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中班戏剧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9-10-21宋芬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班思考实践

宋芬

【摘 要】儿童具有戏剧天性,儿童需要戏剧的滋养、戏剧的熏陶。戏剧是儿童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戏剧教育能给予儿童形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时空和领域,让问题更加自由、畅快地在感悟和创造的生态中得到解决。

【关键词】中班;戏剧主题;实践;思考

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是指围绕某一主题,从儿童戏剧经验整合到经验提升的过程。师幼共同建构的一系列戏剧活动,即从戏剧表达出发,到戏剧创作,最终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我园在中班部开展了《我的幸运一天》、《大树和小鸟》、《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三个戏剧主题活动的研究。随着戏剧主题的开展,笔者逐渐产生了一些新想法、新理念、新实践。下面,笔者将从戏剧主题的架构、戏剧课的实施、戏剧小游戏的贯穿、戏剧环境的烘托以及戏剧表演的形成这五方面,阐述一些基本的思考与做法。

一、戏剧主题的架构要清晰,保证逻辑性

在戏剧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教师与幼儿兴趣点两方面入手。教师可以从幼儿们的对话、绘画、观察、问题等来了解幼儿的想法,如果通过以上途径并未产生由幼儿引发的主题,则教师可检视课程中广泛的主题范围。如《你愿意做我朋友吗》是基于“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主题而生成。又如《大树和小鸟》的活动中,孩子们共同观察、细心照顾,然后讨论大树与小鸟的关系,由此生成《大树和小鸟》戏剧主题活动。

当戏剧主题确定后开始架构活动,在活动架构时首先头脑中有要有整个剧的思路,比如《大树和小鸟》,架构为四幕,第一幕为快乐百鸟林,第二幕为小鸟失去家园,第三幕为争做护林人,第四幕为幸福大森林。在戏剧主题审议时,教师对于每一幕的分析,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比如第三幕争做护林人,这个护林人怎么来的?有的教师会以成人的想法说树木砍光了,空气不好了,人们自醒要保护树木。但是,站在整个剧的角度,会与前面的小鸟脱节,如果这样实施每一幕就没有贯穿点,所以后来改成小鸟呼叫护林人来帮忙,最后感谢护林人,这样整个剧才有始有终,而不缺逻辑性。教师要从最终的形成反推前面每一幕的衔接,然后鼓励幼儿以戏剧的方式表达对戏剧主题的了解,使幼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创造者,充分展现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戏剧作品的理念。

二、优化戏剧主题课,以点带面

活动的实施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推动。

(1)邀请有戏剧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指导,并将指导后的意见与调整教案给到同组教师,跟进实施,效果检查。

(2)请同级组上的好的教师上示范课,课后将课堂策略梳理,及时发到群中让教师对照消化,形成备案录。

(3)戏剧工作坊的教师将好的策略分享给其他教师,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学习书中好的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戏剧小游戏层层贯穿,无处不在

幼儿园戏剧游戏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与表情、声音与语言,进行感知、想象和表达的戏剧教学游戏活动。当进入戏剧主题后,可以将晨间秀改成与戏剧主题相关的戏剧小游戏,通过戏剧游戏来提高幼儿的空间感、肢体動作的表达表现、与同伴合作等各方面能力。下午的区域活动也调整为与戏剧相关的戏剧游戏活动。做到戏剧无处不在,贯穿一日生活中。

我们还进行了戏剧小游戏的分享,让每个班将成功、有价值的戏剧游戏进行介绍,让教师们借鉴使用。因为戏剧游戏可以用于戏剧活动中,既可作为戏剧活动开始的暖身游戏,让幼儿很快进入戏剧的氛围里,也可以用于戏剧活动的结束环节,让幼儿从戏剧的幻想世界里回归现实生活,身心得到调整。

四、戏剧环境的布置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戏剧主题环境布置不可或缺。与幼儿园主题课程在环境布置方面的要求一样,戏剧主题活动也需要展示区和各类区域的设置,这样做既能为幼儿营造戏剧的氛围,也能为幼儿提供展示戏剧探索的平台。

(1)主题墙的布置:主题墙主要呈现主题的来源,主题的推进,幼儿个性化的表达、表现,要随着主题的推进呈现主题路线图,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也可将主题中的主要角色、对话资源、场景建构等全部呈现。

