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9-12-23王强娃

新一代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小学数学

王强娃

摘 要: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间参与“情境、活动、体验、探究”的互动过程。本文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新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对人民币了解较少,教师可以设置“购物”情境:同学们,你买过东西吗?今天,教师想带你们去商店看一看,你们愿意吗?这个商店卖什么?(文具),你们想买些什么文具?引出“元、角、分”,这样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充分认识元、角、分,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功能。再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在超市中购物的情境,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有的学生扮演收银员,通过计算顾客购买商品的总价钱来帮助教学。超市购物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一个场景,这种场景不仅会使小学生产生亲切感,而且还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体验性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及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要逐步培养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在充满疑问的情境中,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思维的方向,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例如,在学习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更好的理解,就可以进行以下的情境创设:在课堂开始后,让学生拿出几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折取1/8,并且用自己想要表现的图案帮它们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到了实践过程,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身体的作用,又推动了他们思维的活跃。学生的知识积累光凭简单的理论知识记忆是不够的,终究还是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实现。通过教师的情景教学法既有利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又有利于让他们的思维得到相应的锻炼。

小学阶段,学生们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时,一定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親身经历,以他们的思维作为整个情境创设的核心,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探索思考。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探究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发认知,激发学生参与的有力措施。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然后,给出三根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通过尝试,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教师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并且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适当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容易理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例如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部分《乘法》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动画,站成六排四列的学生除了可以用6+6+6+6的方法计算人数之外,还可以用6*4来计算,帮助小学生认识到有些加法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就会感到好奇有趣,认识到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共通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在情景创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理解能力较差、生活阅历不足等特点,将情景的创设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才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创设有效情境, 构建探究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