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下初中物理图像信息背景分析与教学策略

2020-08-14罗妙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2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导学案

罗妙珍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初中物理图像信息分析中有效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首先,简要论述图像信息背景分析以及在图像信息分析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其次,重点论述图像信息分析在“对分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最后进一步提出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图像法   对分课堂   导学案

一、图像信息背景分析

图像法是研究和分析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图像能直观和定量反映出相关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和数量变化关系。不仅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是否知道和理解,通过图像分析让学生在深层次上掌握图像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灵活应用于生活。中考物理试题灵活多变,试卷里含有图像的的题目占有不少的比例。同时图像问题涵盖面广,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中都能经常遇到。如何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掌握解答的技巧,是学生提高物理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向中教会学生对图像信息分析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解题方法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科学素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尤其是语文阅读能力较差或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见到此类图像题就产生畏难情绪,草草地填写一个答案,甚至干脆就全放弃,导致在这类题中失分严重。教学中对这类题有详尽地分析,学生可能学会了一道,却总没有掌握解题规律。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找到图像信息分析的方法,本文将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研究。

二、图像信息分析在课堂中的落实途径

讲授法是物理教学最常用、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能够大较短时间内容纳较多的信息,教学效率较高,所以常被教师所使用。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讲授与媒体演播相结合的方法,也成为物理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用此类方式教学中发现,图像信息的收集过于抽象,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中,往往不得其解,无法参悟其中,知识点和图像所含信息无法联系起来,一听就懂,自己独立分析就不知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在教师的讲授中得到的是解题的结果,无法形成一种形之有效的方法,不能触类旁通。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知识内化出现问题,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何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在图像中寻找出有效信息的乐趣与重要性,因此参与讨论这环节必不可少。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把课堂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实质上,它是把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的内化环节,使学生在讲授内容吸收后,有备而来的参与讨论。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长短互补,实现了”教学“与”学法”的对立统一。“对分课堂”的第一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而对图像信息的分析,是学生觉得困难的事情,从心里就有一种排斥感,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对分课堂”理论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对分课堂”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认为知识应该一半是老师教的,一半是学生学的,师生权责对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必须有一部分让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掌控。师生“对分”,是“对分课堂”的另一层含义。因此,我尝试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积极讨论自我内化代替了教师的一言课,一定程度解放了教师,最可喜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完成内化吸收。

三、图像信息分析在“对分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1.精讲留白,充分而不过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单位以及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图象中找出有价值的交点坐标,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如:

例1.图1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

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

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

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

分析:本题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中的电流关系的图像,图像的纵轴表示电阻两端的电压,横轴表示通过同一电阻中的电流,图像是一条直线且过坐标原点。本题属于阻值不变的电压电流关系图像,图像为直线,利用该图像上任意一点可以分别求出电阻,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电压,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的特点,在图像中找出此时电流值为0.3A,从而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电阻中的电流、电阻消耗的功率。

例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分析:本题是浮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考查的是阿基米德原理的生活应用,分清浸没前和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可在临界点上找出浮力变化的规律,同时特别注意“漂浮”这两关键字的含义,表明饮料罐一开始已受到浮力的作用,而不是为零,这样就可以找出正确的答案。

2.自我梳理、独立内化。在这过程中不允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梳理教師讲授中受益最大、感触最深、存在疑惑的问题,独立完成相关练习。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新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以相似的题型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又体现在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是对所学知识开展的必要的练习或者作业。

我校一直延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导学案的编写不是教师个人单打独斗、也不是一躇而就的过程。首先组内每位教师初定出个人的导学案,再通过集体研讨制定出来。由于图像信息分析的题目类型涉及的面广,对应的题目较多,我们将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题进行细化,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修改,形成了一套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有温度——时间图像、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质量——体积图像、物距——像距图像、力——时间图像、压强——深度图像、浮力——深度图像、大气压——高度图像、电流——电压图像、电阻——温度图像、电阻——压力图像等。

我校导学案编写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的提纲式教学相对应,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同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找到自身的闪光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有难度较基础题稍大的变形题,以达到知识点的拓展迁移,为后面的分组讨论、交流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内讨论、取长补短。这环节是针对精讲和内化过程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中要学会倾听,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也要学会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个人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由于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以及表现欲,常处在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在课室内巡视,了解学生在内化过程中的闪光点和遇到的问题。

在长期巡视过程中也发现小组讨论存在以下问题: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性格迥异,学习水平高的、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发言机会自然多些,而另一部分同学不敢轻易发表自己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 ;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认为学习成绩平时好的的同学分析肯定就对的,人云亦云;还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现象。这些问题导致优秀的学生更主动,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反而降低了对讨论学习的兴趣。

正如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张学新教授所言,“只有学会了,才会想要学。”因此对这类的学生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适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分析图像,指导同学找出每道题的关键点,帮助同学找出有用的相关物理知识,最后得出正確的答案。他们由一开始的完全不懂到可以做对一些题,随着准确率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就增强起来,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就自然提高了。因此,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的巡视不仅停留在看热闹,最重要的是关注到学生个体,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避免出现走过场、流于形式,为一节课的完整而掐点叫停。小组讨论的时间长短不能一刀切,看学生讨论的情况而定,只有把讨论的环节落实到实处,学生自我内化的效果才会更好。

4.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教师一方面总结、归纳一些内容,另一方面还得解答一些共性的问题。通过学生所提的共性问题,又反过来为教师以后的备课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更能准确把握在图像信息分析过程中,哪类是易错题,学生在信息分析中通常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讲授,方向更为明确,问题的预设更为准确,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不管何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较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否则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就会容易出现秩序混乱,难以把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玩耍。

2.教育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一定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善于反思的态度,在反思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3.图像信息分析,是一个教学难点,要突破难点,利用“对分课堂”模式对图像信息分析,必须要敢于尝试,不轻言放弃。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导学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