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9-09-10温伟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班级管理小学

温伟梅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生的纪律性和服从性相比高年级的学生更低,所以在管理层面一度给小学教师带来很多的困扰和难题。班级管理的宗旨是小学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条例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小学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树立服从管理的集体意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班级管理中尚且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小学班级管理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小学班主任相比于单科任课老师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不仅要保证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要建设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班级管理依然存在着很多阻碍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问题,如果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付诸于实践,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也可以更好地构建和谐友爱的小学班级、保证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解决存在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将问题进行归类,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从学生层面上看,小学班级的难以管理和小学生的心理年龄成熟度有着莫大的关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尚不健全,存在着诸如好动、贪玩、调皮、自制力低下以及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从老师层面上看,传统的教育思想使得我们的小学班主任更侧重于学生的成绩发展,更加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班主任的管理意识尚且停留在落后的应试教育思想中,无法做到思想转变,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某些教师的学习意识不强,对新近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无法做到及时学习及时领会以及加以运用;教师自身的素质欠缺,长久枯燥的班级管理使得小学班主任失去耐心,陷入班级管理的恶性循环中;小学班主任的不作为使得小学班级缺少凝聚力。

从学校层面看,目前小学的领导对小学班主任的认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存在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能力不一定能够匹配其职位的问题。领导理所当然地认为师范生毕业出来的新老师可以胜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对培训新老师的建设活动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校的管理环境不利于班级管理环境的发展,学校没有建设出良好的管理氛围,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管理制度上看,小学班级的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存在着管理模式过于主观、一成不变以及缺乏活力的问题。以往数十年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影响了几代教师的班级管理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出现主观臆断的问题;管理模式陈旧,班主任没有学习新管理模式的意识。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善用“学生管理学生”,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小学生的心理与成人不同,引导小学生管理小学生有助于改善班级的管理环境,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另外,小学班主任相比于其他任课老师要做的工作更多,需要对学生担负更大的责任。所以让班干部帮助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可以让小学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班级的和谐氛围营造,从而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

(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

小学班主任必须具有民主管理的思想觉悟,民主化的管理对班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想要开展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同时进行变革。首先,班主任应该端正自身的管理态度,注重建立与小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重视民主化管理队伍的建设;最后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

详细地说,小学班主任需要长期持有爱护学生的育人之心。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最重要的是,小学班主任要跟学生交朋友,只有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征以及学习水平,班主任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管理的过程中避免与学生产生冲突。

小学班主任在建设班级管理队伍时,一定要注重民主化的选举。班主任可以进行分组投票,筛选出班干部,然后对班干部進行班级管理的内部培训,培养出更适合班级管理的队伍。让学生来选择管理队伍的组成,不仅可以让管理队伍的构成更加合理,还能让班干部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减少很多困难。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充分信任学生、信任班级选拔出来的班干部,要做到合理放权,让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中有足够的发挥空间;班主任也应该做到透明化管理,在班级里颁布的每一项管理条例都必须做到公开执行、公开处理。

集体意识的建设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凝聚力高的小学班级往往在管理方面更为有效。每一位小学生都是小学班级的一部分,当所有的学生都具有自主管理的集体意识,那么整个班级的纪律性必将有所提高。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给学生灌输集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中,让学生在班级的管理中产生自我存在感,强化他们的主人公意识。

(三)后进生的平等管理

尊重两个字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可或缺的存在,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公正公平的环境,班主任必须抛开以往应试教育中对差生、后进生的有色眼光,平等对待自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争先争优的潜意识,后进生的成绩落后是由极为复杂的原因构成的,班主任不应该只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德行。

小学生自制力差极易受到影响,后进生大多数并不是因为学不会或者智商有缺陷,更多的是小学生受外界因素影响无法专心学习,如家庭、交友、班级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乃至整个学生教育中,存在着诸如发言权不平等、应试权不平等、座次不平等以及活动参与不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班主任应该极力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班主任需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小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用心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后进生专心学习。对后进生的平等管理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有助于建设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尚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去勇敢尝试,只要班主任能持之以恒地爱护学生,平等对待任何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必定不再是问题。

结语:

小学班级的管理关系着我国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对我国的人才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友爱和谐平等的小学班级是每一个小学班主任和小学生都追求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针对目前小学班级存在的管理问题展开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努力上进。

参考文献:

[1]陈颖敏.小学班级有效管理策略[J].江西教育,2018(06):12.

[2]刘进荣.刍议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7(20):14.

[3]张永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77.

[4]马海燕.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26.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班级管理小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