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模式初探

2019-09-10潘晓宾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小学数学

潘晓宾

摘要:在教学中,智慧教育模式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教育创新”为出发点,从数学理念、智慧教育环境、创新教育评价三个方面作梳理,改善、丰富课堂,形成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型数学课堂,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信息化 智慧教育

“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认为任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创新,即使遇到坎坷,走两步退一步也要向着创新之路迈进。当下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以信息技术和创新教育理念为代表,正以开放的姿态迅速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方式,但是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仍然停留在普通应用层面,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的强力推手,那么如何运用陶老倡导的“创造精神”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这几方面的思考。

一、梳“理”汇“新”,引发“创造”

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和教育理论的关系愈发密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悄悄发生改变。其次,现代数学教育模式的形成广泛吸收数学理论,哲学理论,信息理论等,使教学模式发展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趋势,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创新,为“智慧”教育开展奠定基础。

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梳理

传统数学教育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初步,解决问题等;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小学的内容划分知识领域、学习目标、数学素养三大板块,在知识领域包含: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运用。学习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显而易见,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适当的整合,并提高了数学素养等价值评价体系。“符号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的提出是对学生的抽象意识和数据整理概括的提升,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的对一系列数据的领悟。随着课标对学生掌握知识要求的提升,教学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的革新,探索教育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2.小学数学课程中新理念

随着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智慧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众所周知,数学是很多学科的核心,应对滔滔不息的信息化进程,对数学素养的要求日益增加。相关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论对数学教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好的教学模式、方法,都只是“纸上谈兵”。目前的数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普遍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信息化教学和数学教学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教育热点-“智慧教育”。微观层面体现的是课堂教学信息化,把课堂作为智慧教育的着力点。从宏观来看,智慧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个性化学习,实现学生的智慧成长。

二、创设教学环境,有效“创造”

信息技术对教育模式的融入并非是单方面的进程,而是双方的一种互补。信息化教育对小学数学发挥着许多有利因素。

1.求同存异,合理规划

教室是课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仍然是实现教育的引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是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现阶段普遍采用投影、电子光盘、OFFICE套件、微视频等主要方式实现课堂教学,随着平板课堂、智慧课堂的普及,出现了不同形态、不同种类的教学资源,但各式的教学资源缺少系统的规划,不同标准的资源也无法实现互通,协同使用。其次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学与教的便捷环境,但学生仍然按照统一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很好的区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由于智慧教育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主要的应用在试点班级,没有形成成熟的应用模式。从智慧教育的发展来看,传统教育的集体优势要保留,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占比需要加大,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建立体系是现阶段的着力点。

2.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积极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共享为主要形式,教师可以得到丰富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数据,以平台为依托,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数字化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相长。例如,在教学《不规则图形面积》一课时,利用Scratch软件。将树叶形状导入长方形格子图,将树叶设为黄色,通常利用数格子方法估算树叶面积;现利用软件在长方形网状图中随机坐标,重复1000次,10000次···计算出坐标落入黄色树叶范围的概率。把长方形面积乘以概率就可以估算出树叶的面积。对于复杂的问题,学生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当中。

三、智慧教育需要“创新”评价

教育的评价虽不能直接使学生和教师产生创造力,但是评价的作用会抑制抑或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从而影响智慧创新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和教育方式的评价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

1.评价目的的转变

外因是事物形成的条件,如果没有合适的教育环境,再富有创新能力的人也无法激发创造转化成现实。因此,智慧教育的评价方式要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发展。

创新评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采用平板作业本时,根据后台的处理,教师能得到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练习或指导。如教学《认识射线、直线》一课时,设计了1. 连线题:直线、线段、射线、曲线;2. 分别划出一条射线、直线;3.特征判断题。3题的正确率分别是96%、92%、80%。因此,题一和题二只需對号进行专项指导。题三可以全班归纳总结加深印象。像这样依托信息化教育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关注每个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对团队协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上也具有的一定提高。

创新评价关注学生特长发展。六年级《解决问题策略-假设》一课时,有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有的孩子擅长于动手画图···利用教室掌中宝,高清投影等设备进行小组直播,实时同传,迅速有效采集了不同种类的解答方式展现在一体机大屏上,学生上台动手操作课件演示等。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在于知识层面,针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关注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2.动态的教育评价

智慧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对此的评价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去确定新的动态评价指标,评价的指标也要具有适应智慧模式变化的动态性。围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适合本身智慧教育的特色的评价方式。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发散思维、语言表达等进行全面的大数据跟踪评估,建立具有学校特色评价机制。以此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提倡的智慧教育模式来说,陶行知老先生所倡导的“创造精神”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动力。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教学中更多的联系学生实际和现有的技术,有机结合,穿插到小学数学实践当中去。以便真正推动教育的“智慧”生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小学数学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