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前三分钟,让朗读为写作服务

2020-06-08莫石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模仿朗读写作

莫石娟

摘 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书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面对作文教学的诸多困境,笔者尝试从源头抓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自2017年《朗读者》节目开播后,本人的语文课开始尝试开展“课前美文分享活动”,利用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们当一名朗读者,让那一声声朗朗的、抑扬顿挫、浑厚沉淀的诗句,飘向窗外,飘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写作的种子。

关键词:朗读;兴趣;写作;模仿

新课标阅读目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关于写作方面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朗读又与写作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呢?

一、让朗读为写作兴趣播下希望的种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学家艾勒里也曾说过:“一个写作能力差的人,阅读能力也不会好。事实上,我还可以进一步打赌,他在写作方面的缺陷,一部分是由于阅读能力的缺陷造成。”反观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緒,懒于动手,非要他们写不可时,便“随心所欲”胡作一番,对老师平日强调的作文要“紧扣中心、详略得当、首尾呼应、人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皆全然忘却,使得作文中心不突出,结构不严谨,语句不出彩……欲要改变此状,需从读书抓起。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谈到他的写作经历时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可见白居易的写作生涯中贯穿着阅读。在谈到“怎么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答曰:“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毛泽东不仅是革命领袖,而且还是杰出的文学家!据党史专家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所读的书在9万册以上。可见,海量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

二、利用好课前三分钟,让朗读遇见写作

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每逢开学初,笔者便和学生约定:只要不是考试,凡是本人的语文课堂,课前3分钟属于朗读时间。朗读人由课代表安排,可单人读,或几人读,或是齐读!朗读的内容可以是故事、散文、诗歌、或是新闻通讯、亦或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只要是内容健康,能够表现自己的朗读水平,使自己得到锻炼的都可以。一人朗读时,其余生则认真聆听,听后并指出优缺点,老师做出最后的评价。朗读是对写作过程的第二次物化。读给同学听或由同学读给自己听,如此,习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句子累赘不通顺、用词不当、中心不突出等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从而便可逐一进行修改。

“走过了春夏秋冬,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生活需要阳光;经过了风霜雪雨,驰骋在求学之道上,鸟儿用歌声告诉我,前方一片光明……”听李馨同学的作文《阳光路上》,学生领略到了作文开头优美的好处。

听高幸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伦.凯勒的名言将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

这样从读学写,学生在读或听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怎样剪裁取舍、谋篇布局,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记叙、描写、说明或议论,怎样准确地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不足之处又该怎样去修改。

三、让学生在名篇佳作的朗读中“模仿写作”

听李心怡同学朗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让倾听者们似乎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伟人,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诗人的豪迈!

听李文铠同学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让人如走进春的世界,似乎正踏着青草、沐着春雨、听着百鸟齐鸣、沉浸在阵阵的花香之中。

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部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鲁迅也也曾提到过,优秀的作品说明着“应该怎么样写”。也就是说在读中“悟出作文之道”,懂得“应该怎么样写”,获得写作技巧的“窍门”,并在日后反复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阅读的过程也是模拟写作的过程。针对本校学生总体写作基础差:谋篇布局能力低,选材不够典型,语言表达能力弱,作文字数严重不足等问题,本人尝试从模仿开始,让学生在朗读名篇佳作中“模仿写作”。实则就是让学生把经典作品当做范文,领悟文中采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采用写提纲、改写范文、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利用好课前三分钟,让《朗读者》为写作服务的具体做法分享于此:

1.朗读时间固定,即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到五分钟(考试除外)。

2.朗读内容要丰富多彩:文言古诗词、故事、散文、新闻通讯、学生习作等。

3.提前确定朗读者并选好朗读内容:

开学初第一周由教师精选文章示范朗读,并点评和谈读后心得;

第二周由教师挑选班里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带好头,教师推荐好篇目让他们朗读,并在他们读后及时作出评价;

第三周开始,进行“一带一帮扶”:由已上台朗读过的同学去指导未读过的同学,如应挑选什么样的文章,应如何读出情感等,皆须先经讨论、试读过。

4.强调倾听者要做到:眼观朗读者神情动作,耳听文字发音、音调起伏、语气快慢舒缓,心会文章之内涵,写作之技巧,并在听完朗读后尝试即兴点评一二,对习作类作品能提出修改建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持之以恒,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祝新华.2015.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M].人民教育出版社:5.

[3].谈彦延.1996.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9-11.

猜你喜欢

模仿朗读写作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