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渝民歌语言的方音特质与族群心理认同研究

2019-03-21郑茂平

音乐探索 2019年1期

摘 要:巴渝民歌方言作为巴渝民歌的载体,侵染着浓厚的巴渝文化特质和风采魅力。取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以巴渝民歌为对象,试图通过巴渝民歌语言方音特质的分析,由此来探寻巴渝民歌的族群心理认同机制,为深入推进巴渝民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巴渝民歌;民歌语言;族群心理认同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1 - 0042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1.005

渝民歌是以重庆市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的文化圈中民歌之总称,是在境内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发展及民俗风情中创生并承续下来的文化遗产。巴渝民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巴渝民歌方言作为巴渝民歌的载体,也同样侵染着浓厚的巴渝文化特质和风采魅力。本文取语言学的视角,以巴渝民歌为对象,综合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深入探讨巴渝民歌的语言特色及其族群心理认同问题。

一、巴渝民歌的生存环境

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是巴族和巴国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与发展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也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山莽莽,渝水泱泱,山雄水秀,壮胜名彰,巴渝山水历来令人心向神往。如今的巴渝山水,山水相依,山是水之脊,水是山之脉。巴渝地区的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主要是中山和低山,但也昭显出雄奇险秀的仪态,故重庆有“山城”的美称。历史上人们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自我娱乐方式就是唱民歌。由于巴渝人民多居住在山险水急、湿润多雾的地域环境中,声音的传播受到环境的阻碍,唱民歌也就变成了吼民歌,因此孕育了巴渝民歌粗犷豪放的方言特色。民歌的内容多以劳动生产和生活上的情趣之事为主,人们唱起愉快的民歌缓解劳动疲劳,吼起节奏强烈的号子激励劳动热情,唱起巫仪式歌祈求获得美好生活。这种在生产时产生的方言特征不仅表现在日常的生活语言中,更浸透于丰富的巴渝民歌唱词之中,深刻地影响着巴渝民歌的艺术形态和风格特点,使其透露出浓郁的巴渝风味。

古巴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地理志》),少有农耕。然而长江三峡地区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就不得不提到巴渝地区的盐业。四川曾在机械化生产以前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曾在历史上隶属于四川的巴渝地区的盐业是古代四川盐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巫巴山脉地带,汩汩不绝的盐泉促使了中国早期人类——“巫山人”的产生。如果没有古代巴渝地区富庶的盐矿资源,三峡地区的中国早期原始人群就不会被发掘,神秘的巫文化也就不会被发现。在现代化进程中,西部大开发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由资源转化为产业和经济的优势。巴渝地区在“十二五”规划结束之年,已逐步由过去单一的三峡旅游发展成为大足石刻、长江三峡、武陵风光、乌江画廊、山水都市等旅游精品,并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初提出“一心两带”的旅游发展目标。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交通枢纽。重庆直辖以来,相继新建成特大桥梁24座,属全国之最,是著名的桥都。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便捷的交通赋予了巴渝地区更为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知名度,市场经济同时也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这种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变迁。地域文化在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互动过程中,外来文化逐步渗透融合,巴渝地区在保持独有文化特色的同时又不断地变迁发展。这种传统传承与现代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外来文化带来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渗透,使得巴渝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发展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状态。

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入,现今的巴渝方言不仅浸透了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还包含了现代普通话的某些语音特点。例如《打渔歌》,唱词中“龌龊(形容身上脏)、幺姑”等属于传统巴渝方言,反映打渔人艰苦却知足的生活状态;“好安乐”属于现代普通话,表现打到大鱼就欣喜地和家人分享的情景。

《打渔歌》

四周下来九条江,九个弯哪弯,九个沱哪沱,

河边坐个打渔婆,一身好龌龊。

背上背的金丝网,九股筋哪筋,九股索哪索。

九龙滩上打一网,尽是鲤鱼大青鲌。

回去拿称称一称,尽是一斤多。

忙喊幺姑来烧火,煮点汤汤喝,好安乐,好安乐!

