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尽我为民为国心

2019-09-10石麟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

摘要:张养浩是元代著名作家,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他到陕西赈济难民并以身殉职期间的散曲诗文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文章以这个特殊事件为切入点,全面探讨张养浩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诗文散曲之作,认为这些作品是一个有良知的官员艰难赈灾历程和博大仁爱胸怀相结合的真实记录,从而,充实了张养浩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对我们今天的干部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张养浩;赴秦赈灾;散曲诗文;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19)01-0005-06

古往今来,标榜自身忧国忧民的官吏和文人不在少数,但真正为苍生黎民呕心沥血者能有几人?至于为了百姓而贡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的达官贵人则更是凤毛麟角,而张养浩就是这样一位极为罕见的“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的人物。

一、张养浩其人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山东济南人。《元史》有传,摘其要如下: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后以父老,弃官归养,召为吏部尚书,不拜。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泰定元年,以太子詹事丞兼经筵说书召,又辞;改淮东廉访使,进翰林学士,皆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檢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卷一百七十五)[1]4090-4092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已能够大致了解张养浩之为人为官。幼时的张养浩,就具有极大的同情心,拾金不昧,追赶失者而还之。正是这种自幼形成的仁者胸怀,使得当官以后的张养浩能够“用尽我为民为国心”。(张养浩[南吕]一枝花《咏喜雨》)[2]444三十五岁担任堂邑县尹,张养浩就充分体现了为民造福的初衷。首先是破除迷信,住凶宅、毁淫祠,然后免除对曾经的犯罪者侮辱性的责罚。并说出许多官员不可能也不愿意说出的话:“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这应该是封建时代对普通百姓偶尔违法犯事的“罪犯心理”的最清醒、最符合实际的认识和阐述。在容许和促使偶尔犯罪者走向自新之路的同时,张养浩又对那些危害百姓利益的黑恶势力实行坚决打击,将他们“尽置诸法”,结果是“民甚快之”。 当时的堂邑人民真是幸运,他们遇上了张养浩这样的宅心仁厚、清廉正直、年轻有为、刚柔相济的好官。因此,张养浩“去官十年”之后,当地百姓“犹为立碑颂德”。

此后,张养浩入朝历官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又因直言敢谏而屡遭风险。至治元年(1321),以父老辞官家居。后朝廷七次遣使征聘,均辞不就。然而,就在他解甲归田,不想再入仕途时,就在他离开官场八年,生活得消遥自在时,一件突然的事情发生了:“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到关中赈济难民。张养浩散尽家财,闻命即赴。一路上,“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并一再为灾民祈雨。到官四个月,惩治发“难民财”的贪官污吏,为百姓提供方便,倾囊橐以赈饥民。甚至每天住在办公场所,夜以继日地工作。每想到人民的痛苦,辄“抚膺痛哭”。最终忧劳成疾,一病不起,以六十高龄以身殉职,死在了赈济灾民的岗位上。这样的官员,才是真正的百姓的“父母官”。因此,张养浩去世之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这应该是对死者最高的崇敬和慰藉。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对张养浩“用尽为民为国心”的行为发出了由衷感叹:“他把一切都献给了灾民,包括他已到花甲之年的生命。如果每一个为官作宦之人,都能像张养浩这样心里装着百姓,甚至为人民而死,如果人人心中都有这种人伦大德,人人皆为尧舜,人人皆为张养浩,那么,天下何愁不治?人间何愁不美?”(《〈山坡羊·潼关怀古〉导读》)[3]

张养浩是元代后期重要的散曲作家和诗人,他的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存套数二、小令一百六十一。多写山林隐居之趣,亦不乏揭露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之作。风格平易自然,不事雕琢。其诗文亦有好作佳篇,诗风多样化,清逸、豪放,兼而有之,有《云庄类稿》。对于他的作品,四库馆臣有十分中肯的评价:

其言皆切实近理,而不涉于迂阔。盖养浩留心实政,举所阅历者著之。非讲学家务为高论,可坐言而不可起行者也。明张纶《林泉随笔》曰:“张文忠公《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观其在守令则有守令之式,居台宪则有台宪之箴,为宰相则有宰相之谟。醇深明粹,真有德者之言也。考其为人,能竭忠徇国,正大光明,无一行不践其言”云云,其推挹可谓至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4]

