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子音乐“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2019-03-21陆敏捷胡晓

音乐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子音乐人才培养

陆敏捷 胡晓

摘 要:电子音乐是中国新媒体时代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由R(Routine Education常规教学)、E(Exchange Academy Education学术互访教学)、W(Workshop Education工作坊教学)、M(Master Class Education大师班教学)4部分内容构成的“REWM”教学体系是四川音乐学院针对电子音乐学科交叉、跨界互融的专业特征而构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2013~2018年的教学实践与成果数据论证了“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教学改革中的有效性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电子音乐;“REWM”;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1 - 0095 - 09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1.014

前 言

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起步于20世纪中期,《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将其界定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技术应用于存取、生成、探索和配置声音材料,并以扬声器为播放的主要媒介,即为电子技术处理声音材料而得到的作品” ① 。现阶段的电子音乐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主要支撑,创作理念、承载媒体、传播途径协同创新,在艺术审美的思维、感觉与体验等层面产生了巨大变革,广泛涉及艺术学、美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目前,随着数字媒介对人类文化生活的介入加深,中国迎来电子音乐的创作热潮,作品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对新媒介的依赖决定了电子音乐在“互联网+”时代将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和生命力。然而,电子音乐相关专业作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新兴培养方向被纳入教育部本科目录仅6年时间。由于国内相关人才稀缺,且电子音乐具有学科交叉、跨界融合、颠覆传统的特点,直接涉及到音乐与科技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完全不适用,根据专业特点探索一套适用于电子音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2013年,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和电子音乐创研中心成功申报了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跨媒介音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开启了电子音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历经5年多发展、调整和充实,四川音乐学院针对电子音乐创建并完善了具有创新性和专业特色的“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这套培养模式不仅在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本科、研究生教学中取得具有推广价值的突出成果,且方法与成果影响广泛,辐射到全国高校同类专业的教学实践。对于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音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战略,“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新媒体时代的电子音乐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背景

四川音乐学院作为中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学科覆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传媒艺术、艺术学理论等专业,已发展为综合性的高等艺术院校,在电子音乐教学方面具有综合学科的优势,多学科互补的教学发展环境符合电子音乐艺术跨界的发展需求。现阶段的电子音乐学科大致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四川音乐学院作为艺术类专业院校,为电子音乐的学术型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保障,且为电子音乐的应用型发展提供了中国西南地区最优越的软硬件环境,是开展电子音乐“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支撑。

首先,四川音乐学院为电子音乐“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必要条件。早在20世纪80年代,四川音乐学院以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电子音乐学术研究的高校之一;20世纪90年代,四川音乐学院建立电脑音乐工作室;2004年,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开始招收第一届“录音艺术与电脑音乐”本科生,专业融合了作曲技术与电子音乐科技特征;2007年,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录音艺术与计算机音乐教研室成立;2010年院级科研机构“电子音乐创研中心”建立;2011年11月,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成立,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电子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2013年电子音乐系成为四川省“省级研究生专业学位基地项目建设”单位;2016年,基于电子音乐系和电子音乐创研中心创建的“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实验室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授牌,成为我国艺术类高校中唯一具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称号的科研教学单位,这是中国艺术类高校在新媒体时代音乐“科技化”发展的里程碑。