二、巴渝民歌语言的方音特质

语言是歌曲的载体,巴渝地区方言是巴渝民歌的载体。巴渝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是巴渝文化、重庆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地区方言是形成巴渝民歌风格基调的重要因素之一,巴渝民歌的语言深受巴渝方言的影响。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个性成就了重庆言子儿(方言)幽默风趣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體系。巴渝方言语音的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重庆市在经济、文化、交通、政治等方面都更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本文主要以重庆市方言为例进行论述。

(一)方言语音状态

1. 声母语言特点

巴渝方言重庆话一共有20个声母(含零声母:y、w),在重庆方言中语音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平翘舌音不分。普通话的舌尖后音zh、ch、sh和舌尖前音z、c、s区分十分明显,重庆方言则均读作舌尖前音。另外,普通话中的舌尖后浊擦音r 在重庆方言里也读作舌尖前音。这一特点鲜明地反映在巴渝民歌中,如表1。

表1 平翘不分

(1)鼻边音不分

声母n、l在普通话中区分明显,然而在重庆方言中,n、l几乎没有区别。重庆人总是不自觉地搞混n、l的读音,例如:年、连;女、吕;怒、路等。

(2)h、f不分

重庆方言的h、f不分也很明显,还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比如:飞(灰)机在天上打翻(欢)翻(欢)、吃饭(幻)等等。

(3)声母混淆

重庆方言中还常常出现声母混淆的情况,如表2。

2. 韵母语言特点

巴渝方言重庆话有37个韵母,也影响着巴渝民歌的语言特点,体现为以下方面。

重庆方言的儿化音不多,多用于词尾或者叠词之后,属于口头习惯的养成。

3. 语言声调

巴渝方言重庆话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反映在巴渝民歌中主要表现为下列方面。

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的通用交流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均带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重庆方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语言的内涵,同时能够体现出重庆人的性格特征,还在于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巴渝方言,既能表达特定的语义,又能表现出巴渝民歌的风格特征,例如猎歌《十七八岁学打雀》。

(十[si] 21)(七[t∈] 21)(八[ba] 21)岁(学[∈o] 21)打(雀[t∈?o] 213),

腰(上[sɑ] 213)别(个[ko] 213)(火[xo] 42)(药[jo] 213)(角[ko] 21),

我半天云(中[tsu] 44)打(飞[xuei] 44)(鸟[liau] 42),毛都没见(落[lo] 213)一(匹[b?i] 21),

我看(到[tau] 42)野鸡放一炮,只见它毛飞眼泪([luei] 213)落。

上例括号中的字是该民歌歌词中最具巴渝地域特色的部分。声母平翘舌音不分,如“十、上、中”。鼻边音不分,如“鸟”;h、f不分,如“飞”。韵母e与声母g、k、h相拼时读作o,如“个”;üe、ei、uo在重庆方言中读作io、ui、uê,如“雀、落”。声调阴平44,阳平21,上声42,去声213。这些特性的使用,是这首巴渝猎歌饱含浓郁巴渝风味的奥秘所在。

(二)方言词汇运用

1. 巴渝方言中的特有词汇,例如:

天这么热还穿毛衣,简直是个“宝器”(形容带着傻气的人)。

劝你不听,该“背时”(倒霉的意思)。

“方脑壳”(形容固执的人),哈戳戳,祸事来了跑不脱。

吃个“铲铲”(本意指工具,这里表示否定,带失望语气,不吃了的意思)。

“雄起”(加油的意思)。

这个吃起好“霸道”(普通话里往往含有贬义,重庆话表示褒义,指很好吃的意思)哦。

2. 词汇的差异性

尽管表达的意思一样,但各个地区的方言有特殊的表达方式。

(1)名词举例

普通话词汇 重庆话词汇

妻子 堂客

便宜 相应

儿子、女儿 幺儿

台阶 梯坎儿

伞 撑花儿

头 脑壳

(2)动词举例

普通话词汇 重庆话词汇

聊天 摆龙门阵

摔倒 达扑爬

不相信 空了吹

知道 晓得

试一下 告一哈儿

(3)形容词和副词举例

普通话词汇 重庆话词汇

很傻 哈戳戳

很软 捞耙

很黑 黑黢麻孔

很白 迅白

很早 清早八晨

很短 短处处

悄悄地 悄悄咪咪

例如重庆合川花文歌《胖嫂回娘家》。

嘻哈哈,笑哈哈,好笑要算妇人家。

胖嫂嫂,回娘家,左手提个大团鱼,

右手抱个大冬瓜,背上背个胖娃娃。

天上下了麻麻雨,地上起了硬头滑,

走啦走的一扑爬,跑了团鱼滚了瓜。

娃娃嚇得直喊妈,我的崽,我的娃,

老娘达了一扑爬。

“麻麻雨”(指小雨)、“达扑爬”(指摔跤),是重庆方言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胖胖的农村妇女在雨天行走在回娘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团鱼跑、冬瓜滚、娃娃哭的情景。

(三)方言语法

巴渝方言的语法特色影响巴渝民歌的语言风格,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

1. 疑问句

重庆话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疑问句的疑问代词上,例如:

普通话 重庆话 例句

谁 哪个 晓得是哪个在敲门哟?

