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提高《金融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2019-12-23姜涛

新一代 2019年24期
关键词:金融学效果教学

姜涛

摘 要:在我国金融发展的速度加快的新形式下,影响《金融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学主体的积极性、教材更新的速度、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及教学考核的落后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金融学;教学;效果

金融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金融学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之后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效果。因此,进一步提高金融学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金融学的教学效果与学生与教师的期许目标尚有一段距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影响《金融学》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从外部看,我国金融发展的速度在加快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至2018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为我国的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也在加速,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技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而相应的是,我国在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育方面相对滞后于金融实务的发展,使得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有所加大。

(二)从教育内部来看,又存在以下的问题

1.教学主体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理应重视金融学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高校管理方面是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的。在相关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下,教师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学的教学工作想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另一方面,作为教学的另一主体——学生,在对包括金融学在内的课程的学习态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表现的是“严进宽出”,

大学生们考上大学后,原来在中学时来自老师、家长的压力突然消失,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所下降,再加上教学管理、教学考核上的宽松,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下滑。

由于教学主体的双方——教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想取得金融学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2.相较于金融实务的发展,教材更新速度较慢

金融学的教材编撰工作从目前来看,较20世纪实际是加快了的。以李健编写的《金融学》为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连续更新了3次,应该说更新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与同时期的经济、金融发展速度相比,《金融学》教材更新速度就显得比较慢了,金融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理论,仍不能及时地反映在教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3.相较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的收集、發布、交流的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包括金融学教学在内的教学手段仍然是比较落后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的。这个责任不在于学生,而在于学校与教师,学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基础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便是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平台顺利构建成功,教师不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那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金融实践教学滞后

金融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应该进行金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环节,学生才能锻炼和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金融实践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且不易控制,所以金融实践活动要么不开启,要么模拟进行,这使得金融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差强人意。

5.金融教学考核手段落后

目前,绝大部分的金融学考核还是主要依靠期末笔试,或以期末笔试成绩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种考核方式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地考察出学生对于《金融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知识运用能力的程度。这也无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学》的教学效果。

二、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学》教学效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该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高教学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1.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学校应该从管理角度对现有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安排进行改进,从而改变教师将精力过度投放于科研而忽视教学的现象。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也一再强调:“教师的第一责任是教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充分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再进行科研、社会服务等衍生性工作。

2.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激发、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并且帮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快乐,而一旦学生体验到快乐,追求快乐的本能就可以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形式的变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超过48%,量既已足,必然求职求质,过去那种严进宽出的情况不可能持续。如果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想要顺利毕业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就《金融学》教材建设速度相较于以前应该说是加快的。当然,目前教材建设速度较之金融实践的发展仍是比较滞后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要求教材紧跟金融实践的变化,的确不太现实。那么是否可以考虑由授课教师编写辅助教材。而这种辅助教材主要是以案例编写为主,而案例的选择以金融创新实践中的热点、经典问题为主。这样,似乎可以有效减少教材与金融实践的距离。

(三)进一步改进教学技术手段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学技术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慕课、微课、学习通等教学技术手段将线上线下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这对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包括金融学在内的一线教师并不是信息技术专业出身,让他们制作相关的慕课、微课等,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学校是否可以为一线教师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技术队伍作为一线教师的技术支撑,这样可以使得一线教师尽快克服技术障碍,提高教学技术水平,进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设

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缺乏实践肯定是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而金融实践的风险较大,让风险承受力较弱的学生贸然从事金融实践活动也是不现实的。为此,学校目前已开展的金融实践活动多以模拟实践为主。但是,这类模拟实践的实践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教师还是要尽可能的从金融实践活动中选取一些风险度较低的金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比如在二级市场上的债券逆回购操作,就是一个风险低(绝不会影响到本金)的实践项目,既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市场价格波动及这种波动对交易主体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又不会给实践者带来较大的损失,是个理想的金融实践项目。

(五)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

金融学教学考核的方式也要进一步的加强。应将考核的方式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的课前自学、课中、课后多种测评和实践的结果都纳入到考核评价机制中来。这种全过程的考核评价将有效地避免现有考试前突击的投机行为,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的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

综上所述,在金融发展迅猛的宏观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缩减教材内容与金融发展的距离,提升教学技术手段,科学重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方能够进一步提高金融学教学效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如月,谷尚衍,袁泉,胡晓晗.新形势下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消费导刊,2018.(45):102.

[2]邓旭霞.应用型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9):129-131.

[3]董春丽.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学”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7.(24):28-30.

[4]高教司司长吴岩.2019年,打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126/c1006-30591682.html.

猜你喜欢

金融学效果教学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抓住“瞬间性”效果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