四库馆臣以及他们所转述这些推崇备至的赞誉之辞,应该说是符合张养浩为官为人实际的。虽然这里评价的只是张养浩的议论文,但也同样符合他文学创作的实际。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张养浩受命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赴秦赈灾以后的散曲及诗文作品。

二、赴秦后散曲之作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二月,张养浩被召为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赴秦地赈灾,此后,直至他去世,不到半年的时间,留下的散曲作品有小令十三首,套数一套,罗列如下:

[中吕山坡羊]九首:《北邙山怀古》、《洛阳怀古》、《潼关怀古》、《沔池怀古》二首、《骊山怀古》二首、《未央怀古》、《咸阳怀古》。

[中吕喜春来]三首:“十年不做南柯梦”、“路逢饿殍须亲问”、“亲登华岳悲哀雨”。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南吕一枝花]套《咏喜雨》。

以上作品,我们可以统一称之为张养浩受命赴秦后的散曲。而这些作品几乎全都贯串一个主旋律:“用尽我为民为国心”。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的代表作,也是上述这一组“怀古”之作的最强音。曲中写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437

该篇乃作者赴陕西途中经咸阳时作,题目虽为“怀古”,其实是“伤今”。全篇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对历代王朝的兴衰史作了全面、深刻的反省。“峰巒如聚”三句以磅礴气势描绘潼关地势的险要,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扎实的铺垫。“望西都”四句写历史变迁,大有沧海桑田之感慨。结末二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紧接前面的抒情而生发议论,发出了封建时代为普通民众呐喊的最强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千古以来铁的事实:无论朝代兴衰更替,受苦受难的永远是苍生黎元,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全曲开篇三句写景,中间四句抒情,结末两句议论,三者融合无间,气势雄伟,感叹深沉,为元人散曲中罕见之佳作。王季思等先生评价说:“这首曲通过‘宫阙万间’的化为焦土,发出了不管封建王朝的兴亡,都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慨叹。吊古伤今,同情人民命运,这在元曲中是少见的。”[6]何贵初先生对此篇的认识有独到之处:“在朝代兴替中,其他作家只是一味嗟叹世变无常,人事沧桑;但张养浩却在变中看到不变——老百姓受苦受难总是不变的。”[7]233-234薛祥生、孔繁信二先生对此篇也有中肯的评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二句,写由怀古所引出的历史性的结论:不论哪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带给老百姓的只有苦难,谴责了新王朝的罪恶,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这样深刻的认识,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8]193

其实,怀古伤今、关心民瘼是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怀古”组曲统一的幽怀悲诉,其他曲子中也多有意义相同的表达。如:“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汉唐碑,半为灰,荆榛长满繁华地。”(《骊山怀古》)“君也,谁做主?民也,谁做主?”(《沔池怀古》)“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北邙山怀古》)“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未央怀古》)“想兴衰,若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咸阳怀古》)[5]436-438对于“缅怀古迹”之作怎样转换为“关心民瘼”之内涵这一问题,何贵初有精当的评说:“借赵惠文王和秦昭王渑池相会一事发挥,不满蔺相如‘太粗疏’,着眼在‘民,干送了’。如果赵王或蔺相如席上被杀,赵国一定陷入无君无相的混乱局面,那时候,受苦的就是赵国的老百姓了。”[7]233何贵初此处所议论的乃是张养浩《沔池怀古》二首,全文如下:“秦如狼虎,赵如豚鼠,秦强赵弱非虚语。笑相如,大粗疏,欲凭血气为伊吕,万一座间诛戮汝,君也,谁做主?民也,谁做主?”“秦王强暴,赵王懦弱,相如何以为怀抱?不量度,剩粗豪,酒席间便欲伐无道,倘若祖龙心内恼,君,干送了;民,干送了!”[5]436

羊春秋先生尝言,张养浩“拓宽了曲的创作天地”[9]。具体而言,张养浩在哪些方面有所“拓宽”呢?赵义山先生在《元散曲通论》中对此有进一步阐发:“在张养浩以前,元散曲的题材范围始终未能走出作家个人生活的圈子,是他,第一次将同情人民疾苦的内容引进了散曲创作的题材领域,他的贡献是不朽的。”[10]这些评价毫无疑问是切中肯綮的,不仅上面展示的[中吕山坡羊]“怀古”组曲能够印证这些观点,而且,下面的[中吕喜春来]三首、[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南吕一枝花]套《咏喜雨》均能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

请看这样的肺腑之言:“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中吕喜春来])[5]412-413