什么 啥子 啥子弄个好看?

哪里 哪儿、哪个塌塌 在哪个塌塌嘛?你?

怎么 啷个、咋个 啷个回事嘛?

2. 是非问句

重庆话的是非问句大都不用语气助词“吗”,而多用动词前一个字加上“不”再加上动词或者“嗦”,带有肯定意味,例如:

普通话例句 重庆话例句

你认识这个人吗? 你认不认得到这个人?

你走了吗? 你走了嗦?

你去爬山吗? 你去不去爬山?

3. 反问句

重庆话用“未必”“硬是”代替普通话中的“难道”,句尾常带有“嗦”“喃”,例如:

普通话例句 重庆话例句

难道你要动手打我? 未必你想动手打我嗦?

难道你以为我不懂? 硬是以为我不懂嗦?

在巴渝人民熟知的重庆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片头曲中,独特的巴渝方言语法被多处运用。

(念白)古有岳家军,后有娘子军,在我们山城重庆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山城棒棒军

(唱)走过大街穿过了小巷,他们在人群中晃荡,一根索索(绳子)捆到棒棒

头顶着火辣的太阳,起早摸黑一天到处闯,解放鞋都穿烂好几双

为了生活不停的奔忙,东西再重他们也要扛,坡坡和坎坎照常要爬

衣服把汗水抹,下力找一两块钱,还可以拿来买包撇烟

他们靠劳力又扛有抬,肌肉是块实块 ,

如果有流氓要耍赖 ,一根棒棒往脑壳上甩

(念白)老板:棒棒~过来一个~~就是你,木起撒子木起,搞纽麻点,有业务

棒棒:来老来老,老板挑哪点儿挑哪点儿?

老板:你把这包东西给我背到下面码头去,好多钱?

棒棒:楞(这么)大一挑,三个大洋要拿嘛

老板:好好好,走走走

“棒棒”是重庆特有的一种职业存在,代表着重庆精神吃苦耐劳的一面,也是巴渝文化中的重庆平民文化。唱词中念白部分“木起撒子木起”属于是非问句,意指呆着干嘛,“三个大洋要拿嘛”用带商量语气的疑问句回答老板的提问,意指需要三块钱。

三、族群审美心理认同

巴渝方言的语言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日常交流的语言当中,更浸透在丰富的巴渝民歌歌词之中,它深刻地影响着巴渝民歌的艺术形态和风格特征,透露出浓郁的巴渝地方风味。巴渝民歌演唱不但注重情感意义的表达,而且在表现情感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音乐旋律和节奏等等因素带给语音的运动性特点,通过语音音响能够带给听觉一定的音乐美感,这时候的语音状态就具有了艺术夸张性,即歌唱的语音是艺术化的语音,它具有直接性,且有较高的族群心理认同功能。

(一)语汇发音的族群心理认同

巴渝民歌中有这样一首儿歌,《豌豆尖,掉下崖》,歌词语汇发音如下:

豌豆尖,掉下崖[ai](21),家婆生[sen](44),

我要来。

杀[sa](21)个[ko](213)鸡,杀个鹅[o](21),

八个外孙[sen](44)坐一桌[tso](21)。

舅妈没坐[tso](213)到[tao](42),裤儿都跳脱[t?o](21)。

儿歌是儿童天真的天性使然,因为没有吃的,用“舅妈没坐到,裤儿都跳脱”来表现尴尬的场景。第一句句尾用[ai]“崖”“来”押韵,第2、3句句尾用[ó]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这首儿歌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用孩子的思维和语言流露出趣味性审美。

此外,《太阳出来喜洋洋》属于巴渝民歌中的锣儿调,当中含有较多韵母ê[ε]、o[o]衬词。丰富的衬词衬腔是巴渝民歌的一大特色,而ê[ε] 、o[o]的运用是最有特色的。ê[ε]是舌面前下中展韵母,舌位偏后,声位偏高,音色偏暗。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达到音色及音响的和谐性和多元性,往往两者配合,如歌中“啰”“哦”。这种搭配在巴渝民歌衬词运用中十分常见。

