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合作”

2020-10-21樊亚荣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樊亚荣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各中小学逐渐开始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其中,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压力最为紧迫,如何才可以减轻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压力,转变当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深入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就“有效合作”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合作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意见与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课改的标准要求,教师要尝试着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鉴于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实践性特点,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最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将个性差异的学生分别组成小组来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其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就课堂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学习形式。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率先将教学内容整理为知识点并修改为课堂任务下发予学生,再指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来找寻正确答案,进而理解课本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必然要去尝试融入小组交流中,与组员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帮助活跃课堂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与学习,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如何组织实施“有效合作”

(一)差异分组,组合多元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时,会更为注重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差异。往常的小组模式多为优等生与差等生的配对。其中,教师会赋予学习优秀的同学多种责任与职务,使其在小组中发挥着领导、组织的重要作用。然而,学习小组的建立不仅要顾及组员的学习成绩,还要兼顾组员的性格、兴趣以及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在某次信息技术的公开课上,教师简单的依据学习成绩将班级成员划分小组。当进行到小组讨论环节时,明显可见其中两组的讨论氛围不如其他小组活跃热切。而这两组的成员性格都较为内向,在看到众多听课教师出现时难免惊慌失措,故而产生了一种怯场心理。可见,小组成员的划分不仅要依据成员性格进行,还要根据学习活动的具体形式进行改变[1]。

(二)精选内容,明确目标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很适合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模式时要对课本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并依据信息技术中实践操作性强等学科特点来进行灵活安排。例如,探讨信息技术问题解决的过程、赏析评价电子作品等交流类型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而对于编写翻译代码程序、动手制作电子作品等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并不推荐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2]。若盲目运用该教学模式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分工上有所失衡,不仅不能很好地配合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信息实践能力方面也会有所疏忽。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七年纪上册第三章第一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可以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各个学习小组去分别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及其功能、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等知识。再由各个小组代表上台为大家作讲解演示,最后统一由教师进行补充评价。

(三)合理分工,促进合作

对于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内容千万不能马虎对待。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都要有具体的分工安排,其不仅可以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成员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当然,学习任务的分配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小组内部要依据所接收到的不同学习任务来调整转变成员之间的分工,使每个成员都可以从不同的任务分工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个性与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在流动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创意与水平[3]。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课时《认识因特网》内容的教学时,小组内部可以进行如下分工,个别同学去了解因特网的详细内容,并绘制因特网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发展表格;个别同学了解因特网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并找出常见的个人信息终端为大家展示;个别同学要详细了解因特网的核心技术,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大家作解说;最后还需要一位同学担当记录工作。

(四)师生交融,评判公平

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职能,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关心小组学习动态、并指导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为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与小组组长进行良好沟通,并帮助学生设立成长记录卡片,通过学生在记录卡片上记载的学习体验、作品评价等感受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此外,为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在进行阶段评价时还可以开创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等环节,以此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结语

信息技术学科有着自己的独有特点,其区别于普通学科的授课环境、特殊的授课内容、较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这都不断地催促着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使之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备优秀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确实是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要进行差异分组、精选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合理分工、并施行有效的客观评价,以此来推行“有效”合作。

参考文献

[1]叶树光.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5):114-115.

[2]王雪.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6.

[3]兰海源. 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