其次,顺应电子音乐的现实发展。“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音乐与科技共融,艺术与技术并存”,结合已有的师资与软硬件条件,基本确立了本科阶段的培养以电子音乐创作为核心,涵盖音乐制作、录音艺术、影视音乐创作、新媒体音乐以及电子音乐作曲等多个方向;研究生教学包括3个研究方向,即电子音乐作曲、新媒体音乐和影视音乐创作。目前,电子音乐“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象包括本科学生119名、硕士研究生15名。 第三,四川音乐学院设有我国西部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电子音乐教学机构,其实验室使用面积约500m2,设备1507台(套),设备总值750万余元。为适应电子音乐跨界互融的专业技术特点,建立有6个高规格的工作室(教室)投入教学,包括交互式音乐多功能工作室、Mac系统专用教室、7.1 THX音效工作室、PC系统专用教室、全息影音工作室、音乐声学工作室等,配备有Pro Tools音频工作站的7.1声道实验环境、28.2声道全息影音系统,引进了高端新媒体声音设计Kyma系统等一流的软硬件设备,能够满足教学、研究和创作的实际需求(表1)。所有工作室配备指纹锁、网络在线监控,均向教师、学生全面开放,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且在上课之余为师生免费提供专业设备、场地借用,促进培养对象充分利用优越的实验条件、软硬件资源完成练习、实验和创作,最高效地发挥工作室的使用价值。具有一定难度、复杂度的電子音乐作品需要高规格的创作环境和技术保障,而作为“常规教学”重要补充的学术互访教学、工作坊教学和大师班教学,在探索电子音乐新型样态中,往往需要确保灵活可控、便于延展改造的软硬件系统,配置高端的工作室是其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在“国际计算机音乐年会(ICMC)”“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入选和获奖的一系列学生作品,均全程在工作室完成创作与实验,例如《熹微》(2018,杨晓曼)、《竹·颜》(2018,张钧泓)、《惊蛰》(2017,黄玥琳)、《透明》(2017,罗尹堃)、Space Fantasy(2016,陈桐)、《极》(2016,范弘硕)、《染》(2015,李军作)、The Waves of Piano(2015,班建东)、《黑洞》(2014,邓劲航)、Fragment of Iliad(2014,王立川)等55部作品。

第四,电子音乐系下设4个教研室——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与理论、录音与新媒体、电子音乐实训,在职教师17人,校内返聘专家教授1名,外聘专家学者5名,外籍特聘教授1名。针对电子音乐跨学科和复合人才特征,搭建的整个教学团队不仅要求具备艺术人文类修养,还要覆盖理工科的学术背景,师资队伍包括作曲家、演奏家、录音师、软硬件工程师、视频艺术家等专业人员,以共融互补的跨学科合作方式在国内艺术高校中富有鲜明特色,具有强劲的学术竞争实力。此外,四川音乐学院聘请国外专家为客座教授来访教学,每年定期到访开展大师班、工作坊教学,为“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简述

“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由R(Routine Education常规教学)、E(Exchange Academy Education学术互访教学)、W(Workshop Education工作坊教学)、M(Master Class Education大师班教学)4项内容组成,REWM是每项内容英文名称开头字母缩写。这是针对电子音乐特点,以教学为根本、实践为平台、创新为驱动,构建融教学、研究、创作与实践为一体的创新性人才孵化器。

(一)R:常规教学

电子音乐的常规教学由传统的“单一主科”教学改为“双主科”方式,即“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并进的教学方式。“传统作曲”以传统写作为基础,培养音乐写作的基本能力,与专业基础课——和声、曲式、复调和配器紧密相关;“电子音乐作曲”则围绕专业核心课——MIDI音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录音艺术、电子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互动音乐设计、电子音乐作品分析,形成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培养音乐与媒体艺术相融合的创新能力。通过艺术与技术、音乐与科技相互交叉的复合型教学—实践机制,制定出双主科的考核标准,以形成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培养音乐与媒体技术相融合的创新能力。由于电子音乐具有跨界、多媒融合的特征,教学团队成员在专业方向各有所长,团队以学生、教师的双向选择为原则,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于在读期间跟随至少两名“电子音乐作曲”老师展开“一对一”教学活动;从培养创作能力出发,支持“传统作曲”“电子音乐作曲”主科老师以具体作品创作需求为对象,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学生,达到整合师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因此,“REWM”的教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单一主科”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本科阶段在“一对一”主科教学中专业老师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