(2)区域的布置:一般语言区、美工区、表演区偏多,但科普类的戏剧也可结合科探区探索。区域间可相连,如美工区进行道具的制作,语言区进行台词的创编或小剧场偶剧的台词演练,表演区进行剧本创作等,创设行为一体化的戏剧主题区域。

(3)宣传海报:各班与幼儿共绘戏剧宣传海报展示在大厅,为后期走班表演起到宣传作用,也为家园共育形成纽带。

五、戏剧表演重细节,落实发展

戏剧表演则是在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的基础上,在观众面前分角色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角色的选择与装扮、剧场的布置、分幕排练和正式表演等内容。例如,在《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戏剧主题活动中,在戏剧表演部分首先开展“我要扮演×××”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或通过竞选办法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接着进行四幕的排练(孤单的小绿鼠、小绿鼠找朋友、小绿鼠与大象、大家都是朋友);再进行完整的排演;最后是正式的演出。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一)在戏剧表演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表现能力

幼儿园的戏剧一般都是借助绘本、童话故事、动画片等经过改编才形成剧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强化幼儿的动作、语言、表情表现。如《我的幸运一天》中为了凸显狐狸的饥饿,孩子

们会迁移生活经验,把狐狸磨指甲等动作一起创编成儿歌:清晨起床伸懒腰,肚子饿得咕咕叫。刷刷牙,洗洗脸,磨磨剪刀修指甲,今天我们吃点啥?孩子们在创编过程中,体验到了故事表演的另一种乐趣,语言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在戏剧表演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戏剧表演能够释放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心理情绪,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例如,在《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剧情中,由于小绿鼠的颜色、种类的原因,绿色的青蛙、蝈蝈、变色龙都不愿意做它的朋友,但是最后小绿鼠遇到了大象,它们成为了朋友。在这个剧中,可以引发幼儿间的讨论,为什么大象不是绿色的也愿意做小绿鼠的朋友?引发幼儿感悟朋友间只有相互尊重与接纳,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于是,在这个戏剧主题活动中后面就创设了交朋友的游戏,通过交朋友的戏剧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在戏剧表演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戏剧表演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让幼儿充当演员,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他们爱创作、爱自由的天性。例如,在《大叔和小鸟》戏剧表演中,里面会出现很多小鸟,幼儿就可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创编出更多优美的舞蹈动作,变化不同的飞行动作和方向。又如,许多幼儿扮演砍树人时喜欢加上夸张的动作、表情、道具,这些剧中是没有的,这就是幼儿再创造的具体表现。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戏剧表演为幼儿发挥想象力提供了平台与空间,为幼儿的大胆表达表现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四)在戏剧表演中重细节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走班表演当天,教师需全程监管,要关注到各个方面,比如配班教师的分配、表演幼儿以及观看幼儿的安排、点评环节的有效性等,分配走廊看护人员、观众看护人员、音控人员、摄像拍照人员等相关人员。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等表演者到位后,笔者承担起播音员的角色,开始宣传剧幕,提醒小观众们凭票入场,这样就增加了戏剧活动的仪式感。从表演到点评有30分钟的时间,这样一方面做到不相互干扰,使表演有保障,因为各班之间表演时长不同,以往表演完了就会回班了,在这个过程中会干扰未表演完的班级。另一方面将点评与现场对接,更加方便當场点评交流,孩子们更有参与感、体验感。这里的点评将剧情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征询观众的意见,说出最喜欢剧目里的情节,晨晨说:“今天,我最喜欢小猪的表演了,因为小猪很聪明,很勇敢,遇到危险能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对话、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本场的“闪亮之星”。我们还对小观众进行点评,表扬敢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评出最佳观戏者,真正起到让活动助推每位幼儿发展的目的。

戏剧主题活动,是孩子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共同构建的过程。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当小演员在表演、小观众在评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大胆自信的表现,更看到孩子们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梅.表达.创作.表演——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中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5).

[2]余喆.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学活动浅析——以中班儿歌“理发”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15).

[3]李葱葱.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7):35~38.

[4]焦敬涵.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济南市几所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中班思考实践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