促使学生的实践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关联。同时,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安长丽.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4(15).

[2]吴劲松.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教育,2015(48).

[3]韩联君.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0).

[4]任国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模式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6(07).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探讨
试析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自主研究
浅谈综合实践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暑假综合实践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