在“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常规教学中,任课老师针对课程特征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学习与考核方式,尝试将相对枯燥、困难的专业内容转换为实践中的运用加以理解,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展演的方式呈现学习效果,并作为课程结业考核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包括《MIDI音序技术》《电子音乐基础理论与实践》《音乐写作基础与训练》《电子音乐声效听辩》,均以课程教学作品展示会来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技术知识的掌握。例如《电子音乐基础理论与实践》 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为本科一年级新生设计了一套集体作品,将电子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作品设计和排练中讲解,通过集体实践来理解“音乐编程语言”“MIDI信息”“音频信号”“传感器”和“软音源”等概念。在课程结业时,全班40名学生组成“电光交响乐队”(Electric Light Orchestra),“乐器”为带摄像头笔记本电脑和LED光源。授课老师担任“乐队指挥”,40名“乐手”演奏各自声部,以“声、光、电”的非传统手段展现了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序曲《日出》和电影《盗梦空间》的配乐片段。表演过程中,40名“乐手”在“指挥”的灯光提示下,控制各自LED手电筒相互配合,星星点点的灯光伴随着经典的音乐此起彼伏,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星河”之中(图1)。《MIDI音序技术》在授课中亦通过团队合作创作、演奏的方式促进学生对MIDI编曲基本技巧的快速掌握,学生分小组进行作品展示成为课程结业的一个亮点(图2)。

其次,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同类专业教学中电子音乐教材匮乏的现实问题,电子音乐系根据常规教学的基本需求制定系列教程出版计划,由教学团队成员主笔在2013~2018年陆续出版全国第一套(7本)电子音乐理论与技术系列丛书,使教学环节中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创作有效地融为一体。其中,《电子音乐理论基础》在本科一年级的理论基础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也成為研究生考试的指导参考教程;《影视音乐设计》为研究生影视音乐创作研究方向提供了教程补充;《CSound音乐编程入门》为本科生音乐软件课程提供了具体指导,是国内第一本关于CSound音乐语言的详细教程;《Kyma系统实用技巧》成为“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交互式电子音乐工作坊教学支撑和美国电子音乐夏令营的指定教程;《算法作曲理论与实践》已作为研究生必修课程“算法作曲”的指定参考教材;《VVVV与新媒体艺术创作》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设计工具VVVV的教程,培养学生运用处理图片、视频、音频、文字、二维或三维动画、特效等综合能力,在多媒融合电子音乐作品创作方面具有直接应用价值。这套丛书不仅使电子音乐的教学内容逐渐规范并形成体系,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高校同类专业教学中教材匮乏的现实问题,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二)E:学术互访教学

〓〓学术互访最初在教师团队青年教师培养中获得了突出的成果,如2009年与美国俄勒冈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术互访,2011年与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音乐学院的学术互访,有效提升了四川音乐学院的学术能力,加强了中美高校的文化交流和专业互访。自2012年开始学术互访扩大到学生层面。学术互访教学主要以赴境外一流大学或专业机构的学生夏令营形式开展,时间设置在每年暑假,学习周期一般两周,由国外专家按计划上课。为保证学术互访质量,四川音乐学院每次选拔4~10名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配备翻译和一对一辅导助教,夏令营教学以作品音乐会形式结业。自2012年至今,四川音乐学院先后与美国俄勒冈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波兰华沙青年作曲家培训基地、法国格拉姆国立音乐创演中心签订了夏令营合作协议,确立了“电子音乐”为主题的学术互访,已成功组织7次学生夏令营,在国内外举办学生夏令营作品音乐会、展示会10场(图3、图4)。

(三)W:工作坊教学

工作坊教学是以作品创作为目标的短期集训,每个工作坊教学周期约半个月至两个月,工作坊指导教师由国内外专家担任,指导专家选择自身擅长的专业方向展开教学,每学期有一至两场工作坊教学,在常规教学计划以外的时间行课,行课时长不等。通常接受工作坊教学的有4~10名学生,工作坊结束后进行学生作品的公开展演,作为整体学习效果的检验方式。在2014~2018年期间,电子音乐系先后完成“影视配乐工作坊”“幻听音乐创作工作坊”“基于Kyma系统的电子音乐创作”“互动音乐创作工作坊”“基于Max/MSP电子音乐设计”“基于Integra系统的电子音乐工作坊”“‘数字驱动乐器的电子音乐工作坊”“幻听音乐创作工作坊 ① ”“交互式电子音乐工作坊”“流行音乐编配与制作”“好莱坞影视音乐设计与创作”“DIPS视频与电子音乐设计”等17场主题不同的工作坊教学。与常规教学不同的是,工作坊教学以实践和作品创作为目的,侧重于以电子音乐形态或以一种技术平台为主的作品创作(图5、图6)。

