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2020-10-21邵娜刘伟忠

高教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体性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邵娜 刘伟忠

摘  要: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发挥大学生能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大學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探索要遵循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客观规律,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揭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大学生的互动过程,以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体性问题,并从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过程组织与评价体系设计三个方面建构相应的教学实践框架。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作业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教学过程的引导性不足等具体问题,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客观规律与教学实践框架提供了具体改进路径,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提供解题思路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性;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5-0001-05

Abstract: The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alents.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follow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s used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teach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subjective problem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ractice framework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curriculum system arrangement, teaching process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Aiming at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the homework-oriented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nd the lack of guid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paper provides the specific improvement path based on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ractice framework, and provides problem-solving idea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to promotes the teaching of the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ity;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ve ability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培养一流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主要任务,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建构则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性建构的程度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产出的创新性。事实上,虽然以增强大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正在推进,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中心[1]、专业培养方案与研究性教学不匹配[2],被动学习[3]等具体问题,缺乏对大学生思维模式与实践能力的有效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提升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转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大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其与大学生能力塑造间的关系,针对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为目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实践策略。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增强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必要性

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转型,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社会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普遍联系与快速变化的状态,我们必须重塑问题反应式的行动模式,通过创新引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创新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指向的是人的主体性建构。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直接以人的主体性建构为对象的活动,主体性建构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特征

人的主体性是人本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从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的主体性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主体性表现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自发是指主体在对自身和客观规律缺乏认知的情况下,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感情等所形成的精神状态或行为状态。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自发这种状态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在教学的过程中,“知识”作为教学的客观内容被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获得了对客观实际的认识,也通过学习的过程意识到自身的精神和行为状态,进而促进学生自觉意识、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萌发,激发学生形成实践理性,即建构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二,主体性表现为从被动到能动的过程。人的被动性是指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受到各种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表现为人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和遵从;能动性则为内生于人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人的能力通过主体性活动发挥出来,并引发外在世界发生改变的过程。能动性也表现为人对特定结果的不断完善,以及人自身的不断进步。

第三,主体性表现为从重复性到创造性的过程。人是善于模仿的,通过彼此学习,形成一种经验、知识、文化等资源共享的状态,并通过“复制”成功的实践模式,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便是重复性的活动。人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重复性活动的实现,而创造性活动则是人主体性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加工、重组和改造的过程,表现为新的形式、结构或功能的建构,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造是源于主体本性的行为,发挥创造性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人本身。”[4]

第四,主体性表现为人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形态。因为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指人的本质的发展,即人的主体性的丰富完善”[5]。主体性的建构是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遗传结构和生长环境,主体性的发展过程、途径与发展的程度存在差别,最终建构的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的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即人的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大学阶段是人个性发展趋向于成熟的时期。在知识、经验、认知结构等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大学生自身独特的道德判断、价值观念、能力结构上的差异性日益凸显,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判断和行为选择,自主性不断增强。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性的发展一方面要符合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在尊重大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建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与人格。

(二)教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

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以来,“我”与外在世界被分隔开来,形成了“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框架,这种思维模式一方面确认人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人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则由于以主体为中心、主体支配客体、忽视客体的本性与客观规律,反而导致客体对主体的抵制,削弱和限制人主体性的发挥。并且,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因为“自我”和“他者”都是具有主体性,如果从自我出发去进行思考和行动,仅仅把他人当作客体,就会受到他人的反抗和抵制,导致交往与互动关系的破裂。主体间性用“主体-主体”关系取代“主体-客体”关系来认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承认他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主体间的共生与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提供新的思路。

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问题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主客体二分思维模式的主导之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教师往往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大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和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形成了一种遵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制约了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事实上,教育活动是直接以人的主体性建构为目的的活动,是在一定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主体间性“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受教育者当作平等的主体看待,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大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只有承认和尊重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性,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据主体间性的相关理论,当前的教学改革应当实现以下两种转变:

第一,从以“教”或“学”为中心转向对“教”“学”衔接过程的关注。依据主体间性的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实施从总体上表现为主体间的互动,但是,在微观的“教”与“学”的实现过程中则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教师是“教”的主体,大学生则是被建构的对象,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自主选择与实施;在“学”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为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内化教学内容,型塑自身认知和能力结构、发展个性的过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评价者,教师既代表了权威而成为学习的客体,同时也是学生批判和超越的对象。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受到强烈的批评,而当前所进行的以研究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则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建构仍然受制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学科体系的限制,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和自我建构过程的科学指导,“教”与“学”之间无法有效衔接,导致引导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的效果不佳,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不足。

第二,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主体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既是教师教授的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中介。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教学体系等内容的设计都是以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掌握为目标的,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自身的兴趣、动机等内在需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认知模式等因素往往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知识中心主义的一大局限,便是常常把学生的‘知道当作教学的目的,并不关心或者至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能否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道的知识,更不用说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道的知识。”[7]也就是说,作为交往和互动中介的知识成为了教学实践的重心,而作为教学实践活动最终目标的学生主体性的建构反而处于从属和次要的位置。教学实践事实上涉及到了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是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求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主体学习为主,也就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首先正视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价值观、兴趣等个体性差异,探寻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认知模式等内在特质间的有效链接的路径,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知能力对新的知识进行内化,并将个人经验融入知识的习得与应用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再局限于“知道”,而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进行理解和应用,实现知识的再生产与创造性应用。

二、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框架设计

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框架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以及评价体系的安排三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大学生主体性建构为目的,从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向以实现大学生主体性学习为目标,教学过程的组织则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客观规律和实现条件,以教师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互动为主线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则要以激励教师和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教与学为目的,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系统推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建构。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到以大学生能力建构、主体性学习为重,增加对大学生“学”的引导,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课程体系的完善:

