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板书设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20-10-26朱平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板书设计板书

朱平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板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能够直观反映出文章的精髓和内涵,同时需要借助板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借此,本文通过对板书表现形式和设计规范要求的阐述,对板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其在课堂上的表现,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大量信息的输入难以理解和记忆,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的口述授课是难以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的,加入板书辅助教学,能够精炼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

1 板书的内容表现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系统性板书)和副板书(辅助性板书),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主板书一般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思路,一般教师都会将主板书放在黑板的中心或主要位置上,副板书环绕在周围,是对相对次要内容的总结或者对主要内容的补充。而在表现形式上,主要通过文字、圖画、表格和辅助线为主,通过板书的结构和书写形式,来向学生传达教学思路。

2 板书设计的规范要求

2.1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板书的内容是对教材课文的高度凝练和总结,而想要让学生通过板书清晰地了解文本内容就需要教师在板书的设计上能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最忌讳长篇累牍的文字叙述,会让学生难以领会其中的精要。好的板书设计重在简明扼要,需要逻辑清晰,让学生明白语文课文学习的思路和纲领。

2.2 大方美观,利于记忆

语文板书的第二个主要要求就是要大方美观,板书的核心思想在于视觉传达的效果,能够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很多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够通过其条理性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起到辅助记忆的效果,在课后应用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将文章内容全部记住,但是图文结合的板书却能够印刻在脑海中,随时回忆,便于利用。

2.3 重视创新,思路新颖

最后,板书的设计也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有着“微型教案”的别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同,自然教案内容也不同,从板书上传达出来,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由此,教师应该重视板书的创新,利用新颖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3 板书的设计基础原则

3.1 深究文本内容,遵循学习规律

板书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在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依照作者的情感和思路,来进行板书设计。能够解读作者的意图,就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清晰地解构,在通过其中的脉络进行主板书和副板书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完整地向学生还原教师的教学思路。板书是课文内容的艺术再创造,因此除了对课文内容的解读之外,还需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文章的思路,参考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相应程度的展开。

3.2 增加板书留白,促进师生互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校语文课堂,需要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板书的设计上也是如此,教师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完整地理解文本内容以外,在对板书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尝试“留白”,其意义在于能够让学生在跟进教师教学思路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个人理解,让学生对板书进行补充和拓展,同样有利于学生的拓展思维,增加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3.3 重视逻辑思维,清晰层次递进

对于小学语文课文而言,很多教师会引导学生引进初读、细读和精读等环节,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在板书的设计环节,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的递进,随着主、副板书的不断完善和填充,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理解层次中都能够从板书中获得收益。

4 板书设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4.1 理清思路,深入理解

板书不仅能够对文章思路进行把控,同样能够利用各种箭头和符号将其中的人物关系进行串联,尤其是有很多人物角色的文章,使用板书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人物关系,并对故事概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举例说明:《草船借箭》一文讲述了东汉末年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该故事的人物众多,前后相关联的情节复杂,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简略构建出当时汉末局势和各个势力的主要人物,再通过箭头指向,将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蒋干和周瑜的“蒋干盗书”,或者借箭后的“火烧赤壁”、“华容道”等经典桥段都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在板书上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板书,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故事的前后背景和人物关系,对其中描写诸葛亮的镇定自如和指挥若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这类能够清晰表述时间流程和前后关系的“时间线”板书,可以在其中穿插各类人物角色并添加备注,能够让学生对文章思路和前因后果有足够了解,可以有效结合拓展内容和其他相关文章,对于学生的知识串联可以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

4.2 抓住重点,充分展开

除了对有多角色、多环节的课文能够进行清晰表述以外,很多文本内容采用单主体的模式,面对此类文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再通过发散式的板书进行充分的展开。

举例说明:《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就是典型的单主体类型文章,教师开始通过“黄河”为核心进行板书的展开,在每一个自然段添加一个总结性的小标题,有机的串联在核心词上。第一段,教师可以在“黄河”上方写下“摇篮”,第二段在“摇篮”旁边,标注“多灾多难”;第三段在左侧写下“气候、森林、土地”并标注“生息繁衍”;第四段在右侧写下“凶猛爆裂”,“叫苦不迭”;第五段在下方写下“含沙量、河床升高、洪水”;第六段在“洪水”后面写下“气温转寒、人口增长”;第七段续写“泥沙管理、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水利工程”;最后在通篇总结“保护环境”。

这种单一主体,发散式思维的板书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主要内容和每个分段之间的关系,对于文章内容的前因后果具备一个完整的逻辑思考路线。再通过最后的扣题完成对文章的升华,能够直接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既能够做到充分简练,又能够对文章内容充分展开。

4.3 融入生活,递进解释

还有一类板书是面对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内容,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文章的故事脉络和人物性格,但是对其中的专业知识难以有直观的理解,以至于在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如鲠在喉,不得要领。

举例说明:《詹天佑》一文中的凿井法和人字铁路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板书为学生讲解这类专业名词,让学生通过板书加深这类虽不常用,但能够融入生活的知识点,以此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课文所阐述的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将詹天佑主持建设的项目利用地图为学生们标注,将唐山铁路、京津铁路、京张铁路等路线在板书上呈现之后,再为学生穿插讲述当时的国情和我国铁路建设工作者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通过这种讲述,既可以直观的让学生们了解铁路建设的不易,还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板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精华、重点的最直观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板书教学,通过系统、逻辑的板书内容,更好的将文章进行穿插和串联,尤其是要通过板书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章,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才是小学语文板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夏河县唐尕昂学区让吾道小学)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板书设计板书
Harry Potter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