(四)M:大师班教学

大师班教学以学术讲座、作品指导专家课形式开展,通常配合专家作品的教学音乐会,是拓展电子音乐国际视野的最佳平台。自2013年,电子音乐系邀请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波兰、日本、德国、英国、荷兰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了69场专题学术讲座、大师班和专家作品教学音乐会。大师班教学满足了电子音乐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活动主题涉及“网络新媒体音乐”“商业音乐产业链研究” “电影的可能性、探索与反思—谈算法作曲与频谱音乐”“Integra Live交互式音乐软件的应用”“电子音乐创作及其记谱样式的探讨”“声学音乐与电子音乐之间的合作”“声音的传递与信息转换”“好莱坞影视音乐制作流程”“新锐——欧洲多媒体音乐创作现状”等等。大师班教学有效引入的国外教学资源恰到好处地补充本单位教学中电子音乐跨界、丰富形态创作覆盖面的不足,活跃了本专业“教”与“学”的思维(图7、图8)。

三、“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建立在“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教学实践,通过5年时间不断地修订、充实和完善,2013至2018年取得十分丰硕的教学成果。

第一,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国内外比赛和评奖中荣获各种奖项总计89项。其中,国际级24项,包括国际计算机音乐年会ICMC作曲比赛、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比赛、意大利KOMOS作曲比赛、德国科隆Brigitte-Kempen青年作曲比赛、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最佳作品奖等;国家、部级奖项31项,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海峡两岸现代科技音乐展演奖、全国编曲大赛、中国数字音频大赛等。学生创作的作品累计参加国内外重大音乐节和学术交流活动展演57场次,改变了旧模式教学与实践中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的局限性,加快了创作理念与艺术表达的国际化进程。

第二,53人次学生赴境外参加电子音乐夏令营教学、培训和其他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在美国俄勒冈大学成功举办的四届“美国电子音乐学生夏令营”,2015年在华沙波兰青年作曲家培训基地举办的“波兰电子音乐学生夏令营”,2016年在里昂格拉姆电子音乐创研中心举办的“法国电子音乐学生夏令营”。研究生还分别参加了在瑞典、德国、波兰以及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各类培训、异地教学活动。

第三,学生承担科研课题能力与组织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表2)。学生以项目负责人或参研身份参加的各类科研课题17项。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由研究生和本科生联合申报的“四川省科技厅苗子工程项目”的批准立项,成为了四川音乐学院在学生层面首次获批的省部级科研项目,这不仅标志着我系学生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也是电子音乐“REWM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辐射和衍生中所取得的又一显著成绩。此外,学生累计主持/参研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共计72人次。在“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所设置的选题中,“计算机乐谱制作训练”“影视音乐设计与制作训练” “基于高端新媒体音乐设计系统Kyma的音响型电子音乐创作实践”以及“计算机动态乐谱分析显示训练”等项目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与实际效果,“音乐会现场音像制作训练” “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客户端音乐产品制作创业实践”以及“音乐会海报、节目单、宣传册设计制作创业实践”等项目则着眼于拓展學生的实践应用技能,“钢琴即兴演奏能力培养”项目完全从音乐角度结合专业需求开展具体训练。所有项目计划均在老师指导和安排下,由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按照规定周期完成整个训练计划,利用“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

第四,有效改善研究生论文发表匮乏的问题。电子音乐系学生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16篇,参编著作和作品2部,弥补了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的缺陷,健全了人才培养机制。教学团队鼓励研究生以科研课题为基础,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

