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救护意识与技能的必要性研究

2019-09-10张岩松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校

摘 要:目前,学生自我救护意识与技能培训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实施学生自我救护教育的有效手段,使得体育教学与自我救护教育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对高校存在安全隐患因素的描述与分析,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自我救护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自我救护意识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科研项目资助,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7XB015Y。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9-094-02

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体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趋势由个别特例问题逐渐演变成普遍共性现象。南开大学曾公布数据:2017届毕业生体质测试及格率仅为37.1%,无疑为体育界乃至教育界敲响了警钟,毫无疑问这并不是高校高等教育的初衷与期待。后来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体质,南开大学为体质检测合格的同学,颁发了由校长签发的、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同等重要的《体质健康证书》。虽然南开大学“敢为人先”的公布了毕业生体质健康低及格率的“不雅”实情,“开了全国高校之先河”,但它也基本坐实了学生体质的现状,成为了众多高校的缩影。以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丰富性、趣味性愈来愈强的同时,频繁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学生安全问题。不可否认,在这些意外事故中有学校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学生身体基础的薄弱。每次意外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学生身体、经济的重大损失,还会损害高校的社会形象,严重质疑高校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从而使得任课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畏手畏脚”、提心吊胆。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不仅需要锻炼学生体能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应注重大学生自我救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而有效保障高校的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地开展,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1高校环境下的自我救护释义

自我救护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面临或遭遇危机时,为了能够谋得自身安全、规避风险、克服危险等形成的一种自救或救助他人的本能意识与手段,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经验保障与文化结晶。自我救护教育,顾名思义是指人类的自我保护教育,针对于人类的自救及救护他人的本能手段进行推广、强化的一种促进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安全自我救护教育应是其重要构成要素。任何的专业文化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健康安全的躯体基础之上,才能体现高校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显然,增强学生自我救护意识对于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高校环境下大学生的常见安全隐患

2.1校园意外伤害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对于各种生存技能,用以来规避与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意外”事件。可以认为,“意外”是人们无法掌握与很难控制的,其主动权并不在自己,但是如何处理“意外”,却是人们可以掌握与学习的经验与技能积累。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学校环境,其实是各种意外频繁发生的地方,尤其是学生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各种运动损伤,甚至是受伤之后因处置不当而造成的二次损伤。

2.2校外交通意外

大学生活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简单美好、无忧无虑的特殊时段,不仅拥有相对富余的闲暇时间,更是具有绝对充足的精力与探索欲,尤其各类假期为学生提供了校外出行的时间前提。但是由于学生现实条件的限制,在外出经费方面往往需要各种节约,从而促使学生在面临外出交通工具的选择时,倾向于价格低廉、安全系数低的交通工具。通过自我的麻醉,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各种交通往返活动。而这,更是造成了学生遭遇交通事故频繁的重要原因。可以认为,在交通意外发生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其他客观因素的存在,但是由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或主观因素而造就的交通意外,占据了最主要的因素。

2.3地震火灾等灾害

谈及地震,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就是2018年的5.12汶川地震。在此之前,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与理念中,绝大多数的学校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将地震、火灾的演练教育深入实地、落到实处。不论是从学生角度,还是学校层面,都是一种官方的表演活动。学校教师、领导不关心不在乎,学生也是嬉嬉闹闹作儿戏看待。自汶川地震之后,国内教育尤其是在关于地震、火灾等常见灾害的救护教育方面尤为看重,逐步将各种自救与救护知识进行系统的传授与指导,而不再是停留在演戏、表演的层面。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这种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灾害都是极为常见与普遍的,因此,强化学生对于这一系列灾害的自救意识,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

2.4网络安全

关于互联网安全事件,网贷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而网恋、见网友等现象,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线。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地球村的形成,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于人们把断网当作时下的一种“酷刑”。然而,互联网作为一个网络虚拟平台的存在,其各方面的现实制约与监管难以面面俱到,而且还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往往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各种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裸贷”一个令人心痛、愤怒的字眼,在互联网中聚焦。对于那些学生而言,在极度纵欲、超前消费、攀比生活的生活态度下,置自身教育、修养、道德于不顾,将自己推向火坑,跌入舆论与伦理的万丈深渊,实为令人愤怒。

3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救护教育的必要性

3.1体现体育教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体育教学作为高校开展救护逃生技能教学的有效途径,依托于体育课来进行救护逃生的教学,主要得益于以下特点。首先,体育课堂形式有利于逃生救护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体育课上,因为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性,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观看教师的动作示范与动作细节讲解,还可以进行科学有效的情景模拟练习,再通过教师的错误纠正与正确引导,使得学生掌握自我救护与逃生的技能。其次,体育课堂的身体素质训练,奠定了学生救护与逃生的身体素质基础,而各项身体技能的练习,更是直接作用于学生救护技术与逃生技能的实践应用。最后,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特殊性有利于救护逃生技能课的开展。体育教师在实践中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凸显,对人体运动解剖、生理、康复等人体科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全面,具有开展救护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說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救护教学是极为可行而且必要的。

2.2开展救护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在生命教育的组成中,生命救护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的构建是其重要成分。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关怀生命的教育。无论是从体育教学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学生自身存在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必须把学生看作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把体育教学的目的、过程都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而不是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对象,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单方面的,把不完全可控的生命体看成是完全可控的生命体。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引下,体育课程中开展救护知识的教育必然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2.3开展救护教育是对自然灾害的重要预防措施

地震、洪水、火灾、传染病等自然灾害经常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诸多的自然与人為灾害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我国公民救护逃生知识普遍欠缺,离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这种对救护教育缺失和漠视的现状应该得到改善。学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基地,依托学校体育课程开展救护逃生技能的教育,全面提高公民对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安全事故的预防、自救、互救与救护的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结语

生命是宝贵的,救护教育应当引起重视。把救护教育纳入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一次更新,也是体育教学理念的一次变革。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为出发点来理解“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是通过最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生命的实现者、维护者,引导学生去展示生命的魅力。通过多种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救护教育可以完成其使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骆红斌,马勇.文化自护与危机解救[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赵丽明.初探高校急救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61):2016.

[3]刘彩绵.大学生自我救护教育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4(104):166-167.

[4]张军根,蔡兆斌,宋因力,鲁美丽,唐春福,余灵芝.高校急救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08.7(3):1-3.

作者简介:

张岩松(1991—),男,汉族,山东烟台,助教,硕士研究生,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