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有效开展的支持策略

2021-01-17黄小燕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表演游戏有效开展

黄小燕

摘 要:在表演游戏中,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现实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映在游戏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幼儿可自主结伴选择表演内容和道具开展表演活动,游戏内容多以绘本拓展游戏为主,也有自主改编的简短绘本故事表演以及杂艺表演等。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表演更精彩。

关键词:表演游戏;有效开展;支持策略;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幼儿偏爱的一种游戏方式,他们会将生活中接触过的事物潜移默化地投射到表演的行为表现中。中大班的幼儿喜欢表现自己,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和模仿意愿,教师适时鼓励他们自主思考,有利于开发幼儿想象力。对于如何开展幼儿的表演游戏,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一、多方位、全方面为幼儿表演游戏提供支撑

在表演游戏中,材料、道具和表演者的生活经验都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制作道具这一环节,在道具的辅助下,表演游戏会更精彩,也会使表演效果更佳。教师可以逐渐将准备道具的自主权交给中班及以上的幼儿,让他们享受制作道具或者配饰的过程,教师也可利用这个环节发现并把握教育契机,多方位、全方面为幼儿表演游戏提供支撑。

(一)多元化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主创设

如果没有材料,表演游戏就难以进行下去,但材料并不是准备得越多就越好,能满足表演需要的才最佳。对于中大班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为其提供方便组装和替换的材料,让幼儿自行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搭配。还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收集废弃的易拉罐、纸皮等环保材料,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

小型的道具材料可以由幼儿独立完成,大型一点的道具材料制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此时可以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制作,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

(二)多种形式拓展幼儿的表演内容

中班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游戏的锻炼,对表演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幼儿在表演时,经常会因为缺乏经验而不能长时间地投入表演,并且幼儿对单调枯燥的表演形式缺乏兴趣。

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商讨表演形式,多种形式拓展幼儿的表演内容。大部分幼儿会根据绘本故事的内容延伸出唱歌、跳舞、动物模仿秀等表演,进行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当讨论到如何进行具体演出时,幼儿们就面面相觑。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搜集部分适合幼儿欣赏的表演素材,和他们一同观看,交流意见和想法,让幼儿了解各式各样的表演形式应该怎样呈现。

(三)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部分幼儿经常都只选择同一种表演方式,甚至内容也一模一样。这可能是由于幼儿性格使然,缺乏选择其他表演形式的勇气,也可能是由于表演经验的缺乏,不敢尝试新方式。

这时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发现适合幼儿的表演方式,有针对性地邀请他们进行不同的表演或邀请幼儿模仿别人的表演。教师要对勇于改变自己的幼儿给予奖励。对依旧不敢改变的幼儿,教师要适时引导,可邀请表现优秀的幼儿带领他们,也可以让其作为演员的一份子参与到其他幼儿的表演中,减轻处于舒适区幼儿的心理负担。

二、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支持幼儿自主快乐游戏

(一)幼儿自主选择故事绘本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幼儿更喜欢有很多不同角色并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而非大段对白来表现的故事。例如,在《南瓜的旅行》故事绘本中,有鼹鼠、松鼠、老鼠等角色,台词也比较简单,幼儿对此类故事绘本的兴趣度较浓。

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让幼儿先跟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绘本,并记录下幼儿提出的故事绘本的名字,让他们投票决定,由票数高到低的顺序往下演,同时帮助幼儿将一些台词过多的故事绘本进行删减,翻译成他们能理解的对白,然后开始着手准备表演的事宜。

(二)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角色,适时引导和帮助

进入中班第二个学期,幼儿的自主性增强,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很强的偏好性。例如帅气的王子、漂亮的公主等主要角色变得非常抢手,而凶恶的大灰狼、狡猾的狐狸等反面角色,幼儿都不太愿意扮演。这时,教师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这些角色的有趣之处,要鼓励幼儿勇于挑战困难,表演后还要及时肯定和赞赏。

支持幼儿有效地开展表演游戏,教师还要学会做一位旁观者。有一次,在表演《小蜜蜂造房子》这个故事时,舞台上竟然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角色,两名幼儿像照镜子一样的表演反而引起观众们的好奇,演出很顺利,广受好评,幼儿也表演得开心。其实,在幼儿的世界里并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合理”,他们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选择最适合的他们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师有时并不需要那么“勤奋”,只需要适时给予幼儿帮助和鼓励。

三、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欣赏幼儿自主表演

(一)鼓励幼儿自主改编故事情节

既然已经把选择故事的主动权交给幼儿,那改编权也应该一同交给他们,因为教师不可能一直带着他们前进,幼儿要学会自主成长。其实幼儿有自己的学习模式,如果教师引导幼儿对改编故事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开始自主探索。教师不要教他们怎样表演,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想表演什么,该怎样表演。

例如,有一次在组织计划如何表演故事绘本《三只小猫》时,幼儿认为三只小猫变成小黑猫、又变成三只小白猫的这个情节不好玩,七嘴八舌地討论了一番,决定加入类似“小蜘蛛看见三只小猫变成小黑猫和小白猫,吓得撒腿就跑”等动作、表情,这是原本的故事中没有的情节。“演而优则导”,幼儿经过以往积累的表演经验,自发地加入自己的意识,让故事符合他们的想法,这就是幼儿改编故事的能力。

(二)欣赏幼儿自主创编表演动作

在一开始接触表演时,教师需要指导没有经验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习惯了这种模式后,教师往往在应该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不自觉地就对幼儿做出指令。

教师应该学会放手,幼儿虽小,能力却出乎大人意料,不妨让他们自己先试试,看看效果如何。教师不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幼儿的作品,虽然它是粗糙、不完美的,但那是幼儿进步的基石,教师应该从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好的地方做出肯定和赞扬,并提出需要更改的地方,鼓励他们不断改进,打造更优秀的作品。

(三)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游戏更自主

针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去安排分配和解决,而是引导幼儿进行群体内讨论,给予幼儿自主发挥的空间。如:演员过多可以用剪刀石头布、轮流表演来解决,工作人员过多导致现场秩序混乱,则可以新增加一个场务管理员来维持秩序等。教师在旁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作为他们“约定俗成”的规则。表演安排因此确定下来,幼儿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效开展是需要教师有效支持的。在创作表演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大可放手,让幼儿自己尝试新的道路。只要离手不离眼,适时施以援手,保证安全问题即可。在自由的创作空间中,幼儿无拘无束地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会更喜欢表演,自然也会更积极地参与表演游戏,这些综合作用下,幼儿的表演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美]安·巴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M].王连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系东莞市教育科研课题《表演游戏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mskt201911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表演游戏有效开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初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研究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
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
政策性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支持船舶工业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