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评价标准及实施

2019-10-21朱明妮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初中美术实施

朱明妮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结合起来,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做到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实施。教师依据评价标准,更多地肯定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评价标准;实施

艺术教育是整体教育不可忽缺的部分。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它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极为重要。美术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理解和把握美术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注重多种教学评价方式,指引学生有效学习。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参照南通地区初中学生身心特点,教学要坚持整体性、协调性、客观性等原则,主要从初中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两方面,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建构初中学生美术学习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其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评价标准可划分为四个指标,分别是基础知识掌握(20分),审美趣味形成(15分),欣赏能力呈现(50分),情感意志表达(15分)。

我们可以将四个指标展开制定详细的评分要点。比如:知道并理解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等(2分);能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3分);能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5分);能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认识(3分)。

在实施评价标准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教材、不同生源等情况来设制或调整学习领域的权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学习领域的评分要点进行适度删减或添加,使之更加符合学情。由教师(或学生)对照评分点来确定学生(或自己)在此领域学习中应得的分值。制定了这样的评价标准,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整个过程,让评价标准得到全面具体的实施。

经过抽样调查,初中生一般比较喜欢造型表现课和设计应用课,而对欣赏课的学习不是很积极。那么如何在欣赏评述单元更好地实施评价标准呢?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有效评价。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多元化评价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审美能力等得到提高,并爱上欣赏课的学习。让“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中如何进行评价呢?笔者认为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课后整理等方面。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比如,在上《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这一课教学过程中,评价片段如下。

老师:我看到各组同学的桌上都放了本课的学习资料,看来大家课前准备做得很好,学习态度积极端正。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课件展示作品,学生自带打印的资料),先自主学习,然后请同学先介绍一下作品的基本信息。

(各组都有学生积极举手要回答)

老师:说得很好!大家课前工作做的很细致,希望继续保持!我们以小组形式分别讨论作品的相关历史背景、画面内容、构图、绘画特色等,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

学生A:说来有趣,这幅画的问世,竟是出于皇帝监视大臣的需要……

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作品的相关背景,非常好,我们都喜欢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听得也很入神。

学生B:我被这幅画震撼了,画面内容很丰富,人物多,描绘了韩府夜宴的全过程。整幅作品分为五段……

老师:在介绍内容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整体感受,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非常棒!我们再观察仔细一下,看看画面除了人物还有什么?

学生C:床、乐器、鼓……

老师:那我们接着分局部具体探究一下画中的内容(课件展示相关图片、信息)

……

欣赏课是容易枯燥无味,但只要精心设计,注意评价的环节,还是很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准备这很重要,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教师给予他们鼓励的评价语言,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睁开心灵的眼睛,激发他们的欣赏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程序,学会用评价术语来评价作品。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欣赏,学生们能从中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涵养人文精神和情怀,形成较高的审美品位。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若干反馈,及时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强化,这样在评定学生成绩时会很方便地實施本学习领域的评价标准。

二、鼓励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或结束后,对自我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价。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信的精神风貌,这样会使评价更为公平和全面。比如,笔者在教学《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一课时,给学生们发了一张自我评价表。自我评价表上设计了姓名、班级、学号、日期,以及一些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的问题,比如我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如何?我对这节欣赏课的感受是什么?我希望自己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自我评价表上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课进行变化,这样让学生们根据实际课程内容,积极、全面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评表,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便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评价标准得到更准确地实施。

三、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比如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上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美术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评价标准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可以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发表对美术作品的见解,并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述,或者进行创意性临摹来帮助学生睁开心灵的眼睛,发挥想象,发现自我,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比如《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这一课,学生选做一种作业,写评述小短文或创意性临摹《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在评价作业的环节,笔者让学生们自评、互评,然后笔者再点评。学生们在互评阶段看到了别人的优点,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同时对自己的作业有了新的认识。笔者在点评时注意运用评价术语,表扬了他们积极参与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也提出一点建议。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可以对照评价标准的评分要点给学生们评出此单元应得的分值。

总之,评价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活动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也是为了突出美术课程学习的价值和促进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有效的多种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让评价标准得到公平全面的实施。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通过解读导赏的方法,利用一系列的有效评价,帮助学生解析、感悟、收获美术作品传递出来的真善美,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欣赏作品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笔者相信,美术一定会让学生们的心灵睁开眼睛,随时捕捉世间的美丽风景!

参考文献:

[1]孥碧夯.初中美术课"欣赏-评述"教学的几点探索[J].考试周刊,2011(53):216~217.

[2]窦华吉,丁立慧.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评述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0(04):29~30.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初中美术实施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