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2020-08-06王林

关键词:导学式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王林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一种以引导为主,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缺陷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在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教学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导学式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讨论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031642)研究成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这样固然符合当下的应试教育理念,却失去了课堂教学最为根本的意义,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意识。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授,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与求知欲。然而这样违背了教学改革的初衷,无法深刻贯彻教育改革理念,而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渐自主学习的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重要意义

(一)创新课堂教学教育理念

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能够创造一种自主自觉的教学课堂,挖掘高中学生无穷尽的想象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用课堂学习知识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强调课堂学习的相互之间的作用,教师之于教学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教授,学生之于教学课堂应该是主动学习、充满求知欲的。高中数学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既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又符合当下的素质教育,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能够塑造高教学质量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进度的决定者。然而很多学校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主体,这样完全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核心目的,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高,课堂教学氛围较为刻板、被动。对于课堂,学生没有发自内心的期待感,在课堂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听众,而不是深度参与者。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课堂学习的主动求知参与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课前预习,课下与同学讨论,经过这种预热,学生在课堂上是有准备的状态,通过课堂上的展示、疑问、讨论、纠错与点拨,会在课堂上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形成知识碰撞的开放性教学课堂。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以及执着的数学探究精神。

(三)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大部分同学听课的特点是喜欢听教师讲课,却不喜欢记课堂笔记,等待教师灌输课堂知识,给出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总结结论和答案,缺乏自主思考的过程,没有探究精神,是典型的被动学习的状态。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养成学生提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课堂知识产生疑问,产生探究意识,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样在课堂上能够有目的性地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度学习,学生的等待和依赖的被动心理会得到有效抑制,产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下,学生结合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改变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驱力,产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成绩,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教师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自学目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所讲授的内容以及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课前预习的自学目标,所制定的自学目标要基础而具象,以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为标准。漫无目的的预习也是被动学习一种状态,这样的自学并没有什么用,只是浪费时间而已,因此可以给学生出一个问题,把自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学习的内容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预习效果更加的有的放矢。设计的问题不能过多但一定不能死板,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会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这是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学式自主学习的体现所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的《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让学生描述单调性与最大最小值这一节中的函数图像是如何上升与下降的,并总结根据图像如何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样学生就会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上课时,由于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大为提高,这既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又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这也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预习效果差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高效率的学习课堂。

(二)对预习中的困惑进行精讲

在学生进行预习的基础上,精讲是攻破重难点、答疑解惑的关键。教师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精要分析,进而从深层次挖掘教材要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学习小组,简单点拨学生解题思路,让学生独立思考研究,在学习小组内自行讨论,如果无法说服对方达成一致就在小组互动结束之后提出质疑,由一组学生来写板书答题,其他小组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向学生说明每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对数学产生刨根问底的态度,有利于培养课堂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三)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较为生硬,互动较少,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状态知之甚少,因此,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建设高效率课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一课时,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放在教育工作者的位置,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一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讨论几何体的基本结构,画出其三视图,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身份的差距,只有对知识的探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热烈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中,学生才能对于教师进行的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接受程度良好。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考慮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更要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创新更加符合当下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驱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中为学生设定教学目标、对预习中的困惑进行精讲是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使学生更为容易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吉瑾. 高中数学导学式教学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18(01):52.

[2]苏晓亮. “学案导学式”高中数学复习课实践与探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导学式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