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乡土素材,打破山区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2020-10-21何柳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7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何柳青

【摘要】  农村中学的学生作文存在题材老旧,立意不深,对当地丰富的生活和传统文化认识浅显, 缺少对当地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感受力,对谋篇布局的意识不强,思辨能力低下等等问题。及农村中学在作文教学上,写作培养模式单一、写作教学观念未能及时更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学生的写作困境,结合农村本土丰富的生活和文化,,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旨在着眼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打破学生目前写作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有效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7-084-02

0

葉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真实的写作其选材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初中的写作教学应努力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生活和思考生活。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应是他们写作的肥沃土壤。教师只要善于引导他们回归生活,重温乡土生活的美,认识乡土文化的丰厚底蕴,通过以读促写,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激活写作的思维;通过以写促读,放飞他们的性灵,让乡土生活和文化成为他们的作文资源,开阔视野,引发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训练写作技巧和思维,全面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下农村中学的作文困境

(1)学生的写作困境

结合历年中考作文的写作情况,可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选材、立意、写法的突出问题:素材短缺、套用素材、缺少恰当的描写、谋篇布局意识不强、思想匮乏,以上问题,农村中学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突出问题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农村中学的学生存在的写作困境:缺少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关注、对本地农村文化的忽略和歧视,缺少大量的阅读,未能积累丰富思想,没有为写作需要提供丰富的“库存”,及自身的写作动机低下。究其原因,学生的敏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未能真正培养起来,读、写能力的培养未能同时得到重视。

(2)教师作文教学的困境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过分关注作文成绩而流于作文技巧的传授;缺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性灵的培养,特别是开发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未能为学生积累阅读和写作的素材;写作培养的模式单一化,课堂的互动流于形式;对写作教学倾注的时间和精力过少,本身的写作素养缺失等等问题,促使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缺少序列性和有效性。

二、历年中考作文题呈现的问题,折射了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迫切性

2014——2017年近四年中考作文,考生的作文出现选材狭窄、套作、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停留于表面和浅层、缺乏谋篇布局意识、作文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高阶思维层次的佳作不多、思辨能力低下的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生活的关注和观察不够,缺少积累,阅读的积累,缺少各种知识的积累和优秀思想的积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写作教学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技巧训练,未能达到真正的有效。由此可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对作文写作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探求农村中学有效作文教学的策略

1.遵循部编版教材的作文教学规律,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建立作文教学的序列性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最为重要的两大学科素养和能力。读写结合,读写并重是目前作文教学很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因此,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读写并重,发挥读写的作用,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七八年级的部编版教材的实施中,本人根据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单元写作要求,及本地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乡土文化特点,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写作规划,并根据单元的体裁特点,在读写作文教学上做了相应的侧重倾斜。表格如下:

在读写课堂教学中,积累语言,丰富写作的题材,循序渐进地传授写作技巧,从而使阅读成为写作的蓝本。部编版教材完整、有序的写作训练,能有效建构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结构,教师在课堂上充分结合单元阅读篇目和写作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写作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作文教学更加有序有效地进行。

2.开展课内名著阅读,以读促写,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名著阅读课堂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尊重阅读个性和多元解读,鼓励独到的创造性鉴赏,读出自己的个性、见解和味道。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引领,通过片段作文、仿写、造句、读后感等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及时抓住自己阅读中的灵思妙感,利用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名著中的内容转变成写作的素材,或借鉴其写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行作文的创作。教师在重要的篇目,引导学生进行旁批和标注或做适当的归纳,教师在阅读中做赏析的引导和分析,指导学生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其写法。如下面表格是本人在八上读写结合法的教学流程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名著文本为依归,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并给予学生的写作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创造了活跃而欢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乐中进行写作训练,提生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增加他们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3.开发本地的乡土文化,以写促读,丰富写作题材

《201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语文》中关于作文教学与作文备考的建议中指出“今年考场作文呈现比往年更丰富的选材方向,这与近年来广州市初中写作教学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材出现在考生的作文当中,反映了广州市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确实是令人欣喜的现象,值得坚持并进一步发扬。”从这里可以看出,本土文化的开发,对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性。结合历年的中考作文考题,本人认为可以在立意、选材、内容描写上,开发出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地处增城区的北部乡镇。这里有着深厚的农耕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优美的乡村景色、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相融合的乡镇。然而学生的写作题材却狭窄老旧,写不出富有本地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作文。特别是2015年《广州风格》中考作文,农村中学的学生,看到这道题目就望而却步。大部分的学生的选材仅仅局限于公交让座、拾金不昧、主动打招呼、煲老火汤,对于本地的丰厚民俗文化、特色建筑、手工艺品、农村人的朴实、勤劳、坚忍不拔、甘于清贫等等精神品质这方面选材的学生,少之又少。农村学生写不出自己真情实感、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最关键的是作文和阅读教学对于乡土文化资源的少开发和少利用。丁有宽老师对于“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观察—积累—解题—构思与行文-修改”为线展开教学。鉴于此,本人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本地乡土文化的开发,依托教材,设计相关主题,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指导写作技巧,进行读写训练,丰富学生的素材。

本人在授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时,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的思维导图。

本次课堂的写作教学,学生的写作激情高涨,参与度极高,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在观察熟悉事物的基础上,学生在查阅和整理资料中,深刻认识到小楼菜心的高贵品质,达到了思维的训练。由此可见,乡土文化的开发,对于提高写作热情,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社会实践经验,训练思维,对于改变农村学生的写作困境和丰富其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极有有效。

[ 参  考  文  献 ]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2]丁有宽.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探究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的教学效率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侧重“以写促读”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基于英美文学阅读基础上的大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研究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