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2020-11-04孙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6期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基础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产业升级,传统的三大产业向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与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之路,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由人才驱动,服务于人。人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供给的主阵地,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育人机制,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必然,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的高等教育,其自身发展受到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双重影响,教育规模、外延迅速扩大而内涵式发展滞后的现象却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不足。高等教育只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探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途径,有效破解制约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瓶颈,构建高效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才需求的改变

基于人本型结构论,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在于人才。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由过去的物本型结构转化为现在的人本型结构,人本型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经济发展可能过多的追求物的生产与积累,但在物质生产基本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情况下,现在的生产活动更多的满足人的自我体验。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一)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人才需求侧分析

在生产活动中,由物本型结构向人本型结构的转化,首当其冲的是人的观念由物本向人本转化,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观念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主要表现是无效供给过度引发的“就业难”和有效供给不足引发的“用工荒”。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更高,用人单位不仅考察人才能力与工作岗位的适配度,还关注人力成本高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业就够的升级,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各类新兴产业的出现,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市场需要的专业,才能有效进行人才供给。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提高的现状,改变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作为人才培养方向,而是应当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转变。

(二)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人才供给侧分析。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获得人才资源,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作为人才供给侧的关键,要努力回归到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上。高等教育受中国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和美国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影响,同时又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集散地,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和需求。[2]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多存在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不了解等现象,不能很好的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供给侧的优劣,高校专业的设置应当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不能紧密依据产业需要及时设置专业,致使有的产业人才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培养,而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又出现供给过剩,不能就业等现象。

(三)基于人才培养过程分析参与要素

人才的成长成才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必须要对人才培养要素进行分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政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宏观调控与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政府通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为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搭桥铺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扶持;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人才的主要需求方,不断加强职业培训,以提高竞争力是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主体,对于人才的培养、培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在适应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中,主要在人才的科学技术培训与支持方面提供支持。

人才需求侧、供给侧和培养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效的人才培养必然要将人才培养的各要素功能有效发挥,构建起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就是将人才培养的各要素有效结合起来,为人才的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

二、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人才供给侧改革必然引发育人机制变化,人才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地位大大提高,而单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成长的需要,将人才培养各要素有机结合,才能培養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产学研结合的驱动机制

制度协同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注重将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贯穿其中,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时代性,合理利用学术、行政资源进行人才培养,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积极寻求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与优势,为合作院校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等制度,以促进产学研有效落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高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政策调整,适当开展竞争等途径,推动高等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主体参与机制

主体协同方面,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不同主体间权力分配的合理化。高校作为科研与人才培养的主体,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积极谋求与企业的合作,寻求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构建高校的科研高地与人才高地,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内外动态协调,科学分配高校内部权力,有效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生产与人才引进的主体,积极为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向高校与政府提出用人需求和倾向;政府作为牵线搭桥媒介主体,积极搭建优势平台,为产学研协同机制构建提供良好环境。保证主体有效协同,还要有完善的保障机制与科学的评价机制,各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不仅靠驱动力,更要靠监督与制约。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保障机制

介体协同方面,高校要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的媒介,使政府与企业都可以参与到高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政府在思想政治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工作优势,企业在为人才实践、职业道德等方面具有特别的要求等,都需要高校积极地推进;政府与企业要为高校和学生提供科研经费、实习岗位和就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打造学生参与生产的实践基地,为产学研协同机制的发展提供有效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财政政策、投资、学术、人才和科技等资源配置的创新和决定性作用,从而使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学术资源和知识生产等要素自由合理流动,以矫正原有依靠政府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方式。

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需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充分协作,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型或创新型人才,但三者在社会责任、追求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高校和科研机构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如何有效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就需要统筹各方效益的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引导、协调等功能,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有效开展。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中各要素功能发挥

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致,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同样也是如此,现代教育的发展,将人的成长、成才主要放在了学校,而人真正参与社会经济之中,则要通过就业来实现,也就是说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的培养与使用进行了人为的分割,这是现代教育的内在不足。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对人掌握科学与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即现代教育人为的分割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要将育人环节完善,就必须要在育人过程中使人才在实践中真正地接触生产,完成由学生向经济参与者的过渡。

(一)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岗位

企业积极发挥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中的实践育人功能。参与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诉求,企业作为商业组织,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益的最大化,产学研协同实践育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最优途径。科研投入,成本巨大,收效甚微,对于一些企业科研投入就像鸡肋,科学研究跟不上就没有竞争力,大量投入科研,成本过高,风险过大,因此,企业将目光投向高校,不失为明智之举。高校有大量的基础科研成果,同时也承担培养行业人才的重任,与高校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成本;另外,高校培养的人才,对于相关科技的掌握,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是特有的资源,可成为独特的竞争力。产学研协同育人要求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企业需要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实习岗位,进行人员培训,支付适当的实习补贴,与高校共同监督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等。从短期看,这无疑会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企业运行效率,增加企业运营风险,违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使得企业缺乏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阻碍产学研协同育人进程的推进。但就长期而言,企业将获得更多的人才红利与技术红利,增加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更为突出。

(二)高校积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高校积极发挥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中的理论育人功能。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高校的根本职能是使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与经济社会、企业接轨,不被接受,就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意义,因此,高校必须与企业、经济社会实现有效衔接,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方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营造产学研协同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创新和生产活動中去,从而锻炼和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科研和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足够的水平,才能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高校师资队伍应多元化,教学、科研和实操能力应成为高校教师的必要技能,充分满足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中高校教学的要求。高校通过聘请专家参与教学指导,鼓励教师或学生走进企业参与生产活动,开展科技创新等,为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足够的支撑。

(三)科研机构为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科研积极发挥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中的科研育人功能。科技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科研转化的实际,是人才的转化,使掌握先进科技的人才真正走进生产一线,将先进的科研技术投入到商业化生产中。一方面,高校掌握先进的科学理念、科研技术和科研人才,但是大部分科研属于基础性研究,向商业化生产转化需要有效地过渡;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需要先进科技的融入,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将先进的科学理念、科研技术传授于学生,学生掌握后进入企业参与产品设计与生产,以此,推动科研转化的速度与成功率。

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多种育人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式人才培养等,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各要素的功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才,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其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但协同育人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全面的对协同育人机制进行监督、评估、调整,不断改进协同育人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人本型结构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2]丁金昌.高职院校要深化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7):22.

作者简介:

孙雨(1982—),男,吉林集安人,吉林建筑大学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产学研结合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式探究
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式探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安全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