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剧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10-15叶子

大观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叶子

摘 要:影视文学与剧作课作为高校影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承担着为后期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创作蓝图的任务,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视觉形象化转换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亦是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水平和讲授方法的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剧作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对当下影视文学教学的思路进行梳理,力图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影视剧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注:本文系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Z2016M074)阶段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教育在许多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而相较于影视制作专业中的其他技术类课程,剧作课无疑是对学生文学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与“实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转化为在这一门课程中的优势,是授课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高校影视剧作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剧作课程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有待调整

剧作课被认为是理论基础课,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创作的情况较为普遍。然而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网剧、自制剧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市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社会对应用型专业创作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影视行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高校剧作课程教学中,培养目标并未充分联系当前影视市场特征,只是按照传统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不利于高校影视剧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该专业当前需要明确培养目标,不是培养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要培养具备丰富创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实践人才。

(二)教学内容综合性不足

电影是综合艺术,影视剧的创作内容更应当是多元化的。在传统的剧作课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集中在剧本艺术、思想内涵的体现方面,而忽视了画面与声音的融合。作为视听语言课的后续课程,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未能充分与前面所学课程联系,这导致一方面无法检验学生对影视语言形象化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导致学生所创作的剧本文学性有余,而影视化程度不足。

(三)教学手法单一

剧作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接受程度等密切相关。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现象较为明显。教师讲授、经典拉片、学生创作的传统授课方式,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剧本不是在电脑前“闷”出来的,没有开阔的视野和发散的思维,很难创作出有新意、有内涵、吸引人的剧作。僵化、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二、高校剧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基于当前剧作教学现状,为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可在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中应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纠正教学观念,树立综合影视观

对影视剧作课进行课程改革,应当将教师的教学观念作为一项调整要点。通过对影视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解读,教师应及时调整思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确保能够为学生正确影视观的树立提供可靠支持。首先,为深化剧作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高校可通过提供继续培训学习机会的形式,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影视媒体以及影视剧组,准确了解社会需求,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明确培养目标;其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学术论坛,开阔眼界,参与国内外专业教学交流活动,相互分享经验,促进教师科学有效教学观念的建立。

(二)强化教学情境构建,营造适宜创作氛围

影视剧本创作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创作体系构建、创作框架扩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在剧作课程的学习中存在创作思路打不开,创作进程推进速度慢等相关问题。基于上述状况,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可将教学情境的构建、良好氛围的营造作为主要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可行的教学情境构建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资源的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为影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和推广空间,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借助公众号等资源推广,构建学生所需的教学创作平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实现培养优质影视人才的目标,投资数十万元,打造了校内影视创作工作室,Workshop的创作方式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和实践基地。 第二,灵活选择教学素材。在剧作课程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也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进展高度相关。教师可将教学素材的选择作为重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重视教学方法更新,建立多样化方法体系

剧作课程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创作知识技巧掌握状况。因此,教师可在课程改革活动中,针对教学方法这一要点,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以确保课程改革活动的成效。

在教学中可以实施分组创作法。结合既往影视艺术教育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特点各不相同,在剧作课上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学生的优势与弱项,可以使他们通过分组的方法开展创作,实施个性化教学。例如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创作表现等进行合理分组,将学生分成改编组、原创组两组。两个组的教学重合部分包括剧本创作要素学习、剧本框架建立等,可将这些知识作为学习重点。在创作阶段,对两个组提出不同的要求。改编组的学生在文字表达能力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让他们自选文学作品,在对作品进行影视化分析后,针对提炼出的主题进行创作;而原创组的学生创意丰富,可以让他们运用自身思维活跃的优势,自拟主题,展开创作。这种因材施教,配合运用知识为主,概念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得不同特点的学生有了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其知识储备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剧作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组内讨论形式阐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而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及思路分享中,获得相应的灵感、思路,进而拓展其剧本创作思路。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剧本文本创作与影视化效果的相互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增加剧情表演环节。学生以组为单位,自选经典影视片段,通过前期剧本分析、戏剧元素解读等,对经典片段进行编排演繹。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发现该环节的设置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剧本创作各元素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一段剧情是否具备吸引观众的点,一段台词能否为剧情点睛,一个转折能否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都可以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从某种角度来说,效果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更加明显。

(四)把握影视市场特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向影视行业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人才,以此助力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可将影视市场特征、需求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要点,在剧作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市场信息,建立契合影视市场特征、需求的新型剧作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组织学生对电视剧时长进行调研考察,结合《中国电视收视年鉴》提供的数据,通过汇总分析、综合对比,总结出当代热播剧的共性及实现高收视的原因,并结合上述信息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影视市场的剧本偏好特征。对于学生而言,剧作课程教学与影视市场特征、需求密切关联,更加有助于他们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及自主学习转化为应用型人才。此外,影视市场与剧作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可有效改善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背离、脱节的现象。随着剧作课程教学内容、模式的不断调整,影视艺术教育质量、综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均可得到充分提升。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剧作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推动课程改革,高校应在深入了解该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策略,逐步推动剧作教学从固定、僵化模式向综合性、应用型模式的转变。此外,教师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效、反馈信息,动态调整剧作课程教学内容,以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代辉.《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0):224-225.

[2]陈枭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背景的《影视剧本创作》教学改革[J].戏剧之家,2018(31):165.

[3]白璐.高校影视剧作教学中的声音思维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32):165-167.

[4]曹嘉睿.问题与突破:谈影视表演专业影视文学课的教学现状与教学创新[J].电影评介,2014(20):81-83.

作者单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