(二)声调的族群心理认同

巴渝方言的声调自成体系,它不同于普通话语音的声调系统。在演唱巴渝民歌时一定要把握住巴渝方言的声调特点,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一,在巴渝方言体系中,阴平调的调值为44,属于高平调。歌唱发声时应“高”而“平”,即起音始终保持在高(从四度开始)的位置上,且气息均匀、稳定平直地延续到下一个音节的转换。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见谱例1),前4个字的旋律呈f 2(高、高、山)至d2(上)三度这样的走势。这样的旋律走势正好符合了巴渝方言的字调“阴平”(44)和“去声”(213)的特点,而且也符合在具体语言场景中的情感表现,让人产生仿佛正眺望远方的画面联想。因此演唱者在演唱“高高山上”4个字时,为了符合旋律及巴渝方言声调的走势,其起音、过渡音以及收音都要“平稳”地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以达到“空旷高远”的审美效果。

不仅是巴渝民歌的演唱,在中国民歌的演唱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界定声调的音高,这是由于个体的性别、音区、嗓音条件等诸多因素是有差异性的。一般来说,巴渝方言的阴平调调值的起音一定要适中自然(从四度开始),太高会发声困难,太低又会导致其他调值(阳平、上声)后面低不下去,从而失去阳平、上声发声的“下降”特性。

谱例1 《槐花几时开》

其二,巴渝方言中的阳平调调值为21,属于低降调型。发声时应从较低的中声区开始,起音由半低(二度)开始直接向下滑到低(一度)的调值位置上,是一种低降调。对于巴渝民歌的演唱来说,巴渝方言中阳平调特有的低降性语言特点并没有体现出像普通话声调那样的“上扬性”,但它依然保持着歌唱的正确状态,且并没有对歌唱行腔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保证了歌唱情感的准确表达。如巴县民歌《黄粱秆节节甜》(见谱例2),前两个字的旋律呈d2(黄)至g1(粱)五度这样的走势。这样的旋律走势符合了巴渝方言的字调“阳平”的特点。因此在演唱“黄粱”时,整个起音以及收音要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以符合巴渝方言的声调及旋律的走势。其中“节、甜、罗”都是阳平调,因此为了赋予作品的地方性特征,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巴渝方言阳平调的下降性特点的把握。

第三,巴渝民歌的演唱中遇到上声调的音节时,发声时起音声调的音高要高(从四度开始),然后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收音降到半低(二度)的位置。想要體现出巴渝民歌中上声调独特的语音形态,就要把握住高降型声调的发声特点。《岩上扯花岩下栽》中“好”“只”均属于上声调。其中“只有”这两个字的旋律走势为d2至a1的下降型,正好符合了巴渝方言的字调“上声”的特点。重庆话的上声调与普通话的去声调的发音相似,演唱时应抓住三个要领:“起调高,落势快,发音的时值相对较短。这样才能体现出去声调‘铿锵有力的语音形态。” ① 因此在演唱“只有”时,保持 “从上至下”“一气贯通”的发声特点,整个起音以及收音要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以符合巴渝方言的声调及旋律的走势,使作品更具地方性色彩。

第四,巴渝民歌的演唱过程中遇到去声调的音节时,发声时要特别注意去声调的“起音”和“收音”,即起音时声调的音高要适度地保持在低降位置(二度开始),然后有意识地向下滑动至中点(一度)的位置,之后像普通话声调系统中的阳平调一样大幅度上升直到三度的位置。演唱时注意把握其上扬性发声特点,以体现出婉转悠扬的语音形态。谱例4《大河涨水沙浪洲》中,“大”“顺”“就”是去声调。其中,“就”字的音乐旋律正好和用巴渝方言演唱的去声调的调型走势相匹配,符合了语调“先抑后扬”的特点。歌唱者在演唱这个字时应把字调与音乐旋律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最后的收音要保持声调的上扬性,使唱腔更加地连贯流畅,使语音准确而清晰,避免语音形态的直白僵硬。在完整演唱歌曲时,为了保证字音和唱腔的地方特色,一定要把握住巴渝方言去声调“抑扬顿挫”的特点,这样才能将人物角色忧伤的情绪以及担忧刚烈不阿敢爱敢恨的个性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结 语

巴渝的人文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时期,其遗址在巫山县庙宇乡龙坪村龙骨坡。巴渝人置身于险恶的山川之间,经受着战争的洗礼,练就了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这种性格铸就了巴渝民歌独具特色的语言特征。巴渝民歌方言语音的诸多要素(声母、韵母、声调等)支撑着巴渝民歌的演唱,更是巴渝民歌族群心理认同的语言机制。

◎ 本篇责任编辑 何莲子

参考文献:

[1]郑茂平.声乐语音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4]胡晓东.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J].音乐研究,2012(2).

[5]钟维克.重庆方言音系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5(6).

[6]蒲亨强.巴蜀音调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1).