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活》与高中生法治思想的培养

2020-01-21魏颖文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高中培养策略

魏颖文

【摘要】社会在进步,逐渐呈现出其法治化,我国一直提倡法治建设,并为之做出了不断的努力,也特别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法律意识。教师凭借先进理念,站在高中生的角度考虑,减轻之前授课的枯燥性,将《文化生活》与法治内容结合,使授课资源更为新颖,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增强体验感,培养法治观念,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法治思想;文化生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3-0116-02

"Cultural Lif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egal Thought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Minle County No. 1 Middle Schoo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WEIYingwen

【Abstract】The society is progressing and gradually showing its rule of law. Our country has always advoc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has made continuous efforts to it, and also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youth group. Teachers rely on advanced concepts and consi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reduce the boringness of previous teaching, combine "Cultural Life"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rule of law, make teaching resources more novel, allow students to better participate, enhance the sense of experience, and cultivate The concept of rule of law to achieve healthy growth.

【Keywords】High school; Rule of law; Cultural life; Training strategy

一、培養高中生法治思想的必要性

在社会进步的前提下,每个公民都必须拥有较强的法律素质,尤其是高中生,法治观念是否正确、行为是否失范等对未来法治化社会的长期建设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高中的思政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从权利到义务等有着详细的介绍,同时配以《文化生活》,需要学生详细掌握,在后续的成长中面对诸多现象能够凭借其极高的辨识力和法治意识准确地判断出其良莠及价值,选择是否去发扬,并在未来就业及生活中选用合法的方式参与不同的竞争。法治意识的形成下,高中生有着坚实的理论“武器”,运用所学知识和正当方式保护自身的权益,免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凸显出培养法治思想独有的价值。

二、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现状

(一)法治意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法治意识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传递与法律相关的常识便能让学生能够遵守,其实不然,学生并未吃透法律内容的深意,只是简单地处于犯罪、违法等层面,却没有构成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何谈法治意识的形成。

(二)培养方式简单

高中课堂中,教师授课模式已经定型,导致学生在案例的解读中感到疲惫。当下流行的网络授课也进入思政课堂,但教师在使用时缺少系统及层次性,虽对法律加大了宣传,却没有组织性,使之效用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道德行为缺失

在经济进步的前提下,需通过道德与法治的结合维护社会在前行中的稳定性,故道德内容和法治是不可分的,但实际授课中,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对法治意识有不同程度的忽略。与此同时,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观大部分都趋于功利化,对高中生的心智和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使之道德素养不高,行为习惯等方面略有缺失。

三、《文化生活》与高中生法治思想培养的策略

(一)校园环境的改善

学校对校园的整体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在教学楼内外张贴与法律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及时更新报刊栏的内容,添加法治新闻并明示正确的做法,使之随时在校园中也能受到相应的熏陶,对其法治意识的培养有着潜在的促进效用。校园中,学校还应将以往组织的实践活动的照片进行张贴,让学生感受到饱含趣味的校园环境,为后续授课模式的改进埋下伏笔。

(二)宣传力度的加大

为了更好地传递法律内容,学校重视宣传环节,不仅让学生在课堂获得所需的内容,还要延伸教育的范围,通过新媒体、纸媒和手机软件等平台,让其了解最新且社会最为关注的内容。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学校增设法制宣传的专门窗口,在校网中添加搜索栏,让学生随时查阅想了解的内容,更便捷地接收到法治信息。教师在授课时将对《文化生活》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拉近课堂与社会的关系。

(三)实践活动的开展

法治意识若要形成,需要以框架性的知识为前提,但这也是学生感到枯燥的环节,以往简单的案例讲解已不能满足其真实需求,故教师转换授课的模式,巧用竞赛等实践活动的方式传递法律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文化生活》,让学生看到生活与法治的关联。教师通过读书活动,鼓励学生从法律及文化生活的角度去分析,写出相应的读后感,对法律的优缺点进行讨论,为将来法律的完善带来动力。

(四)教师水平的提升

学校在新时期下重视法治思想的培养,但是部分教师水平不足,学校及时组织专业化的教学讲座,给优秀教师进修的机会,使之将先进的授课技巧和经验等进行分享,使课堂饱含时代气息,迎合高中生的喜好,又尊重其个性特点。例如,在讲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即使横跨多个版图,教师也能轻松应对,使学生提出的与课本内容无关的问题得到解答,紧跟授课节奏探究更多的内容。教师随之通过文化的进程让学生感受若没有法治观念,那么文化不会如此全面地得到传承和保留,使之逐渐在《文化与生活》中形成法治意识。

(五)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情境的设计中,教师与法治内容结合,配以身边的真实事例和时政新闻等,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联想到自身的情况,正视优缺点并找到相应的改进方式,纠正以往有偏差的理念,在此过程中形成法治意识。

(六)授课方式的丰富

为了更好地将《文化生活》与法治思想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了解更深的内涵,教师对授课手段进行调整,巧用合作讨论的方式。法治思想的培养下,教师还关注在授课方式的改进下高中生的真实体验,通过互动收集相应的反馈,对授课的成效进行及时反思,随时改进授课的方式,做到动态化。对于以往的考试,教师可以进行创新,通过开放性的方式进行测试,为其法治意识的培养注入动力。

(七)家庭教育的重视

在法治意识的培养中,家庭教育有其独有的示范和熏陶效用,学校在组织法治类活动时应邀请家长参与并提出建议,同时也使其能够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在家庭中与学生共同就周围的事件进行探讨,拉近与家人的关系,又能强化其法治意识,做到家校共育。

(八)网络监管的强化

互联网时代下,高中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虽顺应时代的进步,但也有着不可控的缺陷。学校深知网络有着双面性,易对高中生的理念形成一定的影响,故加强网络的监管,屏蔽不良的内容,与社会相關的部门联手来控制网络环境,让时下流行的线上方式得以健康发展,为学生展示出《文化生活》的真实内容和法治案例及新闻等,使之规范自身行为。

四、结语

新时期下,法治意识已是当代高中生必需的一种适应社会进步的品质,通过《文化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受到相应的启发,明确面对不同的现象该如何去做,该对何种行为和思想进行发扬等。教师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退居点拨的位置,借助《文化生活》内容帮助学生在吃透法律相关知识的同时思想上得到升华,形成较强的法治意识,跟上时代进步潮流。

参考文献:

[1]罗得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

(责任编辑李芳)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高中培养策略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