四、“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延伸与成果推广

实践证明,由常规教学、学术互访教学、工作坊教学、大师班教学4项内容组成的“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电子音乐”而搭建的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分类教学体系。其中,学术互访、工作坊、大师班教学等内容,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既活跃了“教”与“学”的思维,又加快了信息互通。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互访方式,聚焦于电子音乐国际发展最前沿的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一流学术机构与高校,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邀请一批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定期到校进行学术访问、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利用“暑期夏令营”“大师班”等方式派出优秀学生有针对性地赴国外进行短期学习、接受技术培训,不断拓展视野、更新学科观念,掌握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工作坊教学显著提高了作品创作的有效性。针对技术平台、应用技巧和特殊作品形态开展的大师班教学,则促进学生去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能,适应电子音乐“新媒体化”发展趋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的55部作品,57场次重大音乐节与学术活动中展演的作品,均与学术互访、工作坊和大师班教学等非常规教学密不可分。

培养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提升他们对当代艺术敏锐的认知能力,是电子音乐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影视音乐创作、新媒体音乐方向的研究生在“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同样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項目申报能够兼顾技术与艺术多个方面,具有较突出的专业性和新颖性。以科学研究为契机,不仅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亦可催生观点新颖的学术论文,这对青年学子的成长十分必要。此外,教学团队鼓励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组建团队申报课题也是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团队写作能力和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电子音乐的学科特点,建设多媒互融、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向电子音乐高等教育开展“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个学科团队兼具的艺术学与理工科教育背景,45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达到70%,在针对学生在电子音乐跨界创作方面具备较强的综合指导能力。而在这一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新锐师资,目前已成为整个教学团队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以更敏锐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力展现出他们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才华,他们不仅是常规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工作坊、大师班、学术互访的师资中坚力量。事实证明,多层次、多层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配置不仅能够适应电子音乐的多媒融合发展趋势,亦完全有可能成为类似领域的专业教学以及新媒体艺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

“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常规教学”的单一样式,是当今面向电子音乐复合型创新性艺术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改革,迎合了新媒体时代对“高、精、尖”综合性艺术人才增长的现实需求。2016年,第一届“新媒体音乐”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范弘硕在导师小组指导下,作为中国选手首次参加国际一流专业赛事ICMC ① (国际计算机音乐年会)并荣获亚太地区唯一大奖,这充分体现了“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与科学性。2017年,电子音乐系研究生论文(2016级李亚熙,《浅谈“听觉蒙太奇”在幻听音乐中的运用》)第一次入围ICMC论文征集;2018年,电子音乐系本科生作品(2015级张钧泓,《竹颜》)第一次入围ICMC作品征集,这些都成为本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里程碑事件。近5年来,学生获奖作品数量得到显著提高,这与双专业教学、专业老师合作指导有紧密关系。夏令营、工作坊、大师班以及学术互访等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实践计划,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且有针对性地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专业大师,避免了单纯依靠常规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学术视野的局限性,不断加快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国际化进程。

“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电子音乐人才传统培养模式的有效补充,使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作品创作以及艺术实践之间产生有机联系。在2013~2018年实践中,57场次重大音乐节与学术活动、音乐展演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电子音乐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科研项目、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不断强化电子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科技特征,促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兼具艺术想象与技术思维,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作为新型教学样态,“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历经5年的教学实践,不断磨合、调整、充实并完善。四川音乐学院于电子音乐教学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了“REWM”这一新型“教学+实践”的培养模式是卓有成效的,适于在同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延伸与推广。2017年,四川音乐学院推荐申报的“REWM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专家论证和严格评审,被授予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实践组)一等奖。

本篇责任编辑 张放

参考文献:

[1]张小夫.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评估[J].艺术评论,2012(4).

[2]李慕言.浅谈数字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兴音乐学科的教育与发展——对中国电子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大众文艺,2011(14).

收稿日期:2018-08-13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交互式电子音乐研究”(16YJC7

60040)。

作者简介:陆敏捷(1979— ),女,博士,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副教授(四川成都 610021);

胡晓(1957— ),男,硕士,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教授(四川成都 610021)。

猜你喜欢

电子音乐人才培养
扎实理论基础+深通音乐创作=荣誉连连
第 18 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电子乐的过往今昔
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