对照史实,上述散曲中的句子都可以得到印证。《元史》卷一百七十五载:“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1]4092明初靳颢《三事忠告序》曰:“又闻先生为西台中丞时,悯民饥死。……即发粟赈贷,民赖以活者不可胜数,先生之奇功硕徳类盖如此。”[11]732张养浩《祭李宣使文》云:“路出河南,流民寝遇。抵新安、硖石,则纵横山谷,鹄形菜色,殊不类人,死者枕藉,臭闻数里。……余年六十,生长齐鲁富庶之乡,饿殍流民,雅未尝见,一旦遇之,心酸鼻辛,不觉泪之交颐。……行次华阴,宿于岳祠,时旱暵甚久,遂为文祷之,文词甚悲。祷之夕,余自读其文,读至悲所,不觉失声。……余遂出私镪若干,诡为鬻粥者,凡三处食之。”[12]538-539

连接这些片段,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张养浩逝世前几个月的行踪事迹。他接到朝廷的特殊重任,闻命立赴,驱车向西。在河南、陕西交界处就发现大量灾民死于路途,饿殍遍野,不禁老泪纵横。到华阴,祈雨于岳祠,哭拜于地,文辞甚为沉痛。似乎上苍都被他感动,一连下了两天雨。到任后,又将自己私囊中的银两全部拿出,开了三处粥棚,救济灾民。同时,一边赈灾,一边求雨,终于迎来了四月一日的一场喜雨。这位赈灾大臣和农民一起欢呼雀跃,高兴得一塌糊涂。然而,正是由于长时间与灾民同呼吸共命运,昼夜不停地工作,张养浩积劳成疾,最终为赈灾事业献出自己老迈的生命。所有这些,都在张养浩自己的散曲中得到不假雕饰的诚挚体现。而下面这套题为《咏喜雨》的散曲,更是他当时久旱逢甘霖喜悦心情的最真实的表达:

[南吕一枝花]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的雪满头颅。[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淹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2]444-445

这里有兴奋,也有焦虑;有企盼,也有担当;有安慰,也有自牧;有祝愿,也有感伤!全都是一位殚思竭虑的老者“为民为国心”的和盘托出、无遗展露。没有丝毫的咬文嚼字,没有丁点的造句修辞,一片天然,一片天籁。这是真的歌曲,因为它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散曲写到这个境地,我认为是无以复加了。

三、赴秦后其他作品

张养浩受命赴秦后的作品,并非只有上述那些散曲,至少还有诗歌《哀流民操》《長安孝子贾海诗》《观含元殿故址》等,散文《祭李宣使文》《西华岳庙祈雨文》《西华岳催雨文》《为民病疫告斗》等。

这些诗文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与同期散曲所反映的几无二致,甚至可以说,在那半年时间里,张养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拯救灾民!而他的诗文也罢,散曲也罢,全都是这个念头的艺术化表现。谓予不信,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作品。

其《观含元殿故址》以满目沧桑的笔调写出了古建筑周边的荒凉景象:“当时宫观上凌霄,回首陵夷半野蒿。爱煞尧阶土三尺,至今犹与北辰高。”[12]656

如果说《观含元殿故址》只是借景抒情而表达心中郁闷的话,那么,下面这首《哀流民操》则是他将对流民的同情喷薄而出,心头的哀伤跃然纸上了: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哀哉流民!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哀哉流民!昼行绝烟火,夜宿依星辰。哀哉流民!父不子厥子,子不亲厥亲。哀哉流民!言辞不忍听,号哭不忍闻。哀哉流民!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哀哉流民!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哀哉流民!甚至不得将,割爱委路尘。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哀哉流民![13]774

对这首从白居易新乐府发展而来而又超越之的作品,后世读者无不给予很高的评价。薛祥生、孔繁信《张养浩作品选前言》说:“以五言为主,杂以四言,节奏起伏跌宕,表现了诗人面对流民疾苦焦虑不安的心情。”[8]12黄瑞云《金元诗三百首》云:“从这首《哀流民操》中,我们至今还能听到他那惨痛的哭声,这是诗人用生命谱出的哀歌,与一般泛泛所谓同情人民的作品自不可同日而语。”[14]刘达科《辽金元诗选评》称:“作品以沉痛的笔墨描绘出流民离家失所。卖儿鬻女、尸抛道旁的场景。它采用民歌反复吟咏的章法,刻画真切而又朴实无华,如泣如诉,声情激荡。”[15]刘新文《金元诗选评》谓:“此为有良知的官吏的内心世界之缩影,是作者同情、关注民生悲苦疾痛的哀歌。”[16]

