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计算教学的对策研究

2020-03-23沈方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小学数学教学

沈方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数学重在计算,从小学数学到大学数学,计算从始至终都是教学重点。小学数学是这门学科入门阶段,对综合计算能力的培养起铺垫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影响深远。目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手段过于僵化和单一,导致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局限,教师急需要解决这些教学现状,除了加以教学引导外,还需要从教学方法和应用策略上来改进。本文旨在分析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计算教学的现状和对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策;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未成熟,计算水平不高,再加上对数学兴趣不足,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教师要认识到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优化教学结构,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计算方法和技巧速度的培养,改变固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的重要性,科学认知算法过程,深化思维和思考能力,同时要注意积极进行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数学问题的设置过于僵化

目前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和课标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尽管说新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趋于僵化,过于死板,问题的结构和形式都比较固定,难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学生很难结合生活来解决计算问题,学生的思想僵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僵化,从而影响到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一些有悖于常识的数学问题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体系,如此下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2.题目表述过于枯燥

纵观目前的数学教材,题目往往过于固定化和模式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这会大大降低学习的热情。如果教师采用的是枯燥的方式来表达题目,更会让学生的厌学心理加重,丧失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表达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用多媒体、图片、视频以及实物来表述某个问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3.解题思路过于固定

数学题往往有很多解题思路,但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只教授一种解题思路,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让学生提升一种方法的熟练度,学生反复采用一种策略去解题,少了逻辑思考的过程,导致学生单纯地为了学而学,忽视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和宗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现实生活和数学结合到一起,甚至是胡乱结合,例如,曾经有这样一道题目,“停车场内有一个直角坐标系,要求学生计算……”这种题目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错误的题目不仅无法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学习越来越枯燥,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二、明确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是学习一切工科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用到计算的地方很多,离开了计算我们可能就无法融入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身边的生活环境和数学计算结合,以生活中的案例加强学习的效果,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与实际的结合来提升计算技巧的熟练度,强化学习的效果。反复的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计算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掌握数学计算的技巧和要领。

三、小学生计算教学应用策略

1.建设合理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贴合实际情况来营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力解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加减乘法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小型市场”,模拟市场的买卖运作,然后提出一些购物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购物来学习加减乘除等法则的运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学习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提升问题分析能力

数学的题目类型很多,知识点复杂,但是无论什么题目,其数学规律是一致的,往往几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没有什么不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挖掘问题的根本,总结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例如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题目:“假设我们学校要修一座10米高的大楼,第一天建了1/3,第二天修了1/4”,教师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或是还有几天能修完”等等,通过学生思考提出的各种问题,思考和解答的同时能更好地提升思维能力,教师在思考结束后可以深度拓展问题,给出难度更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多角度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为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要把握好算法原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计算的本质,既要学会题目如何来解,也要认识到题目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重算法而轻视原理是错误的教学理念,会导致学生知道如何解题,却不知道原理,使得学习过程很迷茫,缺少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大学习难度,也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其次,优化计算方法指导。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多尝试比赛练习,小组探究的方式,幽默灵活的教学指导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思维体系,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其三,熟能生巧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应该在不影响学生热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课后反复练习,加强课堂学习效果,长期坚持方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错题深入认识,加强学生对于错题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要防止学生因为错题而丧失正确的学习心态,因此正确引导和帮扶是有必要的。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虽然是枯燥的,但也需要创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少了创新意识,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本质。数学知识的创新需要学生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比如一道题可以有多解,一种题目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教师在算理基础上应提出多种解题思路,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解题思路固化的问题。一题多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方程式的学习中,教师提出“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通常采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题,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有其他思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想,比如本题可以尝试用“归化”的思路,兔子有四条腿,鸡有两条腿,我们可以将兔子看作鸡,以多余的腿来计算出兔子的數目。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有很大的启发,避免了反复采用一种思路解题,大大降低了学生因为反复用一种方法解题产生的枯燥情绪。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现代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数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数学指导着学生的生活,生活同样处处蕴含着数学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数学的学习。作为小学数学的引导者,教师要认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改变自身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的缺陷,不断优化教学指导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航.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研究与应用[J].黑河教育,2019(12):65-66.

[2]谢盘明.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64-165.

[3]王晓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0(01):107-108.

[4]胡美玲.小学中高年级计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小学数学教学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