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020-08-27高淑婷王栋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三全育人

高淑婷 王栋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三全育人”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强调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重要性

“三全育人”的第一“全”在于全员参与,也就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在传统认识中,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的“主场”,只要师生之间展开良性互动,达成预期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就应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同样是不可缺位的要素。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其实早已在无形之中奠定了未来人才成长的发展道路。

由此可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相向而行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活动才更具稳定性。否则,教师在校园、课堂上侃侃而谈“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人生”,学生家庭中却充斥着拉关系、走后门的歪风邪气,如此矛盾对立的校园与家庭氛围只会使学生倍加迷惘、无所适从。因此,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形成合力、达成共识、步调一致,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才能在三方共同推动下加速发展,才能在更加健全、良好的整体氛围中得以提炼、升华。

(二)强调了构建长期化、常态化体制机制的重要性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基础知识的獲取、实践技能的养成、工作经验的积淀都是相互交织着螺旋型上升的,很难给其中任何一项划定足够清晰的演化边界。尤其是涉及社会化劳动、职场工作的技术技能养成时,更会因为不同个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而存在天壤之别。应当说,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的理论和实践培养中只有部分是与未来职场存在高度关联的内容,其余则是定好基调、形成惯性,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和工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使之能够在进入职场后持续实现自我提升。而这也是实用人才得以真正发挥素质和技能的途径。因此,全过程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才培养,而传统模式下突击式、临时性、短期强化的技术与技巧更加侧重于职业技能培训,与更高水平的素质教育仍存差距。只有构建长期化、常态化体制机制,提高人才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使从理论到实践的培育切实内化、固化。

(三)强调了从学校、家庭到社会全方位融合的重要性

意识决定行动。所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是素质高,其次是技能强。而素质反映的并非纯粹操作技巧,还有思想观念层面的意识与精神。例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播出就在全社会引发热议。观众之所以对故宫修复师看似平淡的例行工作津津乐道,不是由于文物修复过程如何神奇卓异,而是被修复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传统的信念与执着所打动。大国工匠的崇高不仅是因为其掌握的技术能力异乎寻常,还因为工匠精神的沉默与坚韧。但信念和思想却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倘若只有学校苦口婆心地宣传教育,一旦学生回到家庭、进入社会便被唯利是图、蝇营狗苟的污浊气息层层环绕,则学校教育容易被家庭与社会的不良风气屏蔽。因此,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融合,达成对职业品格、工匠精神的高度共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才会有更加牢固的基础与发展的可能。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常见问题

第一,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国人经历了从“金字塔尖”到大众化的变迁。但精英教育的影响过于深远,以至于在高校全面扩招的今天,应用类高校的人才培养仍然或多或少残留着精英教育的思想。这表现在教学实践方面就是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尤其是不少专业课程教材多年难得改变,早已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与行业拉开巨大差距,而学校课堂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导致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不得不从零开始。许多用人单位也因此不断增加新员工培训的成本。

第二,技术有余理想不足。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应用类高校的育人标准被毕业率和就业率两个指标概括和简化,这造成教学活动完全围绕实用技术和技巧展开,对职业思想、道德与精神的养成有所忽视。如此一边倒的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技术有余理想不足的毕业生,却与社会真正渴求的大国工匠相去甚远。

第三,专业有余融合不足。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全球经济已具有十分鲜明的精细化分工趋势。这在加快提高不同专业劳动技术水平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过于精细的分工也容易在更大程度上形成不同专业之间泾渭分明的专业壁垒或技术鸿沟。尤其是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强大支持实现了先进技术与传统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为传统行业开创新业态、挖掘创新增长点和生产力。田径场上的比赛成绩取决于人的体力和技巧能否发挥出过人的潜力,职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则视职场人在新技术环境下是否具有跨界融合的兼容能力而定。

传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专业有余融合不足的问题却在此刻愈发凸显。固守本专业闭门造车的惯性制约了人们跨专业学习的范围和程度,造成教学双方难以快速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市场竞争变化,以至于不少应用型大学毕业生频繁遭遇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第一,围绕职业规划、优化课程设置。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高等教育起步阶段就伴随着职业规划的同步推进,大一新生在接触系统性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开始寻找未来社会工作的基本方向。因此,围绕职业规划展开的高等教育才应是三全育人视域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宏观战略之一。不仅如此,考虑到传统模式下应用类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过于平均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能教育比重和成效,可以尝试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对比西方许多国家应用类高校不难发现,在这些更加成熟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大三以前都是通识教育。这些域外高校非常支持学生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在不同专业之间积极尝试并不断摸索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学习规律,并在多学科融合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未来感兴趣且更有能力掌控的社会职业类型。因此,国内高校不妨结合自身实际和育人目标适当延缓专业化、精细化教学的起始时间,预留更多跨学科通识化教学的比重。这或许更加有益于提高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

第二,深化校企融合、推进工学结合。深化校企融合、推进工学结合不仅有助于学校获得来自职场和市场的第一手资料,避免校企脱节等人才培养的形式主义问题,而且有利于企业尽早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学校教育更具目标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能够得到来自企业的直接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操作的机会与条件更加充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快提高职业技能和技巧,还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其贴近现实要求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显然,深度融合状态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实现学校、学生、家庭、企业、社会的多方聯动、互利共赢。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尝试在更早时期便开始半工半读式的工学结合实践。

第三,重视家园互动、延伸学校教育。对已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学校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主场,家庭往往是退居二线的客场。然而,学校教育的时长相较家庭生活极为有限,而优良素质的养成早在学校教育开始前便已在家庭中萌发。因此,重视家园互动、延伸学校教育才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化和固化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能帮助家长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还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家长认识到学生优良素养的形成不能脱离家庭氛围的营造。只有学校和家庭在人才素质养成方面达成高度一致,人才培养才能一以贯之、有始有终。

第四,深入文化建设、深化共建共享。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在学习环境、工作状态下最能从根本上影响学习者、工作者思想意识的强大力量。全维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能仅仅着眼于专业化、技术性等显性层面,还需要关注人文性、思想性等隐性层面。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企业文化应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以文化人元素,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建共享既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也可成为三全育人理念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三全育人观的提出是针对传统模式相对片面、局部、短期化问题的修正。之所以强调全员、全过程和全维度,根本原因也是为了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系统性、规范化,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融入社会化生产生活的宏观背景。同时,三全育人观也强化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使人才培养能够由表及里、由内而外。从这一角度看,三全育人的根本就是素质教育改革战略的实践化演绎,是着眼于核心竞争力养成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这一视域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既需要加快校企融合,又需要汲取更多社会化生产的有益经验,同时加强对复合型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只有多措并举融合发展,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才能取得既定目标,推动教育领域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三全育人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