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020-11-13鲜忠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鲜忠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计算能力及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提升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49

在全新的素質教育教学理念下,学校教育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数学教学的手段也不再停留在过去单一的传播数学知识这样简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备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综合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作为数学课堂中的主导,多是采用讲授式的方法将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并传递给学生,学生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很难实现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严重,而教师也很难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提供教学指导,因而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估。随着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正在向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如能将多种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中,以创新的思维对待当前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这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策略

1.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

素质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尊重教育的差异性,将学生能力的提升及综合素养的形成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应当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数学思维与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转变思路,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改变过去固有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的深耕与思维的开拓,通过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习效果的转化,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与能力。

2.以数学基础知识的扎实教学为基础

数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建立在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上,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和转化。理论知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就像是建筑的地基,只有打好地基,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进行趣味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通过对数学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思考,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3.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为出发点

每个学生基于自身性格特点、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不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思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采用一锅端的教学方法,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效果实践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出发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针对性的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尊重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达,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从而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数学教学真正落地。

4.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情景教学、问题式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视频、动画、图片、故事等方法,结合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趣味性的学习模式,将教材中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多种思路与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创新和开阔的眼界看待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导,形成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照.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J].学周刊,2018(3):67-68.

[2]杨秀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05.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居集初级中学731704)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