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策略浅析

2020-09-02刘倩玉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提升辅导员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辅导员的培养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一线人员,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职业素质必须随着学生成长而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所必备的职业素质的探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能够为持续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职业素质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026-02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其职业能力、职业水平是影响工作成果的直接因素。因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本文正是以此背景为基础进行的相关理论研究,以期能够使理论成果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必备的职业素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素质

“思想政治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响应辅导员职业要求的根本,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客观要求。”[1]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要求其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生工作素质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校管理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与学生对接的管理人员,其日常工作主要为学生管理工作,例如学生评优、毕业实习、军训等,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以保证学生工作良好运行。

3.大学生生活学习指导能力

高职院校大学生走入校园后,进入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存在不适应、对学习认识程度低等问题,需要辅导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学习能力以指导大学生独立生活、学习。

4.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其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专业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

5.科研能力素质

科研能力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而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实践、总结是辅导员进行科研的基础,同时也是辅导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个人素质能力的过程,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因此,这一能力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工作的完成,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不足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不足的主观因素

1.职业初心不够坚定

“辅导员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既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着大量的管理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引领者”[2],但部分辅导员出现迷茫的心理,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一,事务性工作过多。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多是我国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辅导员的精力,使部分辅导员疲于应付,只能将精力投入到事务性工作中,从而降低了对自身职业素质提升的追求。

其二,家庭因素影响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初心。辅导员大多年纪较轻,成家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工作精力,从而难以坚持职业初心。

其三,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个人原因对其职业初心影响较大。个人原因是影响辅导员初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包含着部分辅导员的自我认知、行为特征、性格特点、生理因素等。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对象广、事物杂、突发情况较多,由此产生的工作压力极易造成个人主观对自身职业认知的偏颇,从而影响其职业初心。

2.主观能动性较低

主观能动性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追求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中的重要保障,是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追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分為成长型和日常型。

成长型指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主观意愿为基础寻求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日常型指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发挥主观意识,合理安排自身工作。成长型主观能动性与日常型主观能动性相辅相成,且统一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实践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意识也在不断发展,不同时代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更应该正视这一问题,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由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过多,而逐渐放低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等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不足的客观因素

1.辅导员自身职责定位过于复杂,使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认知模糊

辅导员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工作、管理工作等,普遍繁杂琐碎,且学校各部门相关学生业务均通过辅导员实现对接,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对着来自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导致部分辅导员逐渐对自身主责的迷失。

2.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合理

(1)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准入条件不合理。导致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历史原因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起步普遍较晚,且在社会地位、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仍有不足,因此,辅导员准入条件相对宽松。就现实情况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准入条件的设置过于宽泛化,未能很好地按照辅导员主责主业要求选拔人才,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差异化严重。

(2)部分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的成长重视程度不足。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主责主业认识不足,从而忽视辅导员职业素质的培养,且受到高职院校客观条件限制,相对本科以上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财政补贴等较少,导致其必须将有限的经费应用到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忽视辅导员的培养。且在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情况,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策略分析

(一)形成良好的辅导员职业生态文化

1.确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态文化的根本原则

这一原则确立应以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际情况为基础,本着政治性、组织性、计划性、創新性等原则,其中政治性原则是根本原则。政治性原则是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人员,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栋梁的执行者,因此,必须在工作与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辅导员职业生态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坚定的政治导向,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保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以坚定的政治思想引导学生。组织性原则指的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生态文化的系统性建设,辅导员工作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作为支撑,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文化生态系统性建设,应着眼于辅导员所必需的各项职业素质,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生态文化圈。计划性原则指的是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以确保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的落实。创新性原则指的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原则,高职院校辅导员为了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坚持创新性原则能够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更好地帮助辅导员时刻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

2.明确高职院校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特点

高职院校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是塑造辅导员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其主要特点包括理论性、实践性。理论性指的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生态文化必须有高度的理论支撑。这种理论支撑主体应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论等为支撑,建设良好的辅导员职业生态文化圈。通过职业生态文化的理论性建设,为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理论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实际工作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特点指的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生态文化建设应以推动辅导员更好地进行工作实践为目的。在这一特点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以多种形式考察辅导员参与职业生态文化的实际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组织活动、学生反馈等多种途径对此进行了解,并通过所知情况开展创新、改良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地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态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二)改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对辅导员职业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明确辅导员主责主业,减少关联性较低的事务性工作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明确和合理制定工作责任,发挥其他部门的积极作用,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保障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辅导工作,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构建专业化的绩效激励体系,坚持“规范、客观、公正、科学等原则”[3],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主观能动性

绩效激励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在切实发挥绩效工资杠杆作用的过程中,应就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设置相应的绩效标准,设置合理的量化指标,形成公开透明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更好地利用绩效工资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激情。

3.形成良好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体系

高职院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进一步规范辅导员队伍准入标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摇篮,德才兼备是这类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效有着直接影响”[4]。因此,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培育成果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为研究对象,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确保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蔡骁.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177-178.

[2]李晓菲.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95-97.

[3]於国波.人力资源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2):70-73.

[4]徐海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5):108-111.

责任编辑:刘健

[基金项目]盘锦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课题“立德树人:以工匠精神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PJZYKYKT201816)。

[作者简介]刘倩玉,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提升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