张养浩直接表达对灾民的苦难痛心疾首的诗篇其实不只这篇《哀流民操》,其《长安孝子贾海诗》更带有血腥气味,但仍然是当时场景的真实再现。诗太长,摘引如下:

天历元二载,西土罹荐饥。愚时拜中丞,帝曰汝往厘。嗷嗷三辅间,十室九困疲。行者总沟瘠,居者恒馁而。亲戚自鱼肉,遑恤父子离。鄠县民有贾,竭力奉母慈。阖门为口四,一妻仍一儿。操瓢日行丐,有得归母贻。不幸值虚往,见母顔忸怩。退省百无有,满屋风凄其。以汤和糠籺,进母母不怡。……子惧白其妻,无言第头垂。妻曰携此子,从鬻无问谁。市呼不见售,复归泣涟洏。子心救火急,儿命累卵危。阴携至他所,恩爱从此辞。解衣缢不殊,反为子禁持。取盆拔佩刀,手足随纷披。绐云黄犬炙,雅于补衰宜。母知口腹美,不悟骨肉亏。子幸母解颜,不计妻攒眉。余闻惊此言,怒诘官失治。使民至如此,赈贷犹迟疑。即引造行省,使细陈毫厘。且命出儿肉,阖府徧示之。饤诸相坐前,余为失声悲。……[13]755-756

该诗所记,是当时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鄠县乡民贾海为了让母亲能填饱肚子,竟然暗中杀子以献其肉。此事惨绝人寰,无怪乎作者要震惊,要大发雷霆,然后,又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贾海一家。《元史》本传也记载张养浩“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1]4092。

张养浩还有一首诗,也是描写灾区民众苦难生活的。该诗没有收入《归田类稿》,但是在明初靳颢的《三事忠告序》中被引用:

作诗白于朝,有曰:“西风疋马过长安,饥殍盈途不忍看。十里路埋千百冢,一家人哭两三般。犬衔枯骨筋犹在,鸦啄新尸血未干。寄语庙堂贤宰相,铁人闻此也心酸。”[11]732

诗歌而外,张养浩这段时间还写了好几篇文章来记载赈灾状况,有的甚至直接为救灾服务。例如以下三篇见于《归田类稿》卷八的文章,虽然都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向上天神灵、西岳北斗的祈求文字,但在当时那个时代,也是一个赈灾官员“工作”的一部分,至少可以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更何况上天还十分“巧合”地回报了这位百姓父母官的祈求。引人注目的是,即便是这些“应用文字”,张养浩也写得情感真挚。一之曰:“不幸属民多艰,流亡强半,饿而死者相枕于途。今将首夏,尚尔亢旱如故。某虽叨荣行台,实悲实惧。使某平昔素无为民为国之心,重以贪残邪僻,神不见恤,则固其宜。万一少有可取,则神亦安能汉然坐视不为动于中也?伏望垂监愚忱,少沛甘澍,使民回生,意岁秋有期,则神之血食古今者,为不诬矣!”(《西华岳庙祈雨文》)二之曰:“非势穷事迫,臣亦何敢不知忌讳,连日荐渎?惟神有以哀其愚而终恵之,则某虽旅困于途,敢不重报!”(《西华岳庙催雨文》)三之曰:“今三辅之民,自春徂夏,由病疫而死者殆数万计,巷哭里哀,月无虚日,使彼有罪,已盈其罚!伏望明神自今咸加宽宥,杜其祸源,开以生路。涤之以甘雨,荡之以祥颷,使人蒙休嘉,物遂生息。”(《为民病疫告斗》)[12]541-542

