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016-07-05冯翠江

考试周刊 2016年49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数学教学

冯翠江

摘 要: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其在体验和探究中寻求乐趣,感悟生活中数学之美。从而开动脑筋,激发求知欲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点燃思维火花,实效课堂高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情境 求知欲望

新课程以强调学生为主体,弘扬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和自己创设的有效情境中,充分地“动”起来,激发求知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而低年级的学生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被具体新颖的情境所吸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激发求知欲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根基。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在教学《线段长短比较》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两个学生到前面比较高矮,邀请了具有不同身高的同学参加,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有几种比较方法?让学生讨论,通过汇报总结出3种,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站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可能是什么情况?最后通过实际操作恍然大悟。这样学生在积极实际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在应用中学到了基础知识,而且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创设生活情境,感悟生活中数学之美。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上数量关系和空间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有关概念的含义,我请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是圆的,可以举例进行说明,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课后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第二天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的兴致很高,第二天都很主动地进行汇报。有的学生举出了许多实例。还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想象中的恐龙世界和卡通中的情境都画了出来,让其他学生看图说图意。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进而进一步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理由,以及圆的概念及其性质、意义。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设计了一个“鸡兔同笼”问题引入:“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将军孙子为了奖赏将士,送去鸡兔一笼,只知‘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聪明的同学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同学们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2.采取把知识生活化的形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例如教学《线段长短的比较》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先请班上一个个子中等的学生到前面来,问大家他是高还是矮?有的说高,有的说矮。我没说话,走到他的旁边。“他矮,老师高。”学生异口同声。我又请了班中最矮的学生站到我们旁边。“后来的同学最矮,老师最高。”学生高声说道。我笑着说:“是吗?”我让个子最矮的学生站到了椅子上。“现在谁最高?”我笑着问。“还是老师最高。”“不,站在椅子上的同学高。”学生的意见开始不一致了,接着学生讨论合理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的兴趣。

3.采取竞赛的形式。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热情就会更高。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必须发挥顽强拼搏、勤奋耕耘、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做起,真正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环境中,通过自主地“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我们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只有教师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有创造力,继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有教师自己不断学习,钻研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才可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钻研和创新;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师生共同参与,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丰硕的创造之果,放飞创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主编,王炎明,编著.教学创新与创造思维的培养.

[2]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设有效情境, 构建探究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