第一,增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论课程。现有的课程体系已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基本上是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等三个模块构成,并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类教学课程的设置,促使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习得、知识应用和能力建构的基本目标。但是,现有的教学体系的设置及其改革过于关注教学的内容,即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忽略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缺乏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基于大学生主体建构的课程体系设计需要增加学习方法论类课程的设置,帮助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和能力建构的科学过程和方法,例如通过专业创新思维、科创指导、专业创新精神、专业创新领导力等创新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进行系统指导,让大学生能够依据系统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专业学习,从思维模式、学习方法、学习工具等不同层面建构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强化研究方法课程群建设。研究方法是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必备能力。建构与学科体系相适应的研究方法课程群可以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进行提供持续性的动力支持。现有的课程体系设计中,研究方法课程的设置往往停留在让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初步认知的层面,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无法科学地使用某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影响大学生知识产出的质量和自主学习的实现。强化研究方法课程群建设,一方面需要增加关于文献检索、科研选题、研究设计等基本科学研究步骤和工具类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专业的需求完善专业研究方法课程群建设,指导大学生实现从研究方法的选择到操作等全过程的掌握。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

研究性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不同教学组织方式和过程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尊重学生认知发展和主体性建构的客观规律,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教学过程的组织需要实现:

第一,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他们个人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我们是知识的创造者,而非复制知识的机器。”[8]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过程的组织首先应当关注學生的先前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大学生去进行深度思考,让大学生在分析和理解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通过同化、顺应等过程来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推进大学生认知模式的发展。同时,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能力的信念,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实时反馈等方式肯定大学生在某一问题上取得的进步,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与心路历程,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

第二,促进教师与大学生的双主体互动,建构学习共同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角色,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大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大学生则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探究和实践等方式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自我建构。双主体互动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教师要重视大学生自主探寻和学习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有效协作和沟通发现共同进行知识生产的基础和路径,建构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学习共同体。

(三)评价体系的设计

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的开展需要得到合理的评价体系的支撑,包括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两个方面。具体来说,评价体系的设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转变:

第一,对于教师的评价,要通过多主体协同评价的方式,科学对待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避免出现过分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而出现的讨好型教学,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目前,高校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同时也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在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改变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提供科研为主线和教学为主线的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缓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并鼓励教师通过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学生合作进行知识生产等方式促进教学相长,推进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行动的开展,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

第二,对于大学生的评价,要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二者的有机结合,增加测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指标。对大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评价,即增加对大学生的课堂表现、思维过程、实践过程等方面的评价,帮助大学生完善学习过程,促进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大学生通过主动性学习进行知识生产,并通过合理分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比例来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增加关于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状态的评价指标,将能够反映学生主体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多样化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价大学生的主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现路径

对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必要性与教学实践框架的探讨,为推进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解决当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供了解题的思路,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发展提供实现路径。

(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高质量思考与产出

当前所推行的研究性教学是以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突出问题。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往往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一个专业的多门课程同时都在推行研究性教学。由于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以及教师对于研究性教学理解的偏差,教师通过增加学生课堂展示、课后作业等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学理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使研究性教学成为作业导向的教学。由于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在推行研究性教学,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作业的质量不断下降。过重的作业负担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挤占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深度思考的空间,并对学生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明显提升。

增加学生的产出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内在要求之一,但是,这种产出并不仅仅以作业的形式来体现,而应当更多地表现为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的自主思考及其结果,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高作业负担”即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而将重点转移到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思考和产出。在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还原科学思维的过程,建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团队讨论、辩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认知发展和思维重塑的过程。

(二)按照“分享-整合-对比-提升”的过程来组织课堂教学

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课堂教学安排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分享-整合-对比-提升”的教学过程能够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及时有效的反馈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和效能感。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讲解或者“大问题”的提出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分享,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已有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结构化思维,通过分析维度的提供引导学生对已有意见进行分类、合并,并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补充分析问题的维度和观点;对比的过程则是教师在文献综述或已有的经典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个供学生学习或批判的“答案”,并对比分析学生的思考成果与“答案”之间的差别,并促使学生分析差别产生的原因,鼓励学生质疑或补充“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通过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模式等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具体的提升自身知识、认知和能力的具体路径。

(三)促进思政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

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首先要将大学生看作有着多层析需求和发展面向的个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和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具备融入社会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这也是思政教育的基本使命;其次,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也表现为其心理的成熟与个性的发展,而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面临着生理结构、人生选择等方面的重大变化,难免会产生一些剧烈的心理影响或心理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不仅仅是向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辅导,还应当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能够科学认识和处理情绪、人际交往等具体问题;再次,专业教育和具体教学活动的安排则是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对大学生某一特定面向的思维和能力的拓展。因此,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角度来看,思政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与专业教学之间必需实现有效的衔接和配合,回应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形塑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个性与专业能力。

四、结束语

基于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交往与互动为前提的,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还原科学思维与实践的过程,重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创新能力。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的理念则是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创新的前提和重要支撑。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是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目标,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中来实现这一目标则是一项持续性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

[2]张宇,聂继凯.研究性教学实践融合性不足与对策分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62.

[3]张慧琴.基于学生认知与需求的研究性教學模式改革[J].农业教育研究,2018(1):31.

[4]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4.

[5]朱敏.论个性培养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10(5):187.

[6]王颖,侯广斌.主体间性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1):84.

[7]田宏杰.超越知识中心主义:研究性教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9(2):55.

[8][美]伍尔福克.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12版[M].伍新春,张军,季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32.

猜你喜欢

主体性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