张养浩的执着不仅感动上苍,数次降落甘霖,而且,这位钦差大臣还感动了身边的下属,他们都愿意追随御史中丞将解民之倒悬视为己任。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工作,甚至有人还先于张养浩而倒在赈灾第一线。有一位李宣使,张养浩称之为李生,是其身边职务较低的年轻工作人员,一路跟随到陕西,干了很多脏活、累活、苦活。且看:由河南进入陕西途中,满路尸积如山,张养浩“即命生躬督主者,坎而瘗之”。当张养浩自读《西华岳庙祈雨文》时,“生与一二道流,亦皆哽噎”。后来,老天爷终于下雨,张养浩“命生市羊一豕一,反而谢之”。张养浩到处赈灾,“每出巡,生必骑随”。张养浩自己掏钱鬻粥,“凡三处食之,命生往来覆视”。张养浩“患库钱细民艰于交易,又命生监莅”。最终,在“病民云集”的情况下,“生资禀素薄,其毒恶之气乘而入之,遂感成疾,凡更数医,迄不能起”,为赈灾工作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此,身为钦差大臣的张养浩亲笔为这位年轻的下级属员写了一篇祭文:“维天历二年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巳,资善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张希孟,谨遣令史贾仲干等,以清酌之奠致祭故西台宣使李生之灵!”“夫生之所以得疾者,实由余救民心锐,以生勤不惮劳,故每事命之,初不期生竟以是而不寿也。”并一再发出感叹:“呜呼”“恸哉”“呜呼哀哉”!(《祭李宣使文》)[8]245-247

张养浩给李宣使写祭文的时间是“天历二年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巳”,亦即公元一三二九年七月四日。谁料不久之后,张养浩也因忧劳成疾永远倒在了赈灾第一线。

四、作品的精神内核

张养浩走了,他追寻那千千万万死亡的难民走了,追寻那忠心耿耿的属员李宣使走了。但却将他生命最后半年血化成墨汁、心作为砚台而写成的散曲、诗文留在了人间。让后人看到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应该怎样为人,应该怎样做官!

本文所论及的张养浩的散曲、诗文,是他生命的凝聚、意志的凝聚、信念的凝聚、人格的凝聚。同时,也是一个有良知的官员艰难赈灾历程和博大仁爱胸怀相结合的真实记录。没有看到赤地千里的人写不出这些作品,没有听到绝望哀号的人写不出这些作品,没有嗅到草腥土臭的人写不出这些作品,没有将百姓视为血脉至亲的人写不出这些作品,没有将赈灾救民作为生命最后动力的人写不出这些作品!这,就是张养浩情怀,张养浩精神!

进而言之,张养浩情怀,张养浩精神的源动力是什么?这文化密码就隐藏在他的名字中间。他不是名“养浩”而字“希孟”吗?此处所谓“希”,乃“仰慕”之意。《后汉书·王畅传》云:“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于世乎?”[17]其中的“希孔圣”就是仰慕孔圣人的意思。同样,张养浩字“希孟”,就是仰慕亚圣孟子的意思。那么,张养浩最仰慕孟子什么样的人格精神呢?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可以互训,诚如班固所言:“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18]张养浩的“养浩”就是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19]。养浩然之气,就是张养浩仰慕孟子的精神核心之所在。

正是这种充塞于天地之间并可以拔山撼岳的浩然之气造就了张养浩的人道情怀,成就了张养浩的赈灾事业,写就了张养浩的凄美诗章!这种说法,并非笔者的发明創造,早在张养浩那个时代,就有人对此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人声之发为言,言之精者为文,而皆出于气也。昔人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是气也,孟子所谓“浩然”,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者欤!夫其养充而气完,然后理畅而辞达。孟子之言,非为作文设,而作文之法孰有过此?窃尝以是验之世之人,即其文之高下,而其气之大小,能养与否与夫养而未至者,并可以得之也。故滨国文忠张公,名养浩,字希孟,庶几学孟子者?(吴师道《归田类稿序》)[12]473

吴师道是张养浩真正知心之人。文至此,可以结矣!然最后一言:张养浩受命赴秦赈灾后之散曲诗文作品,均乃其“用尽我为民为国心”之强烈外化。

参考文献:

[1] 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 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 赵丰.党员干部必读的伦理经典71篇[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93.

[4]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687.

[5] 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 王季思,王季思,洪柏昭,等.元散曲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109.

[7] 何贵初.张养浩及其散曲研究[M].香港:文星图书有限公司,2003.

[8] 薛祥生,孔繁信.张养浩作品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9] 羊春秋.散曲通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2:254.

[10] 赵义山.元散曲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3:254.

[11] 张养浩.三事忠告[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0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

[12] 张养浩.归田类稿:卷二十二[M]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9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

[13] 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4] 黄瑞云,石麟,徐柏青.金元诗三百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231.

[15] 刘达科.辽金元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09.

[16] 刘新文.金元诗选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171.

[17]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25.

[18] 班固.白虎通义:下[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56.

[19] 赵岐,孙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0.

[责任编辑:黄康斌]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翻转课堂在远程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分析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习近平群众路线思想探析
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生态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